首頁 都市

滿級考古大師

第八十八章 曾隨之謎

滿級考古大師 顧屈 2328 2022-07-10 04:56:50

  “葉家山的當?shù)卮迕瘢谄秸恋貢r挖出了15件青銅器?!”

  這則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隨州警方和文物部門。

  繼而迅速被上報到了湖北考古所。

  當?shù)鼐降谝粫r間就出動人手,對發(fā)掘現(xiàn)場進行保護工作。

  由于湖北考古所的副所長饒文義,正帶隊在荊州鳳凰山漢墓群進行發(fā)掘工作。

  所以湖北考古所的所長,干脆自己親自掛帥,帶著所里剩下的一線考古工作者們,立刻奔赴隨州。

  任何一個地方,從田野里挖出了青銅器,那絕對都是大事件!

  這可是青銅器啊!

  一旦出現(xiàn)青銅器,那大概率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甚至有可能是西周初期,乃至商朝的遺址或者墓葬群??!

  而且發(fā)現(xiàn)地點可是隨州!

  在現(xiàn)代,隨州不是什么萬眾矚目的一線大城市。

  但是在考古領(lǐng)域,隨州可了不得了!

  特別是東西周時期考古,隨州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地方。

  因為這里曾經(jīng)被一個,或者兩個大名鼎鼎的周代諸侯王國所統(tǒng)治!

  這個諸侯國,叫曾國,或者隨國!

  1966年,京山蘇家垅在水利工程中發(fā)現(xiàn) 97件青銅器,其中包括有九鼎七簋、曾侯仲子旃父等銘文等33件青銅禮器,此外還有馬鑣、銜等馬器。

  這些青銅器的構(gòu)成暗示其來自于一座墓葬!

  九鼎七簋、器主曾侯仲子旃父的身份更說明這里屬于曾國的重要地域!

  而這批青銅器年代在西周末期到春秋早期之間!

  京山就在隨州的隔壁,兩個市是相連的。

  不過,比起1966年的這次發(fā)掘。

  1978年,在隨州擂鼓墩發(fā)現(xiàn)的曾侯乙墓,是更加知名且轟動世界的一次考古大發(fā)現(xiàn)。

  曾侯乙墓的年代在公元前433年或稍晚的戰(zhàn)國早期偏晚。

  但是出土青銅器總量超過10噸,包括九鼎八簋等多套青銅禮器、65件編鐘等。

  墓葬所有重要青銅器超過一百件次銘有“曾侯乙”之名,墓主可確定為曾侯乙。

  10噸的青銅器中,包括了一批樂器、禮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器、喪葬用品等,共15404件,而其中樂器就占有1851件!

  不僅有鐘、磐這樣的大型樂器,還有琴、瑟、箏、笙、竽等這樣的小型樂器。

  其中那套曾侯乙編鐘,甚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改寫了世界音樂史!

  全套編鐘共65件,65枚編鐘的總重量達五千多公斤。

  擁有迄今所知最為完整的周代樂音系列及其樂律稱謂體系,而且還證明了戰(zhàn)國時代已具有完整的十二樂音體系,打破了過去認為十二律是古希臘傳來的說法。

  甚至這套編鐘還被列入了《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之中,堪稱是華夏瑰寶。

  每個學生在學校上歷史課的時候,教科書中都有關(guān)于這套編鐘的記載和講解。

  也是因為曾侯乙墓的出土,隨州在華夏考古界直接名氣大噪。

  而這個叫做“曾”的諸侯國,也進入到了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們的眼中。

  對于普通人來說,曾國是一點都不陌生的。

  因為中學歷史課本上的“曾侯乙編鐘”是春秋戰(zhàn)國音樂藝術(shù)的代表性文物。

  “曾侯乙銅鑒缶”也是國寶級文物,被認為是最早的“冰箱”。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缶的設(shè)計原型,也是取自曾侯乙編鐘與曾侯乙銅鑒缶。

  可以說但凡接受過九年義務(wù)制教育的人,都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這么一個很厲害的諸侯國,叫曾國。

  但是,很奇妙的是,對于鉆研歷史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們來說。

  這個曾國,卻又是非常陌生的,甚至是突然之間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說起來很有意思。

  在華夏這個歷史記錄完整度冠絕全球的國度,關(guān)于這個曾國的存在,華夏歷史學家們,并非是從各種歷史文獻中了解到的。

  最早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曾國”的記載,是1933年,,安徽壽縣戰(zhàn)國楚墓出土了一件“曾姬無?壺”。

  這個作器者“曾姬無?”是戰(zhàn)國初年楚聲王的夫人,是從曾國嫁過去的。

  一開始,考古學家們以為這個曾國,是歷史記載中的“鄫國”。

  《世本》謂:“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

  這個鄫國,是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位置在現(xiàn)代的山東地界,歷夏、商、周,存世時間約1400年。

  大概在春秋中期的公元前567年,魯襄公6年被莒國滅亡了。

  在史書中,有不少關(guān)于鄫國的記載,可以知道這是一個華夏東方建國較早、比較活躍的諸侯國之一。

  而且根據(jù)史書記載,宋代時期也出土過“曾師盤”和記載周王南征經(jīng)過曾國的“中甗”,可以確定曾經(jīng)山東蘭陵一帶確實有這么一個鄫國。

  但是,關(guān)鍵的地方出現(xiàn)了,“曾姬無?壺”是發(fā)現(xiàn)于戰(zhàn)國楚墓之中的,這個時候鄫國都滅亡幾百年了,哪里來的曾姬?

  而且,根據(jù)壺上的銘文所記載,雖然這位曾夫人的父國是“曾國”,但她的父姓卻是“姬”姓!

  鄫國作為夏少康之子的封國,那肯定不可能是姬姓的,而是夏國宗室的姒姓!

  由此,郭沫若在《兩周金文辭大系》中,第一次提出“曾侯”器當為“楚之鄰國”曾國,而非山東的那個鄫國。

  直到1966年和1978年隨州接連出土了多座曾侯大墓后,似乎也可以確定,西周時期在楚國旁邊的隨州,確實有這么一個叫做“曾”的強大諸侯國。

  而且這個曾國是姬姓的,顯然是西周初年,周王為了鎮(zhèn)壓東邊的楚國,而分封到邊境的宗室國。

  可是這個曾國的出現(xiàn),不但沒有讓史學家釋然,反而更讓他們摸不著頭腦了。

  隨州,為什么叫做“隨州”?

  就是因為在西周時期,這個地方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國家:“隨國”!

  這個隨國可不是小國,在史書上的記載多如牛毛!

  根據(jù)《左傳·桓公六年》記載,隨國可是“漢陽諸姬”之首的伯國,其任務(wù)是監(jiān)控南方蠻夷之國,以拱衛(wèi)周疆。

  用現(xiàn)在的話說,怎么也得是個號令東南諸國的諸侯盟主!

  一部隨國史,就是一部隨楚關(guān)系史。

  從西周初年,隨國帶領(lǐng)漢陽附近的諸侯國,天天和楚國打戰(zhàn),和爸爸打兒子一樣。

  再到周室東遷以后,隨國還在不停的和楚國打戰(zhàn),只是從主動進攻,變成了抵御入侵。

  直到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再加上隨國人救了楚王一命,隨國曾經(jīng)和楚國度過了一段蜜月期。

  最后到楚成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40年),隨國世服于楚,不通中國,徹底倒向楚國,臣服楚國。

  一部隨國史,也可以說是姬周從盛到弱的衰弱史。

  在多部記載春秋戰(zhàn)國的史書中,都可以找到隨國完整的歷史,隨州之所以叫隨州,也是因為這里曾經(jīng)就是隨國。

  于是乎,當隨州地界上,發(fā)現(xiàn)了多座西周早期和春秋中晚期的曾侯墓后。

  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都懵了。

  這個曾國,是從哪里蹦出來的?

  為什么史書上從來沒有這個國家的記載?!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