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盛唐梟雄

第二十七章釀酒作坊!

盛唐梟雄 黑男爵 3208 2021-04-16 07:34:00

  已經(jīng)三個月沒發(fā)工錢了,伙計們的生活極為困難,這件事必須第一個解決!

  “孫管事,剛才巡視之時,本公子看庫房里還有一些精米?”

  “回公子爺?shù)脑?,那是釀酒剩下的一點原料,共計精米三十六斗八升?!?p>  “很好,精米連帶著這些錢全都給伙計們發(fā)下去,暫解燃眉之急,至于剩下的工錢,三天內(nèi)一律結(jié)清,決不拖欠一文錢!”說話之間,李昭摸出了荷包,里面有二十多兩碎銀子、全都遞給了孫管事。

  這些銀子、都是從斗雞場贏來的。

  李昭眼力精湛、在斗雞場中從無失手,只要辛苦一點,利用三天時間、贏上三四百貫錢不成問題,如此就能給伙計們發(fā)工錢了。

  “小人代大家伙多謝公子爺了,實不相瞞,三個多月沒發(fā)工錢,不少伙計家里都斷了頓,天天女人哭、孩子叫,日子那叫一個凄惶啊,如今有了這些錢,大家伙總算能吃上幾頓飽飯了,這都是公子爺?shù)亩鞯掳。 ?p>  眼看李昭主動掏錢救濟大家伙,不禁讓孫管事刮目相看,這位公子爺?shù)哪芰ι形纯芍?、心腸到還是不錯的。

  不過三天內(nèi)結(jié)清工錢的話,孫管事就有點不相信了,李家的家業(yè)的確不少,可都被李德、鄭氏給霸占了,這位昭公子一直蝸居小祠堂中,聽說生活都十分困難,又如何籌措幾百貫錢呢?

  李昭也沒解釋,等工錢發(fā)下去了,一切疑問自然會消失的。

  ……

  第二個要解決的是債務(wù)問題,兩千貫錢不是個小數(shù)目,李昭暫時還拿不出來,不過可以想辦法拖延一下。

  “孫管事,派人通知幾家商號,半個月之后,本公子一定歸還欠債,若是言而無信,就拿我李家的祖宅抵賬,這下他們可以放心了吧?!?p>  “諾!”

  ……

  第三個要解決的就是供貨問題,上百缸美酒都變酸了,如果重新釀制的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未免太高了。

  好在身為穿越一族,擁有遠超這個時代的知識,李昭很快想出一個好辦法,可以用最小的代價解決酸酒的問題,不過要想把辦法變成現(xiàn)實,還需要一個重要條件——時間!

  “孫管事,距離契約上規(guī)定的交付美酒的日期,還剩多少時間了?”

  “回公子爺?shù)脑?,距離交付日期已經(jīng)很近了。

  “很近了,十天?”

  “這個嘛,再近一點!”

  “七八天?”

  “還得近一點!”

  “什么,難道只有三四天了?”

  “公子爺息怒,其實今天就是最后期限了,咱們交不出美酒的話,就等于違背了契約,是要賠償醉仙酒樓三倍損失的,也就是整整三萬貫錢,如果拿不出錢來,不僅釀酒作坊保不住,公子爺只怕還要吃官司呢。”

  ……

  “草,坑爹??!”

  弄清情況之后,李昭的小臉上滿是黑線,恨不得抓來李德、鄭氏這對狗男女,狠狠的咬他們幾口。

  短短一天時間,自己就算再有本事也弄不出五千斗美酒、或者三萬貫錢啊,如果無法履行契約,丟了釀酒作坊還是小事,關(guān)鍵是吃不起官司?。?p>  《唐律疏議》中明文規(guī)定:諸負債違契不償一疋以上,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疋加二等。百疋又加三等、各令備償。

  翻譯過來就是,如果欠債達到一匹布的價值,違約不還,就要打屁股二十大板,過二十日還是沒有償還,罪加一等,打屁股六十大板……以此次類推直到還賬為止。

  如果超過一百天還沒有還賬,那就不再是打屁股的事了,而是要吃一年的牢飯,從大牢中出來之后,還要通過對債主無償勞動來抵債,直到還清為止。

  這僅僅是欠一匹布的錢,如果欠三十匹布、罪加兩等;欠一百匹布、罪加三等。

  李昭欠了三萬貫錢、等于三萬匹布,就是把屁股打爛了、把大牢坐穿了,再無償勞動一輩子,恐怕也是不夠還債的。

  怎么辦,真等著打板子、坐大牢,那是絕對不行滴,必須想一個自救的辦法。

  “孫管事,醉仙酒樓那邊是誰在主事?”

  “回公子爺?shù)脑?,是一位賈掌柜的。”

  “哦,此人品性如何,能否請他略加通融,推遲一下交付時間呢,也不必太久,十天足矣!”

  “唉,別說十天了,就是一天都沒希望,這位賈掌柜是出了名的‘討債鬼’,那怕親爹、親娘欠了他的錢,只要時間到了,也得一文不差的還上,否則的話,上天追到凌霄殿,入地追到鬼門關(guān),不要到錢決不罷休!”

  孫管事嘆息著搖了搖頭,其實推遲交付時間的辦法,李德、鄭氏已經(jīng)嘗試過了,又是送厚禮、又是說好話,甚至請了鄭縣丞出面說和,可惜一點用也沒有。

  那位賈掌柜油鹽不進,一點情面也不講,而且明確表示,如果不能按時交付美酒,要么賠償三萬貫錢、要么就打官司,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李德、鄭氏迫于無奈,這才用了禍水東流之計,把李家祖宅和釀酒作坊歸還給了李昭,讓他來背這口黑鍋。

  ……

  “如此說來,本公子這次是在劫難逃了?”

  “這個嘛,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只不過希望太過渺茫了,幾乎與沒有一樣?!?p>  “哦,說說看,是什么辦法?”

  “公子爺可知道,齊國公—崔日用嗎?”

  “略有耳聞!”

  李昭點了點頭,倒不是自己見聞廣博,而是這個崔日用在大唐朝實在太出名了,那怕是黃口孺子、無知村婦,都聽說過他的傳奇故事……

  崔日用,滑州靈昌人,好讀書、有文采,才辯過人、見事敏速,堪稱是一位曠世奇才,在則天女帝、中宗皇帝時期,崔日用先后投靠過宗楚客、安樂公主、武三思等實權(quán)人物,可惜一直沒能受到重用,幾經(jīng)蹉跎、壯志難酬。

  景云元年,已經(jīng)年過四旬的崔日用,終于遇到了識貨之人——當(dāng)時還是臨淄王的李隆基。

  二人一見如故、傾心交談,就像是諸葛亮遇到了劉備一樣,迅速結(jié)成了死黨。

  而崔日用投靠李隆基之后,幫著他做了兩件大事:

  一是發(fā)動唐隆政變,誅殺了韋后、安樂公主,并徹底剿滅了韋氏集團,而后逼迫李重茂退位,擁立了李隆基的父親李旦為皇帝,李隆基因為兵變有功,被冊封為皇太子。

  二是發(fā)動先天政變,誅殺了太平公主及其黨羽,進而迫使李旦交出實權(quán)、退養(yǎng)深宮,從此李隆基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quán)利!

  兩次政變,李隆基是實際執(zhí)行者,崔日用則是暗中謀劃者,并因功被加封為光祿大夫、黃門侍郎,齊國公、世襲罔替,后又位居宰相之職,世人稱之為:多謀宰相。

  開元十年,崔日用病逝,追贈為荊州大都督,謚曰:昭,齊國公爵位由其獨子-崔總之繼承,并以十皇女-晉國公主許配之!

  問題是,釀酒作坊的事,與這位已經(jīng)逝世十余年的‘多謀宰相’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公子爺有所不知,齊國公府有一些產(chǎn)業(yè)位于武安縣境內(nèi),醉仙樓就是其中之一,之前老東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和醉仙酒樓達成契約,一是想大賺一筆,二是想借機攀上齊國公府,找一個大靠山。

  不想操之過急了,錢沒有賺到,關(guān)系也沒攀成,反而弄成了如今這個糟糕局面。

  不過小人聽說,崔日用的獨生子、小齊國公—崔宗之,近日來到了武安縣游玩,就下榻在醉仙客棧中,如果能求他說句話,醉仙酒樓的事情可就好辦多了,不過小齊國公地位尊貴,想要見上他一面只怕是不容易?。 ?p>  孫管一邊訴說著辦法,一邊苦笑的搖頭嘆息,這個辦法不是不容易,而是太難了,難如登天一般。

  這位小齊國公不僅地位尊貴,性格更是出了名的孤傲,向來不愿與他人多接觸,甚至沒有什么朋友。

  得知他在武安縣境內(nèi)游玩,本地的文人墨客、地主豪強紛紛前往求見,希望與這位小齊國公結(jié)交一番,可惜無一例外的都吃了閉門羹,李昭只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閑散宗室罷了,又豈能例外呢?

  退一步說,就算是僥幸見到了,雙方素?zé)o交集、地位又相差懸殊,人家又憑什么幫忙呢?

  ……

  另一邊,李昭卻是目光明亮,不斷念叨著‘崔宗之’三個字。

  很耳熟,似乎聽說過,他是什么人呢?

  想起來了。

  大唐開元、天寶年間,出過八位嗜酒如命的風(fēng)流人物,被稱作‘飲中八仙’,他們分別是:大文學(xué)家-賀知章、汝陽王-李琎、左相-李適之,小齊國公-崔宗之、進士-蘇晉、詩仙人-李白,草書大家-張旭、以及平民焦遂。

  八仙之中,崔宗之名列第四位。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說的就是這位了,出了名的美少年

  《新唐書》中,對這位美少年的記載很少:崔宗之,名成輔。日用之子,襲封齊國公,歷左司郎中、侍御史,謫官金陵……與李白詩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詩一首。

  就這短短的幾十個字,其余的什么都沒有了。

  不過這位崔宗之,能和詩仙李白一起飲酒賦詩,且位列飲中八仙之一,肯定有其過人之處,如此人物,無論出于什么目的都值得結(jié)交一番。

  “孫管事,備車,咱們這就去醉仙客棧,拜見一下這位小齊國公?!?p>  “啊,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只要是人,皆可交往?!?p>  “諾!”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