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夏天長,時光向來是過得很快。
周家的公子小姐捫,也在春日里去了京城——西城里周正德為此還專門花錢買了一套大宅,讓他們有地方可以暫居。
為此還被吳和平嘲笑了,說什么“一樣一樣”。
可到底是不一樣的,周正德只是偶爾來此,大多數(shù)時間還在紗廠那邊呆著。
呆久了,嘲笑聲又一次免不了。
“謹行弟啊——我怎么覺得,你這人一點都不在意自己!”
一天天混在那嘈雜的地方,真不把自己當個老板看!
……
對此,周正德是沒什么感想的。
看著那周身綾羅綢緞的伙伴,他坐在方桌一邊。
“子安兄——你的意思,是我要像你與你父親那樣,‘安享晚年’嗎?”
“謹行弟——你這話就不對了!”
吳和平笑著把手里東西拍在桌子上,周正德細看確是一張照片。
照片上黑白的條塊勾勒出的是高樓的輪廓,吳和平那輕巧一“送”真吸引了周正德的目光。
“這是?”
“這是洋人的城市!”
一根手指點著那上面高樓,抬起頭看自己朋友,不知為什么,周正邦仿佛從他的眼里看到了幾分居高臨下。
……
“洋人的城市,用石頭建起百丈高的大樓;我們的城市,哪怕現(xiàn)在的四九城,也盡是些木屋瓦房!”
這是吳和平那時出口的話,里面的憧憬和向往不知多少。
“這好比牛棚于宮室,給我們六十年追不上!”
周正德回憶著,那時的自己問過吳和平,他的想法是什么。
“與其思復興民族之妄舉,不若去西洋看看!”
那天的吳和平嘆著,卻把邊上的周正德嚇到了。
“子安兄,你怎么能……”
他震驚,不知道當年那友人何時變成了這種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模樣——他心慌,可迎來的卻是吳和平不管不顧的話。
“謹行弟,你要看得長遠些!”
“四九城老了,還要往前看!”
……
這樣的嗎?
那天的周正德甩手走了,可心底種下的種子依舊在影響著他。
這四九皇都,真的老了嗎?
古樸的墻磚說是前明的遺物,本朝聲息于此也有兩百六十多年——是很老了。
它確實老了,洋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拿下,連先帝和先太后都遠遠離開——抵擋不住洋人的兵鋒不是它的錯,而是腐朽潰敗于現(xiàn)代的必然結(jié)局。
他猶豫了,拿不定主意的日子很是忐忑——雖說依舊時常來往于京城與自家,可和“朋友”的關(guān)系,終究在這一年里淡了。
而京城,自己也往來得少了。
這日子一天天過去,轉(zhuǎn)眼又是大半年。
洛氏的肚子又有了動靜,不知接著是個公子還是小姐。
……
洛氏的身子變化還不大,被父親“嫌棄”了許多次的周正德就被迫更減半了往來于京城的舉止。
農(nóng)歷里已經(jīng)是八月多了,天氣也開始從燥熱的夏日中解脫出來——降下來的氣溫換到的是眾人的活潑,當然也有等著新生命的。
只是算著月份,估摸著還要等到過年后。
不過周家人口多,五爺和四爺那邊接連誕了兩個公子——這“激動”便尋得了其他地方“發(fā)泄”。
其樂融融的生活,直到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