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實

通往天堂的號碼

第三十八章 親朋的生活

通往天堂的號碼 張大詩 1079 2021-04-05 23:04:00

  以前曾經有句話這樣說,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如何,從他身邊的四五個朋友身上就能看到個大概。的確是這樣的,不管大家信與不信,這個社會還是有明顯的階層區(qū)間的。就像種菜的農民和玩股票的股民一樣,大家都是在想辦法賺錢,但因為有著認知的不同,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所以玩股票的輕輕動動手指的收入,可能就比農民辛苦一年的收成要高太多。

  我們身邊的情況大概也能看的明白,身邊從小玩到大、又經常聯(lián)系的三個朋友,有兩個自主創(chuàng)業(yè),生意是此起彼伏,勉強往前推進;一個當了公務員,過著穩(wěn)定溫馨的小日子。而小學和初中上完就沒有繼續(xù)再上學的小伙伴們,到現在要么是在自主創(chuàng)業(yè),要么是學了技工類的技術,靠著自己的手藝在吃飯,這部分同學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經過了長期的社會磨礪,相對而言做人做事都比較靈活,在江湖中能混得開也吃得開,大部分也都還算小有成就。

  而高中的大部分同學都會選擇繼續(xù)上大學,學成畢業(yè)后好多也都選擇回了老家,要么接替父輩的工作,要么考取了教師資格,從事了教書育人的行業(yè),當然也有考入了公務員隊伍的。這些同學大部分也都是在三四五線城市圖個穩(wěn)定、圖個安逸,然后成個家,相比之下生活壓力也小了很多。

  而真正的大學同學,畢業(yè)后要么跑到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去打拼,要么索性回老家由家人安排就業(yè),要么就留在學習地兼職創(chuàng)業(yè)了。能持續(xù)聯(lián)系的也就是寢室里的那三五個人,遇到哪個結婚生子的情況,大家也都會天南海北的集合過去小聚一下。若干年后再看這個階段的同學,大部分看著外表光鮮的游走在各大城市之間,實際上早已經被高昂的房貸、車貸、孩貸等費用壓的喘不過氣來,“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只有穩(wěn)定的還貸”,用這句話來形容最恰當不過;再加上夫妻雙方的父母需要照顧,一年四季都不敢松懈的同時,還要祈福自己百毒不侵、百病不染。

  至于親戚們,大家的生活水平彼此相當。叔叔、大爺、姑父們多數還是靠著嫻熟的駕駛技能在謀生,碰到好的行情月薪能輕松過萬,收入高過多數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雖然穩(wěn)定性不高,但在鄉(xiāng)下也都還算能夠過得去,雖然條件不比城里,但至少比以前種菜賣菜、出力勞作強的太多太多了。舅舅和姨夫是退休工人,拿著令人羨慕的退休金,平時負責帶著孫子孫女上下學,只要生活能夠平平穩(wěn)穩(wěn)、身體健健康康的也就可以了。

  到了我們這一代基本上沒有繼承父業(yè)的,也更沒有誰喜歡回去修理地球的。有的是通過上學走了出去,通過努力在外面就業(yè)并安家落戶;有的則跟隨建筑隊外出搞工程建設,只有到了年底過節(jié)才能回去和家人團聚;也有的自己在市區(qū)做了個體戶,或經營手機、或經營配件、又或者是餐飲之類的,當然也有做裝修工程的,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