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又過三天,。狐精道:“按日程,也該回來了?!?p> 眾妖附和,多心生忐忑。
張謙道:“可有人知那獐精洞府。”
眾妖皆道知曉,張謙即道:“引我去尋他?!?p> 有喜鵲精道:“我飛得快,我領道長去?!?p> 人駕云,妖展翅,往明川方向行去。
眼見過了幾座山,幾處水。那喜鵲精眼尖,道:“山路上有人。”
二人即落下,正是黃理順,他化出本體,又變大許多,此時跟老虎體型相差不多,背上一只獐子,行動緩慢。
黃理順見人來,即把獐子放下,化成人形。
那獐子下地便要跑,無奈腿上有傷,行動不得。
黃理順制止道:“這便是那位道長。”
獐子安靜下來,要變化人形,黃理順又制止道:“道長不拘俗禮,你莫動了?!?p> 張謙取符一張,貼到獐子兩處傷口上,又掐訣念咒,傷口即緩慢復合。
又隨手取來一片葉子,聚起水來,又燒符一張,混入水中,給獐子喝了。
那獐子站立起來,化出人形,向張謙施大禮稱謝。
問事由。黃理順怒道:“明川有一只黑熊精,修了邪法,往常只捕食山間動物,不知發(fā)了甚么瘋,今番要來食獐妹?!?p> 獐子精勸道:“逃出來便好,黃大哥莫氣了。”
張謙施法術帶上獐精,一人三妖先回觀中。觀里三只妖精圍過來問情況。那獐精把事情說了,眾妖皆憤憤不平。
黃理順嘆息道:“只可惜我修行不如他,若不然……”
張謙見幾只妖精純良,問道:“那黑熊精修為如何,有何法術?”
幾只妖精嘰嘰喳喳地說了,不過是力氣大些,皮糙肉厚。
張謙道:“這便容易許多了。”
時有狐妖焦急,她不能人語,吱吱叫個不停。
眾妖才反應過來。黃理順道:“黑熊精不知哪里得的寶貝帽子,往頭上一戴,不懼魅惑?!?p> 張謙道:“領我去他洞府,且會上一會?!?p> 獐精勸道:“日后躲著他便是,道長何必惹那麻煩。”
幾只妖精皆是如此說法。
張謙道:“修道便是為了逍遙自在,若不除他,你等如何安生?!?p> 眾妖大為感動。黃理順即安排好觀中諸事,又叮囑幾只妖精莫要現(xiàn)出原形驚到香客,這才與張謙出行。
張謙駕云,挾黃理順至黑熊精洞前,此洞于山坳處,雜木叢生,妖氣沖霄,洞側石壁刻一只黑熊,張牙舞爪。
黃理順上前搦戰(zhàn),道:“黑熊精,快些出來受死!”
且說那黑熊抓獐精不成,沿途抓了只豹子,回洞行陰精陽血之術,剛行功畢,精神大盛,忽聞得洞外有人叫囂。他識得黃化大仙聲音,不由得大怒。
提連環(huán)大刀出洞迎戰(zhàn)。
怒道:“你阻我大事,還敢來找我!”
又見有一道人,嘲笑道:“還有助拳的。今番教你等有來無回!”
言罷提刀殺來。
這熊精身高兩丈,小山一般壯實,一步踏出地動山搖。黃理順不敢硬碰,即化出原形逃竄。
張謙驚訝,施躍巖術避開。斬上一劍,桃木劍上咒印散光輝,竟戳不破黑熊精皮毛。黑熊精體壯,速度卻極快,一刀不中,又斬一刀,張謙或閃躲,或以劍抵,不料那黑熊精力大,將他震出七八丈。又暗施符咒,那符咒近身則化為灰燼,全無用處。
看這熊精不過化神境界,怎地如此扎手。張謙即取符數(shù)張,各貼在五臟六腑及手腳頭各處,掐訣念咒,施壺天術,迎風變大,化成三丈巨身,又施大力術,朝那熊精一拳砸下。
熊精一歪頭,拳砸他肩上,只稍作支撐,雙腿被錘到地下一半。張謙又一拳砸他天靈蓋,熊精架刀來擋,張謙拳上冒金光,將那刀砸得粉碎。
熊精著忙取出如意冠戴頭上。張謙又把他砸下去三尺。再要提拳來砸,不期那熊精一個躍身,跳出坑來。
張謙見他要逃,施定身術,卻定不得他。
張謙急追,不料那熊精施了個土遁,不知去了何處。
黃理順自草堆里鉆出來,化成人形,道:“從來不知這黑熊會遁法?!?p> 二人滿山搜了半日,尋不到半點身影。張謙喚出鬼王,留他在此山,道:“熊精歸時,你來報我。”
又道:“那熊精當真是皮糙肉厚,我打他兩拳,竟無甚事。”
他嘴上如此說,心中卻想這黑熊精果然是得了機緣。
復回觀中,眾妖來問。黃理順將事說過一遍。眾妖聞得黑熊精被打得落花流水,俱是歡欣,對張謙愈發(fā)崇敬。
有喜鵲精跪下道:“今愿拜道長為師,請道長授我仙法?!?p> 蛇精、狐精、獐精、鹿精有樣學樣,皆下跪。
張謙無意收徒,道:“待除了熊精,我為你等講道。修行路上有阻,亦可來尋我。卻不會收徒?!?p> 蛇精道:“莫非道長嫌棄我等妖類?”
張謙道:“你等能開靈智,又能修出人形,皆是意志堅定之人,人亦少有。如何妄自菲薄。”
眾妖聞言欣喜,又問張謙:“那如何不肯收我等?!?p> 張謙不愿扯謊,道:“非為其他,我如今性功不成,不足以收徒。”
有鹿精問張謙:“何為性功?”
張謙便講了道門中性功、命功之分。
鹿精思量,與同伴道:“我等雖不得命功法門,這性功卻可以學上一學。”
異類有修為者,皆有大機緣造化,皆是聰慧之輩,鹿精一說,眾妖便明白其中意義。
張謙見左右無事,道:“既然如此,我先為你等講《清靜經(jīng)》罷?!?p> 黃理順即道:“我去收拾講壇?!?p> 張謙也不止他,于初學者而言,科儀有助于修行。
不多時,黃理順歸來,道:“各位請罷?!?p> 即到殿側一堂,張謙居首,下列六蒲團,張謙點一柱香,又施障目遮音之術,誦清靜經(jīng)與眾人。
此乃心授,悟者即得。
講經(jīng)畢,黃理順外,五妖皆見出原形,那蛇盤著,那獐仰頭,那鹿伏臥,那狐熟睡,那喜鵲立于屏風之上。
張謙見講經(jīng)見效,甚是開心,即拍醒木,五妖回神,化作人形,向張謙施禮謝恩。
有蛇精道:“我曾聽聞,修行者要行善道,如何經(jīng)中無此道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12-27/5fe7e33f2abe6.jpeg)
松鼠麻雀
感謝各位的推薦票和月票。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