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電燈泡問世
“鄭華先生,您真是太客氣了,怎么還帶著禮物過來?快進來吧,邁克爾在他的實驗室呢。”
撒拉很有禮貌地接過鄭華送的蔬菜,貴重的東西她向來不會接受,但朋友送的食材,自然不在此列。
“這哪兒能算得上什么禮物,這是我娘早晨剛采回來的新鮮蔬菜,是她讓我?guī)н^來的?!?p> 兩人簡單寒暄幾句,也不過分客套。
鄭華臨行去實驗室前,撒拉說了一句當心哦,搞得他一頭霧水。
……
“要瞎了,要瞎了,快停下!你都多大的人了……”
剛一進實驗室,鄭華只覺得一束強光照在自己臉上,急忙伸手擋著,嘴上抱怨起貪玩的法拉第。
“嘿嘿,瞎不了。你昨天跑哪兒去了,怎么沒來我家呢,快來看看,瞧我做的怎么樣?”
啪,法拉第斷開開關(guān),光亮瞬間消失不見。
他剛才早就聽到了鄭華和撒拉兩人的對話,玩心大起的法拉第故意不出去相迎,就是為了躲在實驗室里等鄭華進門,用燈光逗一逗他。
“哼哼,原來撒拉說的要當心,是要當心你這個家伙!她也被你戲弄過了吧?”
“哈哈哈哈,阿花,這個電燈泡真是太有意思了,我已經(jīng)玩兒了一天啦!”
鄭華走到法拉第身邊,自然聽出了他的畫外音,只是看著他顯擺燈泡的樣子實在是有些好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竟然還童心未泯地玩電燈泡戲弄別人。
“玩兒一天了?能這么快就做出來么,邁克爾,你可真厲害,都做成射燈了……等等,我的上帝啊,這是蓄電池?”
鄭華見桌上電燈泡底部被法拉第用錫箔纏了一圈,難怪可以把燈光像手電筒那樣束到一個方向。
而燈泡延伸出的電線不是連著發(fā)電機,卻是連在一個燒杯上,燒杯兩端分別有一根金屬片插入燒杯的透明溶液里。
“這個溶液用的是什么?”
“鹽水呀,這是三十多年前伏特發(fā)現(xiàn)的,一片用鋅板,一片用錫板。我把燈泡做出來以后覺得用手搖發(fā)電機太累了,干脆用這個發(fā)電,跟我想的一樣,燈泡也能亮。”
原來是伏特他老人家的發(fā)現(xiàn),鄭華點著頭,四下張望起法拉第的實驗室,像是在找什么東西。
“你在找什么?跟我說就行啦?!?p> “有硫酸嗎?稀釋以后,用那個當電解質(zhì)效果更好……嗨呀!”
鄭華似乎想到了什么,接著說道:
“對了,既然要做電池,咱們不如直接做干電池吧!”
也不等法拉第去拿硫酸,鄭華找來紙筆,開始照著印象中一號電池的形狀和橫切面結(jié)構(gòu)畫了起來。
“里邊豎著一根碳棒,外邊這層用鋅片,它們中間塞滿能充當電解質(zhì)的材料就行?!?p> “阿花,這填充物用什么材料呢?”
“額......這我就不知道了,你琢磨琢磨吧。反正得是比較固定的糊狀東西,黑黑的,應(yīng)該有碳粉,最好還能讓電池充電,循環(huán)使用更環(huán)保嘛?!?p> 頭疼,一號電池早就不用了,它里邊到底應(yīng)該有什么還真不記得了。鄭華一邊憑記憶描述著作用,一邊暗自抱怨起自己前世對這些東西不夠上心。
好在這種麻煩事,丟給法拉第去解決,應(yīng)該也只是時間問題。
“阿畫,你這腦袋里究竟裝的是些什么???我如果是生物學家,真想把你的腦袋拆開來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
法拉第似笑非笑地看著鄭華,這個問題法拉第在前段時間已經(jīng)問過無數(shù)次了,倒不是因為他是復(fù)讀機,實在是因為這個年輕家伙腦子里,那些稀奇古怪又很科學的構(gòu)想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有的時候會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別扭。
就像,就像鄭華是一個神奇的預(yù)言家而不是科學家,他總是能預(yù)言到正確的結(jié)果,有時候卻說不清到達那個結(jié)果的過程。
“哈哈哈哈,我不是說過了嗎,我這腦袋很普通,只不過是踩在巨人肩膀上,看見了一些風景罷了?!?p> 只是每次問到這方面話題,他都在打哈哈。
“好吧,既然你不愿意告訴我,我也不再問了。”
法拉第明白,鄭華應(yīng)該是鐵了心不告訴他了。
雖然法拉第對鄭華這個人感興趣,但科學真理才是他最在乎的,光是現(xiàn)在這些新知識就已經(jīng)讓他倍感上帝眷顧,哪怕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鄭華的秘密,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他已經(jīng)很知足了。
“你說的這個干電池,如果真的能做出來,那用處確實非常大?!毕朊靼奏嵢A的事情,法拉第注意力又放到正經(jīng)事情上。
“對呀,有了它,我們把燈泡做成手電筒賣出去,還能不停給人賣電池,把產(chǎn)品做成消耗品那才是王道。不光如此,有了電池,照相機、留聲機、電報機都能隨身帶著了。啊...抱歉,這些東西你還不知道吧。”
鄭華拍著腦袋,才記起后邊這些發(fā)明還沒給法拉第介紹過。
“嘿嘿,我就是看了你那袋產(chǎn)品說明書,才想拆你腦袋的。尤其是這個電報機,實在是太精妙了,沒想到這個你也懂!”
燈泡的制作遠比鄭華想的簡單,尤其是對于法拉第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前天分別后,法拉第腦子里早就把制作燈泡的思路過過無數(shù)遍。
躁動的心讓他根本睡不著,當天晚上就東倒騰西倒騰搞出好幾個燈泡原型,撒拉也早在昨天就被法拉第的惡作劇迫害了好幾次。
他還故意換了不同材質(zhì)的燈絲做對照實驗,大多亮不了多久就燒斷了,只有鄭華指出的鎢絲,從各方面屬性來看應(yīng)該就是最優(yōu)解。
所以昨天白天,架不住對那個袋子里圖紙的滿滿求知欲,法拉第已經(jīng)把里邊的每張圖紙都反反復(fù)復(fù)看了無數(shù)遍了。
尤其是電報機,這可比幾十年前法國搞的光學電報厲害多了。
法拉第身為皇家研究院主任,經(jīng)常參加各種科學研討會和接觸科技前沿理論,自然也很容易了解到歐洲各國的科技成果,其中就有18世紀90年代法國政府實驗的光學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