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聯(lián)軍合議
不用劉辯回答,曹操就已經(jīng)繼續(xù)說道:
“請殿下三思??!那攻城之戰(zhàn),正是戰(zhàn)爭兇險之處!且不說我部有夏侯惇,劉關(guān)張這等強(qiáng)將,背后更有孫文臺,王公節(jié),鮑允成這三路強(qiáng)軍!只需要攻城先鋒頂上,三路諸侯強(qiáng)軍隨后便到!要攻下虎牢關(guān),也并非不可能!而殿下乃萬金之軀,怎可以身犯險?。俊?p> 曹操所言不虛,虎牢關(guān)或許是場硬仗,但劉辯要親自出戰(zhàn),卻也并非是必需之事。
但劉辯,卻是心意已決。
“孟德,你應(yīng)該明白,此戰(zhàn),是我四路聯(lián)軍誅殺董卓的最佳時機(jī)!若是錯過,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袁紹等人,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若是指望他們來破虎牢關(guān),那還真不知猴年馬月!所以,為了討董大計,為了董卓血手之下的黎民百姓,此一戰(zhàn),我們要務(wù)必取勝!將士們都在以命相搏!本王若是不在最前,豈非愧對三軍將士?若畏死不前,豈非愧對黎民百姓?若那般,本王又有何臉面自稱漢王?”
“殿下……”
曹操被劉辯一番言語感動,看著面前這個長身而立,容貌俊秀的青年,曹操越來越覺得,這才是我大漢應(yīng)有之帝王,才是我曹操甘心奉上性命輔佐之人!
“好了,孟德,時間緊迫,去傳令吧?!?p> 劉辯揮揮手,曹操這才鄭重對劉辯躬身行禮,隨后快步退去。
……
虎牢關(guān)外三十里,八路諸侯的聯(lián)軍各自列好軍陣,中軍大帳之中,八路諸侯齊聚。
“這曹孟德究竟在作何打算?我已經(jīng)派兵去找他,怎么這時候還沒來?”
公孫瓚坐于一側(cè),皺眉看向大帳之外。
“白馬將軍莫要著急,那曹操連盟主的面子都不給,汜水關(guān)當(dāng)日不也是一樣遲到?而且此次作戰(zhàn),本也是以我等為主,他曹操只是在后救援,并不參加主戰(zhàn),我等議事,過后通知他一聲便好,何至于一定要等他?”
公孫瓚身邊坐著的張超側(cè)頭看了他一眼。
這八路諸侯中,目前也就公孫瓚說得上是跟曹操有些交情,原因便是之前公孫瓚將自己手下的劉備等人派往曹營助陣,又送了曹操十名白馬義從護(hù)衛(wèi),在之前那種大把軍功都被孫堅曹操等四路聯(lián)軍瓜分的時候,公孫瓚能從曹操嘴里分一杯羹,著實(shí)是讓所有人都眼熱羨慕。
而公孫瓚也是想要維護(hù)一下自己和曹操之間這剛剛熱乎起來的關(guān)系,所以這一次議事,也是公孫瓚力主要曹操同來。
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曹操竟然又一次遲到,讓所有人都等他。
在做都是心高氣傲之輩,怎么會由得曹操如此無禮?
北海太守孔融當(dāng)即開口道:“諸位,廣陵太守所言不錯,既然那曹孟德并非此戰(zhàn)主力,那我們也不必專門等他,戰(zhàn)場瞬息萬變,戰(zhàn)機(jī)只在毫厘之間,我等也不比為一個曹孟德空耗時光。既然如今八路諸侯齊至,那么我們便開始儀事吧?!?p> 孔融的話得到了在坐的一致認(rèn)可,公孫瓚雖說向著曹操,但這一次畢竟是曹操遲到,所以也只得同意孔融之言。
左右看了看,公孫瓚將目光看向喬瑁道:
“元偉兄,你是第一個在虎牢關(guān)之前與董卓軍隊交鋒之人,依你之見,那董卓軍有何值得注意之處?”
喬瑁一臉苦相。
他剛剛糟了敗仗,原本為了爭功沖到了八路諸侯的最前面,結(jié)果卻沒想到一萬人馬竟然被呂布三千鐵騎給打了個潰不成軍!
若不是袁遺和孔融隨后到來,恐怕他今天都不一定能坐在這里了。
要問他,董卓軍中有什么讓他印象深刻的,那毫無疑問……
“呂布!呂奉先!”
喬瑁咬牙切齒,努力做出憤恨的模樣,卻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住自己眼中那因?yàn)橄肫饏尾级匀簧鸬目謶郑?p> “此人勇猛無敵!我部下數(shù)名猛將,都死于他手!軍陣也是因此才失了陣腳,故而潰敗!此人不除!則董卓不滅!”
“有這般厲害?”
公孫瓚瞇眼看了一眼喬瑁,他自己也是驍勇善戰(zhàn)之人,對于喬瑁那要滅董卓先除呂布的說法,頗有些不屑。再加上也看出了喬瑁眼中的恐懼,公孫瓚更覺得這喬瑁是夸大其詞。
“東郡太守莫不是被那呂布給嚇破了膽吧?”
公孫瓚沒說話,一旁的豫州刺史孔伷卻直言道:
“呂布驍勇,眾所周知,但即便再勇,卻也只是一人而已!我方八路諸侯,良將百員,戰(zhàn)陣之上要?dú)尾?,還不是容易的事情?要滅董卓,先除呂布?此言未免太危言聳聽了吧?”
“你!”
喬瑁正覺得丟面,卻直接被孔伷說穿了,當(dāng)即更加憤怒。然而他兵敗乃是事實(shí),卻也無處反駁,只得看向一旁的袁遺和孔融,大聲道:
“當(dāng)日山陽太守和北海太守都在!諸君若是不信我言,可問問他們!”
眾人當(dāng)即轉(zhuǎn)頭看向袁遺和孔融。
這兩人也都是面色一苦,兩人兩路兵馬,從兩側(cè)夾擊呂布那三千鐵騎,但呂布卻依舊來去自如,甚至還多殺了他們各自幾員戰(zhàn)將,要說損失他們雖然沒有喬瑁那樣大,但對于呂布的驍勇,卻也是印象深刻。
“呂布……”
孔融沉吟片刻道:“呂布著實(shí)驍勇,遠(yuǎn)在諸君想象之上!當(dāng)日他率三千鐵騎,在我與山陽太守兩路兵馬中隨意沖殺,如入無人之境!數(shù)萬人馬竟然阻他不得!最終依舊被他帶領(lǐng)騎兵撤走!而我們卻只能望其項背……實(shí)在是……無法力敵?!?p> 孔融的話讓在場眾人都安靜下來。
而袁遺的話,則簡練許多。
“要滅董卓,先除呂布,東郡太守所言非虛!”
三路諸侯對呂布做出同樣的評價,那就不由得其他五人不信了。
或許可以懷疑是喬瑁自己兵敗,故意說得呂布無敵,但孔融與袁遺雖然有些損失,但是從事實(shí)上來說,是呂布主動撤軍,他們對喬瑁的救援是成功的,他們也不必為了喬瑁的面子同時說謊。
“那這樣看來……呂布,還真的是一塊大石?!?p> 公孫瓚沉吟一聲,隨后雙目一瞪大聲道:“即便他再驍勇,又能如何?難道還能挨刀不死不成?既然都說,要滅董卓,先除呂布!那我們就除了呂布!我就不信了,八路諸侯!十萬大軍!還殺不了一個呂布???”
“北平太守所言不差!呂布,我等殺定了!”
“不錯!再驍勇,也只是一人!而且殺了呂布,也定然能夠動搖董卓軍心!”
公孫瓚一席話,讓在座的眾人都重新提起心氣,唯有喬瑁愁眉苦臉,袁遺孔融,面色沉重。
而正在此時,帳外傳令兵忽然來報。
“可是曹孟德來了?”
公孫瓚轉(zhuǎn)頭詢問。
“非是曹將軍!各位將軍!是呂布來犯!正在陣上叫戰(zhàn)!”
傳令兵一句話,所有人都面色嚴(yán)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