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業(yè)帝國之武功文治

第二十六章 宣皇帝的時代結(jié)束了

大業(yè)帝國之武功文治 王文夕 3126 2024-11-07 21:34:12

    吳熙拿到詔書的時候,已經(jīng)傍晚了。

  吳歡和林啟在皇宮大門,并不知道里面發(fā)生了這樣的大事。

  原本準備離開的柳枝山和梁言以及吳立奇剛剛走出辦公所,就碰見了氣勢洶洶,仰面而來的吳熙一行人。

  吳熙舉起手里的詔書,然后打開。

  看著里面的內(nèi)容,三位大佬都是震驚不已。

  柳枝山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然后跪下喊接旨!緊接著拿過詔書就要簽名蓋章!

  這時候,吳立奇和梁言則是伸出手,阻止了他們。

  “陛下醒了?”吳立奇問。

  “父皇醒了,此乃父皇親自蓋章,秦王叔可有疑問???”吳熙語氣帶著一絲威脅。

  吳立奇感覺不太對勁,和梁言對視了一眼。

  “茲事體大,應見過陛下再說!”

  聽著吳立奇的話,吳熙強壓著怒氣:“父皇勞累,已經(jīng)休息,先昭告天下詔書內(nèi)容,明日再見父皇!”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誰不知道誰呢?

  若是現(xiàn)在昭告天下詔書,那么一個晚上,足夠吳熙和他麾下被壓抑了那么多年的晉王黨清洗整個洛陽!

  到時候別說洛王吳歡,就算是他這個秦王吳立奇和中書省丞相梁言都難逃厄運!

  “秦王殿下,梁大人,國本已定!何不提前效忠晉王殿下?!”柳枝山發(fā)出聲音。

  吳立奇翻了個白眼,然后直接走向皇帝寢宮方向。

  忽浩德文伸出手攔住了他,背后的禁衛(wèi)軍也是開始拔刀!

  “大膽!孤乃秦王!”吳立奇這一聲嗓門,果真鎮(zhèn)住了很多人。

  吳立奇可是吳立炎一母同胞親弟弟!吳立炎遷都洛陽后就開始坐鎮(zhèn)長安,然后武輝年間入洛陽為官,協(xié)助洛王吳歡處理朝堂政務。

  不管是在地方還是中央,皇宮,威信力可是極大的。

  不過目前他勢單力薄的,當然不可能硬碰硬,然后趁著忽浩德文發(fā)愣的一瞬間,推開了他的手,然后……跑出去了。

  當幾人反應過來要追的時候,吳立奇已經(jīng)跑出去十幾米了!

  該說不說,秦王的身體素質(zhì)還是不錯的,一邊跑一邊大喊。

  “晉王謀反!挾持皇帝!”

  給吳熙他們嚇得一激靈,立馬去追吳立奇。

  一時之間,皇宮大亂!

  這可是皇宮啊,誰敢大聲嚷嚷?幾乎是聽不到什么聲音!安靜的可怕!

  這種情況下吳立奇大聲嚷嚷,效果放大到了極致!這時候,忽浩德文拿過一名士兵的長槍,對照吳立奇的背部就要扔過去。

  關鍵時刻,吳熙心軟了,伸出手攔住了他。

  “不可使我擔上殺叔之罵名!”

  一句話給人忽浩德文整麻了。

  都TM什么時候了,你小子跟我扯淡呢?不殺吳立奇讓他到處嚷嚷,把林啟喊來了不就完了?!

  于是推開吳熙,直接扔出去。

  不過因為吳熙的中途打斷,長槍只是擦肩而過,沒有碰到吳立奇。

  而這時候,皇宮的騷亂引起了林啟和吳歡的注意,兩個人立馬帶領禁衛(wèi)軍進來查看。

  于是就看見了狂奔的吳立奇。

  除此之外,吳歡他們還看見了遠處帶領一隊人馬的吳熙和忽浩德文一行人。

  見狀,吳熙立馬拿出詔書舉起來大喊:“陛下詔書再此!”

  吳歡嚇了一跳,關鍵時刻,一直在吳熙后面跟著的梁言大喊:“此乃偽造!”

  “全部逮捕!”林啟下令,于是禁衛(wèi)軍一擁而上!

  作為禁衛(wèi)軍一把手,林啟一開口,事情就控制不住了。

  吳熙這邊的人大部分束手就擒,而這個時候,劉金看向吳熙:“殿下!陛下還在我們手里!”

  聞言,吳熙愣了一下。

  “殿下,要挾陛下,逼退洛王,皇位唾手可得!”忽浩德文也是這樣說。

  于是他們帶領著二十幾個忠心耿耿的禁衛(wèi)軍立馬離開,前往皇帝寢宮!

  吳歡反應過來,帶人追過去。

  好好的皇宮硬生生被他們搞成馬拉松比賽場地。

  然后一大堆人來到了皇帝寢宮面前,還沒來得及上臺階,就看見了吳立炎站在外面,身旁是皇后張毓扶著。

  見狀,原本氣勢洶洶的禁衛(wèi)軍瞬間失去所有動力。

  忽浩德文和劉金嚇得一身冷汗,然后跪在地上,不敢說話。

  吳熙則是來到了皇帝面前,跪了下來,拿著詔書大喊:“我是太子!”

  張毓大失所望,不愿再看,吳立炎則是虛弱的搖了搖頭。

  緊接著禁衛(wèi)軍上前,扣押吳熙等人。

  這一刻,吳熙終于清楚的感受到了自己老爹那恐怖的影響力。

  面對林啟,吳歡,大量禁衛(wèi)軍還能進行反抗。

  可是當吳立炎站在這里的時候,原本屬于忽浩德文死忠的人全部都是放棄抵抗。

  原因很簡單,在場的諸多士兵都跟隨過吳立炎南征北戰(zhàn),對于這位皇帝,幾乎是奉若神明!

  吳立炎的軍事影響力放在大業(yè)歷史上都能位列第二!

  這一場鬧劇結(jié)束了。

  吳立炎嘆了口氣,知道事不宜遲,直接頒發(fā)詔書,立洛王吳歡為太子,昭告天下!

  當天晚上,洛陽包括周邊地區(qū)嘩然!

  自從前太子吳英死了之后,兩王相爭那么多年,終于是出結(jié)果了。

  除此之外,也意味著關中河南家族再次壓制河北江南家族。

  當天晚上,忽浩德文,劉金被斬殺,吳熙被關押幽禁。

  柳枝山理論上來說沒有做錯什么,他只不過是看見皇帝詔書就想蓋章,合法合規(guī)。

  所以他只是和梁言,吳立奇一起留在皇宮,明天才能離開。

  緊接著吳歡叩拜皇帝之后,與林啟前往皇宮外的洛陽,昭告天下,并且戒嚴都城!

  次日,十一月初八。

  晨光熹微,吳歡徹底掌控了洛陽,并且派出許多人去傳達他被立為太子的消息。

  在此期間,所有人都明明白白的看清楚了吳歡的能力,掌控中央一年多的時間讓他處理事情已經(jīng)很得心應手了。

  吳立炎也是完全沒有一點猜忌,很簡單,他快死了。

  吳歡再次入宮,來到了吳立炎寢宮。

  此時此刻,皇后,吳熙,柳枝山,梁言,吳立奇等一行人跪在床邊,看見吳歡的到來也是統(tǒng)一行禮。

  除了吳熙,沒有動靜。

  吳立炎此刻已經(jīng)很虛弱了,看見吳歡過來也是伸出手,吳歡接上。

  “晉王要永享富貴,丞相也要一世無憂?!?p>  這是對自己兒子和好搭檔的安排。

  吳歡點頭,答應了。

  “你要好好孝順你母親。”

  這是安排自己的妻子張毓。

  作為親生兒子的吳歡當然沒有意見,點頭。

  “我死了以后,不用鋪張浪費,這些年我征戰(zhàn)南北,百姓日子并不好,你以后要節(jié)儉一點?!?p>  這是對自己的自我批評以及對底層人民的愧疚。

  吳歡點頭。

  隨后,皇帝遣散了在場的人,留下吳歡陪著自己。

  當天中午,吳立炎駕崩。

  公元458年十一月初八,皇帝吳立炎駕崩于洛陽皇宮,享年五十二,在位十四年。

  吳立炎,這位在大業(yè)歷史上,甚至于是中國五世紀歷史中極其重要的一位帝王,離開了。

  他的時代,全面接盤了上一代皇帝留下來的國際問題,階級矛盾問題,但他用了十年,讓國際問題全部消失(物理上消滅敵國);階級矛盾緩解。

  他和自己的老爹吳承宗一共統(tǒng)治了華夏34年,后代常說的業(yè)初階段,就是指的他們兩位的時代。

  正是因為有了太祖太宗兩位皇帝的鐵血手腕,南征北戰(zhàn),才能有天下統(tǒng)一,才能讓大業(yè)延綿一百余年。

  至于后續(xù)大業(yè)才一百幾十年就被滅了,那也和前面的這兩位皇帝沒關系了。

  評價一下吳立炎的話,那是功大于過,幾乎是沒有什么大的過錯。

  他的功績在于遷都洛陽,轉(zhuǎn)移經(jīng)濟政治中心,維護國家統(tǒng)一,收復失地,開疆拓土。

  過錯則是對民眾的壓榨,民力的濫用,畢竟每一次大軍出征,背后都是勞民傷財!

  除此之外,吳立炎堪稱完美。

  我們常常說時勢造英雄,但對于吳立炎來說,他屬于英雄造時勢的那種人。

  整個大業(yè)帝王一系,能彪炳史冊,名列前茅,僅位在吳承宗功績之下的第一帝王。

  十一月初二十,業(yè)朝給吳立炎上廟號,謚號,為:太宗宣皇帝。

  公元406年三月初十,吳立炎出生于東陽郡(今金華市)。

  公元421年七月初十六,吳立炎在長安受封周國王太子,時年15。

  公元423年—424年,擔任北伐北魏河北方面軍統(tǒng)帥,時年18。

  公元425年,二月初五,吳立炎于長安受封皇太子,時年19。

  公元426-429年,擔任河南,荊州方面軍統(tǒng)帥,協(xié)助齊王吳承名滅亡劉宋王朝。

  公元431年,皇太子吳立炎擔任太原留守,并州片區(qū)軍區(qū)統(tǒng)帥,抵御北魏。

  公元431-433年,平定河北,山東地區(qū)齊王之亂,北方保衛(wèi)河北。

  公元433-444年,營建東都洛陽城。

  公元444年四月初七,吳立炎于長安登基,即皇帝位,時年三十八。

  公元445年,滅北涼,收回河西走廊,西域。同年,遷都洛陽。

  公元448年,伐北魏,收回平城。

  公元451年,擊敗北魏殘留勢力,名義上掌控漠南漠北地區(qū)。

  公元454年,東征高句麗,收復遼東,設置遼州掌控,實際控制。

  公元458年,再次御駕親征,擊敗鮮卑拓拔軍隊,維護漠南漠北的統(tǒng)治。

  同年十一月初八,駕崩于都城洛陽。

  年52,在位14年。

  吳立炎的時代,結(jié)束了。

 ?。▽懺谝徽履X海里一直都是須盡歡這首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