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主她震驚學堂
沒過多久,在貼身侍女小鈺的陪同之下,我們的大隋公主楊茗薇殿下就已經到達了大隋學堂。
眾多大臣親王的子女都對此感到十分奇怪。
這是發(fā)生了什么事?
我沒看錯吧?
今天公主殿下居然來上學了?
公主殿下不是不學無術的嗎?
她今天來學堂是來干什么?
眾所周知,大隋公主殿下楊茗薇以前每次來到學堂,總是不聽夫子講課,不是玩那些小玩意兒,就是吃東西、睡覺覺。
夫子發(fā)現(xiàn)她在自己的課上打盹睡覺,或者又是吃東西,玩些小玩意兒,他都十分生氣,又很無奈。
畢竟,大家都是知道公主的個性。
然而都沒有什么用,沒辦法把她怎么樣。
她是公主,被皇帝寵愛有加的公主殿下。
誰能敢教訓她?
何德何能啊?
公主就是陛下的逆鱗,是不容侵犯的。
誰敢觸及陛下的逆鱗,他的底線,那么就會面臨絕頂之災。
那是萬萬不可的。
所以,眾人皆知有公主這一性格,都不敢妄自教訓公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很多人都怕麻煩,只得在心里說說公主的壞話。
……
楊茗薇對這些同學的想法都了如指掌。
畢竟她自己以前的確是像傳言所說的那樣,不學無術、蠻不講理、目無尊長。
被別人這樣看,這樣心里想,都是很正常的。
現(xiàn)在她決定改掉這些壞習慣。
楊茗薇一眼望去,瞬間看到了自己的位置,直接走了過去。
學堂的桌子和凳子都是很長的。
桌子和凳子能夠坐兩個人。
而楊茗薇旁邊的那個學生很是害怕楊茗薇。
只因楊茗薇平常都喜歡欺負同學。
導致所有人都不想與她同桌,就像避開瘟神一樣。
而只有那個同學和楊茗薇同桌,別人都不敢。
“別怕,今天我不會欺負你的?!?p> 楊茗薇面帶溫柔,只露出八顆牙齒,甜甜地對著那個小同學笑著說。
“好……好!這是真的嗎?”
小同學身體在顫抖,看來是很害怕楊茗薇的樣子。
這原身的大隋公主殿下到底是怎么欺負了這個小同學的?
讓她如此的害怕我。
“小鈺,把從西域送來的糖果,拿一個給這個小姑娘吃?!?p> 楊茗薇平靜地說。
這時候,小鈺聽到自家公主殿下的話,立馬就將身上所帶上的那顆從西域而來的糖果給了那個小姑娘。
“你相信了吧?從今以后,我都不會再欺負你了。以后誰再欺負你,你就報上我的名字?!?p> 楊茗薇很鄭重、嚴肅地對面前這位小姑娘說。
“這成何體統(tǒng)啊?您是尊貴的大隋朝當今公主殿下。我等大臣之兒女豈能直呼公主殿下您的名諱?”
小姑娘同學很言之有理地對楊茗薇講。
“大可不必如此。我在外,是大隋公主殿下;而在學堂內,就是學堂里的學生。既然是學生,大家都是同學,應當公平對待,直呼其名也沒什么。”
楊茗薇很平靜地說。
沒一會兒,夫子進入學堂里。
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
那個喜歡逃學曠課的公主殿下,她居然來上學了?
這真的令人難以置信。
唉,即使公主來這里又有如何?
公主的個性大家都清楚。
來上學堂還不是不務正業(yè),吃東西、睡覺,還有玩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兒嗎?
算了吧,還是在看看吧。
公主只要想學,我就努力地教她;若是依然像往常一樣,那就沒辦法了。
夫子內心這樣想著。
“開始上課!同學們好!”
夫子敲了敲講桌,說道。
“夫子好!”
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今天我們來學習《論語》。大家一定要認真聽講,一會兒要抽問?!?p> ……
夫子在講桌上面講課,而楊茗薇在下面睡覺。
夫子講著講著,就看到下面楊茗薇的位置上,楊茗薇正在睡覺。
他走了下去,用教鞭打在楊茗薇桌子上。
聽見教鞭落在桌子上的聲音,楊茗薇立刻就醒了。
“夫子,您干什么呀?”
楊茗薇笑嘻嘻地看著面前那個臉黑得嚇人的夫子,然后偽裝得像一點也不緊張的樣子問他。
“公主殿下,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嗎?現(xiàn)在是上課時間。而你在干什么?我在上面講,你在下面睡覺。你當我是什么?”
夫子很生氣地訓責楊茗薇。
楊茗薇很委屈地說:“夫子,您怎么能夠這樣說我呢?您講的實在是太無聊了,這么簡單的還需要聽嗎?”
“什么?你說簡單?那你回答我的問題?!?p> 夫子對楊茗薇這上課睡覺而自以為自己學習很好的樣子感到不滿。
自己不好好學習,竟然說太簡單?
世人誰不知你大隋公主殿下不學無術,難道能知道這些學問嗎?
“那您問吧,回答不了算我輸?!?p> 楊茗薇滿不在乎地說。
夫子很不滿,想整整她。
“那你給我背一下《論語》。”
一聽到夫子想要楊茗薇背誦《論語》,大家都議論紛紛。
這論語可是很難背的,才教沒多久,怎會有人能背誦呢?
這肯定是夫子故意為難公主。
但是,大家都知道夫子是為難公主,也沒有人去勸夫子。
畢竟大家都不喜歡公主。
“好!我馬上開始背誦?!?p> 楊茗薇回答道。
“學而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p>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p>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p>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p>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p>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p>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p> 為政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p>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p>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狈t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p>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p>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
楊茗薇一字不差地背誦完了《論語》。
夫子和其他學生都驚呆了。
“”那你是怎么理解的?”夫子問。
“我是這樣理解的,……”
楊茗薇將自己對《論語》的理解給夫子講了出來。
楊茗薇又把所有人都震驚了。
眾人都在想:天?。钴边€是以前的楊茗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