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左右的雞聲鳴起,陸續(xù)亮起的點點燈光打破了鄉(xiāng)村黑夜的寧靜,孩子們起床上學了,一排排白楊樹沐浴這曉月的余暉靜靜挺立這,鄉(xiāng)間的山路上很快傳來了孩童門的吵鬧聲,一伙一群的男女學生穿著棉衣背著書包,陰風吹到臉上如同刀割。有個很奇特的孩子,獨行一人在山路上,胳膊上挽這一個略重看似臉盆大的吹風機,孩童名叫楊柳青,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今天輪到他與五年級的學生生煤炭爐子,帶著吹風機要走五十分鐘的山路去學校,故事還是要從前一天下午說起
離放學還有幾分鐘,五年級一年級混坐的教室吵吵嚷嚷,等待這窗外的敲鐵聲。鐺、鐺、鐺,窗外一個穿著樸素留著辮子的女老師敲響了放學鈴,孩子們拿起裝好書本的書包紛紛急切地往外走,楊柳青剛要走出教室,被一個五年級的學生攔住了,那學生個子比楊柳青高半截語氣強硬的說道:“明天生爐子把吹風機帶上,火要旺,生不著你就等著,我生爐子的話,你給我兩毛錢”,楊柳青低聲道:“我給我媽說好了,明天我?guī)稀?。老師對值日的安排是兩個五年級學生帶兩個一年級學生,說白了主要就是五年級學生負責生火,一年級小學生干一些盛煤倒灰的雜活,但漸漸演變成了五年級學生對一年級學生的敲詐勒索,也被五年級學生改成了一人一次輪著來,前一個星期楊柳青的同桌給五年級的學生給了兩毛錢,五年級的同學就二話沒說效勞了,對同值日的兩個五年級同學來說,他們家就學校附近,出了家門三分鐘左右就到學校,而且他們生爐子從來就不帶吹風機,到楊柳青這里變的苛刻了,楊柳青要走五十多分鐘的山路才到學校,要么給錢要么帶吹風機沒得商量,也不敢給老師說,說了又要挨打,楊柳青也沒兩毛錢犒勞這些大爺,兩毛錢在二零零年不是小錢,楊柳青家里窮父母很少給零花錢,就是夏天喝個一毛兩袋的汽水也是偷草落里的雞蛋換的。
生煤炭爐子要比其他同學早,這是老師對值日生的要求,這天楊柳青到學校大門時天還沒亮,門被鐵鏈鎖著,一個人攜著吹風機站在學校門口等待這,過了良久,一個高年級的學生把大門打開,楊柳青帶著吹風機打開了自己的教室門上的鎖子。教室里還黑著且沒有燈,桌子板凳黑板也靜悄悄的,中央的圓心面柱形肚的鐵爐子依稀可見,楊柳青找到自己的座位把書包塞進座倉,然后就用小鐵鏟淘白灰渣,淘了一鐵盆端到學校門口的溝坡里倒了,回來從書包里取出手掌大的兩快橡膠車胎皮,用火柴點著放進爐子里,在放入一些馬糞蛋子,小火慢慢燃起,整個教室充滿了臭膠皮味,等火燃的大了點,楊柳青在爐子里放入了煤炭,用吹風機在爐子下口處使勁攪這吹,煤越燒越旺,整個冰冷的教室開始暖和起來了。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1-02-06/601e47a38a837.jpeg)
彌音大叔
童年的記憶總是那么苦澀美好,下班回來已經很完了,奮斗到凌晨兩點半,才把這個故事講完,親愛的小伙伴喜歡就支持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