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你單身嗎
翌日。
因為中藥鋪子還在修葺,雖然系統(tǒng)安排的工人們正有條不紊的干活,但若是有患者時常進出的話,還是不太方便。
所以,江楓只能另辟蹊徑,在店門口搭個攤子來拉客。
于是,江楓就在自己店鋪外面撐起一把大傘,傘下面擺上一張桌子,幾個凳子,再配上一張系統(tǒng)配置的可移動實木小平床。
今天又是一個艷陽天,也是星期天,是中云古街人流量最多的時候。
來參觀的人除了中云市本地的外,還有本省的、外省的,以及一些各色皮膚的外國人。
為了遮陽,即便是在傘下,江楓也帶著個大草帽,坐在小馬扎上磕著剛剛炒好的瓜子、喝著師父留下來的茶葉,很是愜意。
如果,陽光要是再柔和一些,不要那么曬,就更好了。
江楓在身前的小桌子上立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幾個字:
免費按摩推拿,錢·真·不要!
為了早一些完成按摩九百九十九次的任務,江楓還斥巨資,從身上僅剩下兩千多塊中分出一部分,購買了兩百多個小扇子進行推廣。
小扇子上寫著自己‘江氏熟藥所’的店名、地址以及手機號碼,誰來按摩推拿就免費送人家一個。
推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酒香還怕深,更不要說這個飽受質疑的中醫(yī)了。
在西醫(yī)大行其道的中國,對于中醫(yī)的質疑,那是與日俱增的,‘中醫(yī)黑’那是比比皆是。
站現(xiàn)代科學系統(tǒng)的立場,九年制義務教育系統(tǒng)下的基礎知識是足夠理解一些簡單且正常的問題了。
畢竟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此類的,在邏輯方式、思維方式、理論架構上都是相通的、一致的、可以互相交叉的學科。
但是,中醫(yī)的理論系統(tǒng)與當前“科學理論系統(tǒng)”是完全獨立的,不兼容的,陰陽五行、穴位元氣、取象比類、筋絡走行等完全套不上現(xiàn)代科學系統(tǒng)。
所以這些接受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一般人憑以前的知識結構否定中醫(yī),打個玄學、偽科學、廢醫(yī)存藥、心理暗示、純運氣此類的標簽,其實也是很正常和情理的事情。
相應的,類比到古代印度的、埃及的、巴比倫、中世紀醫(yī)學學說之類的各種消亡的古代醫(yī)學,以此推導中醫(yī)系統(tǒng)的幼稚和不“科學”,也是很正常和情理的。
可是,真的是這樣子嗎?
研究一個技術工具的唯一需求和必要性,是因為這個工具有效,好使,可重復性,理論推導與臨床效果一致。
換句話說,中醫(yī)生命力綿延千年,然后在今天科學這么發(fā)達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消亡,這是很明顯的事實現(xiàn)狀。
所以中醫(yī)存在和值得研究的唯一因素,就是有效。
在這個基礎上,才有探討其理論系統(tǒng)的必要性。
不然,怎么沒有人去研究塵封古籍中的古代印度的、埃及的、巴比倫、中世紀醫(yī)學呢?
這是一個道理。
可為什么中醫(yī)的糾紛這么大?
醫(yī)者意也。
只有中醫(yī)內行才懂中醫(yī)。
那些黑中醫(yī)的,不是“多是”外行,而是“都是”外行。
因為中醫(yī)有三定律:
第一,中醫(yī)內行才懂中醫(yī)。
第二,懂中醫(yī)的人,不會反對中醫(yī)。
第三,如果有人認真研究了中醫(yī)理論,而反對中醫(yī),說明他不真正懂中醫(yī)。
根據(jù)中醫(yī)三定律第二條,如果一個人反對中醫(yī),那么些人肯定不懂中醫(yī);
如果他宣稱自己研究了中醫(yī)理論,宣傳自己懂中醫(yī),那么根據(jù)定律第三條,他不是真正懂中醫(yī)。
又根據(jù)定律第一條,得出來他們都是外行。
所以,‘中醫(yī)黑’都是外行。
而對于擁有大師級‘理筋八法’的江楓來說,解決這些外行人的質疑,那是‘so easy’的事情。
而什么樣子的人才有資格評判中醫(yī)的好壞呢?
《清史稿·列傳》有言:“醫(y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后可借術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yī)。”
上述這段話是清朝國醫(yī)葉天士的臨終遺言,每個學中醫(yī)的人都知道,大致意思就是他的醫(yī)術水平也是不敢妄言中醫(yī)的。
中醫(yī)是一門艱深的科學,易學而難精。
醫(yī)生也絕不是泛泛地認得幾味藥,記得幾個方就是中醫(yī)。
說實在的,江楓對于自己擺攤的這一決定也是有些羞恥的,堂堂一個‘江氏熟藥所’的擁有者,居然跟個小郎中似的擺攤,有些丟臉?。?p> 但是,看在任務完成后的那份豐富獎勵的份上,江楓決定忍辱負重,先把自己的名聲宣揚出去再說。
從早上七點鐘到現(xiàn)在將近九點的時間,除了王阿姨以及她的丈夫來體驗過外,就再也沒有人來這兒試過了。
大家都是來這里游玩的,心思全都是在中云古街的古風古韻上,頂多餓了、渴了再去買點吃的、喝的,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江楓擺攤子的存在。
更不要說,那些個年輕人聽說楊梓兒在中云古街這里拍戲,來此的目的就是奔向那座大宅院,想要一見芳容,眼睛里更加容不下江楓這個小攤的存在了。
就算是有人注意到了江楓的攤子,也注意到了上面寫的‘免費’二字,可是再看到江楓那唇紅齒白的小年輕模樣,跟印象中那種干按摩推拿的人五大三粗的模樣極為不符合,心里面已經(jīng)是打了個大大的叉號。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古語還是相當深入人心的。
江楓一邊扇著扇子,一邊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心沉了大半:
看年齡吃飯的活,就算是免費的也沒人要啊!
就在江楓掏出手機,問問薛蕓、王雯雯兩人啥時候領著同學來自己店里體驗一番按摩的時候,一個衣著旗袍、滿頭銀發(fā),全身上下打理的一絲不茍的優(yōu)雅老奶奶在一個同款打扮的中年美婦的陪同下走了過來。
江楓見狀,立即起身給兩人搬好了凳子,一邊用扇子給她們扇風,一邊笑嘻嘻的問道:“奶奶好,阿姨好,要不要體驗一下按摩推拿?”
老奶奶看著江楓忙前忙后的模樣,心生歡喜,對著旁邊的中年美婦說道:“小慧,你說這位小伙子怎么樣?”
“有禮貌,模樣也好,很不錯。”
中年美婦同樣笑著看向江楓,眼神里流露出贊許的光芒。
江楓不明所以,但鑒于這兩位是今天第一個來到自己攤子前的陌生人,這個開門紅必須抓住,強調道:“這是免費的!”
“...心地還善良!”
中年美婦也補充道。
得到答案的老奶奶向江楓招了招手,笑問道:“小伙子,你單身嗎?”
江楓:...
不是單身還不能給你們按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