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后。
朝鮮王京朝堂。
李倧在王位上滿臉不安,如坐針氈,見一個大臣進來,劈頭就問:“丞相,有回信了嗎?”
丞相面露苦澀道:“回王上,回信是有了,卻是個壞消息,我們使團一到大明京師,傾城公主便趁著街上人多,一轉(zhuǎn)眼跑個沒影了。他們四處尋找,但找了幾天,沒有發(fā)現(xiàn)公主的蹤影。我們請大明方面,派人幫忙尋找,可明方根本不搭理我們,崇禎皇帝甚至見都不見我們的使臣。”
“這……這可怎么辦?怎會這樣……”
李倧身體一軟,癱坐在王座上,渾身無力,像是全身骨頭都散了架。
傾城公主是他掌上明珠,心頭之肉,他也舍不得嫁到千萬里外的大名京師,可她是王族之女,必須承擔(dān)王族興衰的責(zé)任。
李倧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如今手中的禮物,也就是他這個女兒大明皇帝興許能看得上,也是大臣們提醒了他,眼下大明皇帝后宮無妃侍奉,正是投其所缺的時候。
現(xiàn)在忍痛把傾城公主送去大明,是最好的時機。
若等到崇禎皇帝廣納嬪妃,這個好機會就消失了。
他半逼半勸說服傾城公主出嫁,一方面派使臣去皮島,聯(lián)系鄭芝龍,說明原因,在這里聽說朝鮮獻上公主給皇帝,也不敢怠慢,特意派出幾艘艦船,一路護送到大明天津衛(wèi),也暫停了對朝鮮的擄掠,等待皇帝的旨意。
李倧與大臣們還很開心,這策略一開始便有效果,有大明水師護送,傾城公主和使團,必定能平安送到大明京師,順順當當。
殊不知,傾城公主撂挑子繞跑,打破了所有計劃。
大明可能都懷疑,朝方是故意,以拖延時間。
“王上,還有一事,多爾袞又派人過來索要糧食,給是不給?”
李倧嘆氣道:“他們倒是眼賊,知道我們今年糧食豐收,可是,大明水師答應(yīng)不再劫掠,條件是我們也要給他們供應(yīng)糧食。”
“一邊一半?”
“也只能如此,兩邊都開罪不起啊。”
“請鄭芝龍交還人口的事,鄭芝龍不答應(yīng),我大朝鮮平安道,黃海道,忠清道,全羅道人口大約失去四萬多人,今年是豐收了,但缺了這么多人口,明年的產(chǎn)量恐怕……”
丞相沒有把話全部說完,但意思表達的很明顯。
李倧擺擺手道:“先讓傾城成為大明皇帝的妃子,與大明搞好關(guān)系,此事才有的談。”
丞相道嘆氣道:“唉,也只能如此,崇禎皇帝得天帝點化,屢破清軍,所向無敵,看這樣子,建奴遲早完蛋,好在我們先一步示好,只是公主……”
李倧提高音量道:“加派人手,盡快把傾城公主找到?!?p> “是,王上?!?p> ……
大明,京師。
長安街的巷道里,新開了一家名為“日月樓”的酒樓。
日月樓有一款近期風(fēng)靡京師的菜品——火鍋。
食客絡(luò)繹不絕。
崇禎正在其中一間他專用的閣樓,喝著茗茶。
什么叫深入民間體察民情,那便是開一家火鍋店。
又能賺錢,又能從各方食客口中,聽到第一手消息。
這個時代最方便的交流方式,是見面聊天。
吃著熱騰騰的火鍋,喝著小酒,聽著教坊司歌姬的小曲,把家長里短國家大事同朋友一起說道說道,大有一番樂趣。
店里的掌柜、店小二都是錦衣衛(wèi)的人。
廚房里的廚師,安插著御膳房的內(nèi)侍。
食材、味道肯定不會差。
火鍋這種吃法,又非常新奇,所以一經(jīng)推出,立刻火爆全城。
日月樓一下成為京城里有名的酒樓,只是民間沒有人知道幕后老板是誰。
菜品價格有高有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達官貴人,都想來這里嘗一嘗火鍋的味道。
崇禎閑暇時,就易容來到這家火鍋店,在閣樓里親耳聽一聽民間都在談?wù)撌裁础?p> 旁邊一間,是一群文人。
幾杯酒下肚后,聲音漸漸大起來。
“張兄,別再提什么著書立說,名垂青史,有屁用,京師被攻破,我們都只能躲在家里嚇得發(fā)抖吧,我們實際又為大明做了什么?又能做什么?還不如隔壁陳鐵匠,那天沖上街殺了兩個賊兵?!?p> “所以真?zhèn)€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就算著書立說,也未必能名垂青史?!?p> “你們看看遼西三族,千年士族傳承,夠顯赫把,歷代出過不少名士才子,卻為了利益,暗中給韃子送物資,送情報,賣國,還企圖弒君,如今惹來帝王之怒,滿門抄斬,株連九族,聽說也焚燒了所有關(guān)于他們家族的書籍,哪怕是關(guān)于他們的史書、縣志中出現(xiàn)的也統(tǒng)統(tǒng)劃掉?!?p> “是啊,誰敢提起,同樣殺無赦。”
“太狠了,硬生生把三家顯赫士紳門閥,從歷史上抹去,干干凈凈。”
“有人說是暴君行徑,但在下說,做得好!”
“沒錯,對大漢奸就得如此,殺到?jīng)]人知曉他們出現(xiàn)過為止,書籍上沒有關(guān)于他們的任何記載,過個幾十年,誰知道他們是誰?!?p> “對于那些一心圖名圖利,賣主求榮的士族,就該抹殺掉他們的一切,以儆效尤?!?p> “帝王一怒,百官驚寂,舉國震肅,吾皇在危亂之際,果決用重典,效果斐然,快哉!來,一起干了這杯,敬吾大明神皇。”
“敬吾大明神皇!”
聽著一旁幾名熱血青年的談?wù)摚绲澴旖且换 ?p> 歷史抹殺,這招是后世清廷學(xué)來的,清廷江山穩(wěn)定后,三代皇帝大興文字獄,為的就是抹除歷史痕跡,多少漢家忠良被屠殺,多少真相被抹殺掩蓋,留下的盡是對清廷歌功頌德,或避重就輕,虛貶實褒的記載。
如果抹殺了三族八家這樣的家族,能換來大明重振,后世的文字獄自然不會出現(xiàn),他們的消亡等于挽救了千千萬萬忠良與無辜,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做了一件善事。
三個月前,在古北口,白城兩戰(zhàn)都完勝清軍,斬敵約有十五萬眾。
也為自己掙到二十來萬的咸魚值。
殺一名普通清軍1點咸魚值,隨著軍階提升,得到的咸魚值也在提高。
其實也不全是斬殺清軍所得,還有“叛民虔誠跪拜”和“外民歸順虔誠跪拜”都能收獲咸魚值。
至于“外民歸順虔誠跪拜”的來源,在鄭芝龍來信中可以看出,是從清廷和朝鮮擄掠到臺灣島的外民,有些人覺得是來到了溫暖的天堂。
北方苦寒之地,來到四季如春的溫暖南方,有這體驗也很正常。
二十萬咸魚值抽獎了四次,其中一次抽到兩張免傷護身符,另三次都是壽命增加的生命精元。
提起臺灣,就不能忽視荷蘭人的存在。
荷蘭人使臣來拜見,自己根本不見。
說什么要回三艘武裝商船和貨物,還要賠償,做夢去吧!
整理好大明內(nèi)部問題,大明戰(zhàn)列艦隊打造出來,裝備上新式火炮火銃,你們就有的哭了。
想到這里。
崇禎又聽到隔壁另一桌人也說開了。
“你交商稅了嗎?”
“早交了,交商稅算功績,為什么不交?”
“聽說有朝臣上諫,收商稅是與民爭利,要皇帝收回成命?!?p> “猴年馬月的事了,那些只知道給皇帝亂扣帽子的朝臣,早被斬殺了?!?p> “我們商人,一向地位底下,因而只能依附在擁有實權(quán)的官紳家族之下,不然就會被刁難壓制做不成生意,權(quán)力與銀錢一旦勾連在一起,便形成不可觸動的利益集團,越來越腐化,就像是三族八家那樣。”
“說得是,征收商稅,觸動的其實是那些官紳的利益,他們不用本金,卻能入股商家,分到紅,坐享其成。其實排除了他們的剝削,交點商稅不算什么,他們拿走的是利潤大頭,商稅只是利潤小頭?!?p> “吾皇下重手斬殺貪官污吏,如今風(fēng)氣一片清明,競爭靠經(jīng)商能力,而不是靠關(guān)系人脈,生意反而好做多了?!?p> “是啊,如今我們加入了大明皇家商會,奉旨經(jīng)商,那些官吏貴族看到我們,也得客客氣氣,再也不敢在我們前期頤指氣使,隨意壓榨了?!?p> 崇禎從他們口中的交談,聽出這一桌都是商人。
商人趨利,已經(jīng)擁有財富的商人,最缺的是地位,因此才會依附士紳勛貴家族,給他們送錢送禮,得到他們的保護和好處,從而官商勾結(jié),排擠競爭對手,壟斷商品,控制價格,對百姓加大剝削。
類似三族八家這樣的,在大明江南江北富庶地區(qū),更加嚴重。
只是他們沒有三族八家在遼西可走私韃子的地形,不然未必不會產(chǎn)生另一個大漢奸集團。
經(jīng)濟發(fā)達,文明程度也更高,但利益永遠是利益。
他們也走私,只不過是把貨物偷偷賣給國外的走私商人,鄭家、荷蘭商人、西班牙商人等。
其中鄭家如今洗白,堂而皇之做生意,也帶頭交點商稅。
之前海禁,壓太死,貨物沒地方流通,只能走私。
對于江南嚴重的官商聯(lián)結(jié)接團。
如果強行鏟除,傷害大明根本,極大影響商業(yè)經(jīng)濟和農(nóng)業(yè)。
所以,崇禎首先把他們做個分割。
皇帝極權(quán)在手,如今又威望如日中天,萬事他一個人說了算,相當有用。
為保證大明新戰(zhàn)艦與火器的盡快建造,銀子就像是水一樣嘩嘩砸進去。
即便有遼西繳獲的三千多萬兩銀子,也能很快用完。
征收商稅,才能保證銀子源源不斷。
當然,征收商稅的前提,是商人能賺到錢,而且有賺到更多錢的前景。
商業(yè)越發(fā)繁榮,商稅所得越來越多。
反之,商業(yè)凋敝,也沒幾個商稅可以收,收多了商業(yè)更凋敝,形成惡性循環(huán)。
開海禁,賑災(zāi)恢復(fù)生產(chǎn),以及招安叛軍,擊敗清軍,都促進了商業(yè)的繁榮。
這個時候征收商稅,時機正當時,也合情合理。
不久前。
他與大臣們商議后,開始征收商稅。
大明皇家銀行制度,皇家商會制度,商人封爵制度,一起推出來。
崇禎下旨昭告天下。
宣布征收商稅。
而第一期商稅,將主要用于賑災(zāi),購買種子,打造農(nóng)具,修繕黃河、水渠,植樹等。
解決災(zāi)民目前與未來的生計問題,幫他們度過難關(guān)。
商人交商稅,幫助災(zāi)民重建家園。
體現(xiàn)出皇帝的大義,愛民。
此舉得到百姓全力擁護。
商人也支持。
因為這樣做商人也獲得好名聲,畢竟是他們上交的錢。
圣旨同時還宣布,全國納稅商家,進行金榜排名。
沒錯,商人也能金榜題名。
前千名,賜商家家主九品官銜,允許進入大明皇家商會,是地方散官,有名無實,但能光宗耀祖,提升地位。
前百名,賜八品官銜,特許經(jīng)營,御賜“大明皇商”金匾。
前十名,賜七品官銜,鐵劵丹書,御筆親書牌匾,繡錦蟒披風(fēng)等,特許經(jīng)營,大明皇家商會列席參事。
前三名,除以上嘉獎外,還封男爵,世襲罔替三代。
每年排名一次,通報全國。
林忠陪領(lǐng)東廠內(nèi)侍執(zhí)行,戚元輔錦衣衛(wèi)監(jiān)督,統(tǒng)計公開,排除內(nèi)幕,排名定期公示。
皇家商會每年主持一次會議,前百名參加。
特許今年,商家向朝廷直接捐銀子賑災(zāi),也疊加在商稅中算總額。
言外之意是,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機會只有一次。
這跨時代的革新舉措。
一經(jīng)公布,震撼朝野!
學(xué)文習(xí)武,實力過人是能力,現(xiàn)在律法規(guī)定內(nèi)經(jīng)商,賺錢多也是一種能力。
貢獻功勞極大的商人,居然還能直接封爵。
大商家族都高興到跳起來。
幾千年來,商人地位一直低微,即使一方首富,也會被文人看不起,不得不衣服士紳家族,得到權(quán)力幫助的同時,也希望子孫博取功名翻身,但沒有士紳沉淀的底蘊和家風(fēng)一般很難。
小商家也看到了希望,以后努力經(jīng)營也有機會上榜。
金榜排名,公開透明統(tǒng)計,每旬公示,此舉引起商家攀比,炫富,引發(fā)虛榮心,何況還有那么大的利益。
引發(fā)了競相交稅。
前三名,幾家大商人爭紅了眼。
當然,也有反對阻撓者,士紳階層。
但他們只能暗中反對。
明面反對可能會被砍頭,崇禎皇帝的殺伐果決,把他們殺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