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農(nóng)女當(dāng)家之無敵反派養(yǎng)成系統(tǒng)

  今兒個是大年初二,夫家去娘家送節(jié)禮的日子。

  東西梁織兒早就準(zhǔn)備好了,和老梁家的一樣。兩個老人各一吊錢,三封糕點,兩個豬肘子,一只老母雞和三十個雞蛋,還有兩塊十尺的細(xì)棉布,一塊是藏青色,另一塊是深紫色。比起尋常人家,這已經(jīng)算很豐厚的了。平常都是要么是拿一籃子雞蛋,要么是拎幾斤肉。

  幸而有幾戶人家要去梁家村探親,其中有戶人家有牛車,只要搭上幾個銅板就能讓人家捎上一程。這么多東西無所謂,主要是還帶著兩個孩子,這二三里地少說也得走一個小時,怕娃娃們吃不消。

  她把雞拎在左手上,把兮兒小朋友放在后面已經(jīng)鋪好小被褥的背簍里,右手提著籃子,梁嶼就拽著她的裙邊跟著一起走。

  等一行人到了村口,發(fā)現(xiàn)有不少人已經(jīng)到了,張嬸和她兒子張斌也在其中。一共五戶人家,還有兩戶沒到,張嬸來得早,貼心的給她占了個好位置。

  梁織兒給了錢,就帶著孩子坐在車上同張嬸話家常。起得有點早,兮兒這只小懶蟲又在娘親懷里打起了瞌睡。四周有幾個孩子,梁織兒讓梁嶼拿一包小麻花出來分給他們。

  梁嶼抱著一包麻花,瞬間就同孩子們打得火熱。

  一對剛結(jié)婚的小夫妻匆匆忙忙趕到,眾人揶揄著,新婦的臉和身上的衣裳一樣紅。倒是那黝黑的漢子,不好意思的摸頭傻笑,把新婦擋在身后。

  另一戶還沒到,眾人又耐心的在原地等了一個小時,太陽都高高掛起了,兮兒小朋友不耐的在娘親懷里拱來拱去。

  “這楊老大家的怎么到現(xiàn)在都還沒到?再不來我們就走吧,我爹娘都要等急了……”一個大嬸把手里的草帽扇來扇去,不知怎的,這兩天天氣格外熱。

  “就是!又不是只有她們家一戶要去……”

  ……

  梁織兒穿了件淡藍(lán)色的喜鵲登枝暗紋襖裙,里面已經(jīng)起了一層薄汗。她趕忙給兩個孩子脫件小衣裳,這樣涼快些,不然出汗了容易感冒。

  她原先是不懂這個的,都是原主的本能作祟。比如看見兮兒在那咿呀咿呀的就想摸摸看是不是尿了;總怕梁嶼會著涼所以經(jīng)常讓他穿得厚一點;給兮兒喂東西都要先吹吹然后放自己嘴里看看燙不燙再喂……

  一切出于本能,原主記憶和情感對她影響太深了,以至于她第一次給兮兒換尿布的時候鎮(zhèn)靜得雅痞,甚至能毫無波瀾的把尿布洗干凈掛起來。

  眾人又等了一會,依舊不見人來,就催著車夫開車。車夫也同意了,慢悠悠的趕起牛來,一行人浩浩蕩蕩朝梁家村駛?cè)ァ?p>  不料剛走不到數(shù)百米,一位嬸子背著大包小包還拖著兩個男孩跑過來。

  “停車!快停車??!”

  見到人,車夫楊大山拉住了手里的牛繩。

  那位膀大腰圓的媳婦一沖上來對著楊大山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罵:“我說你們還有沒有點公德心???大家一起約好去的,有你們這樣丟下人自己先跑的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