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進科室2
在消化內科,病人一般都是下午來辦理住院。
而新入院的病人必做的就是測血糖以及做心電圖。
當天下午,我便跟著科室的其他實習生一起在護理站收病人,并且測血糖,然后還要推著移動的心電圖機,去病房給病人做心電圖。
測血糖以及做心電圖都很簡單,我很快就跟其他的實習生學會了。
只是,剛剛進科室的時候,還真是什么都要學。
比如說每天早上來到科室的第一件事:換當天上午要出院病人的被單,以便下午迎接新病人。
其實即便是換床單這件簡單的工作,我剛剛開始學的時候,也費了一些精力。
因為在臨床上為了節(jié)省時間,根本不會使用我們在學校上實驗課時老師教的那些鋪床方法。
而是戴上橡膠手套后,簡單粗暴的撤掉臟被單,然后兩個人再一起鋪床單,再一起裝棉芯。
只是我剛剛見到其他實習生鋪床單的時候,感覺很奇怪,也感覺很好玩。
因為她們抬起墊在床單下面的海綿,將床單的四個角分別在床頭、床尾打結的時候,總喜歡多拉一點兒床單,這也就導致兩頭的床單都在海綿下面系好之后,海綿因為被“束縛”的太緊,中間總要翹起來。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更簡單粗暴了,那就是用力摁。
沒錯,用力摁。
因為用力摁了之后,原本沒有系緊的床單,便會被海綿撐起來,再將床單的兩邊都用手掖到海綿下面之后,一個整齊的床面就鋪好了。
只是不知道是因為用的方法不對,還是我的手沒有力氣抬起海綿,導致我掖的床單的那邊一直沒有其他實習生好,這讓我有些困擾,可是又不得不慢慢的學。
進科室的第一天中午,我突然有些忘了自己是怎么吃的午飯了。
不過一瞬間就在我寫自己忘了的時候,我又突然想起來了。
原來我們的記憶如此奇妙。
進醫(yī)院的第一天我是跟我們班其他幾個、跟我在一個醫(yī)院實習的同學,一起吃午飯的。
我們學校有三個護理班,兩個是從高職專升上來的,還有一個是經(jīng)過普通高考升上來的。
不過那兩個護理班一個班里都有35個人,后來因為又來了專升本的,就更多了。
不過我們經(jīng)過普通高考上來的這個護理班最開始只有21個人,經(jīng)過轉專業(yè)之后,還是21個人。
而我也屬于轉到護理班的三個人之一。
初三的時候,因為家中爸媽生病,姐姐有一段時間身體也不好,所以從高一開始,考醫(yī)科大學,當一名醫(yī)生,便成為我的夢想。
因為高考成績普通,最后也只被我現(xiàn)在的學校——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錄取。
但是大一上半年,我是發(fā)誓一定要轉專業(yè)的,因為我從我的專業(yè)——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這個專業(yè)看不到我的未來。
我甚至不知道我如果學了這個專業(yè),以后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當?shù)乩砝蠋煟?p> 我對我的前專業(yè)也就了解那么多。
雖然近些年國家開始重視環(huán)境保護,我們專業(yè)的用武之地也增多了,可是我還是想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學醫(yī)。
可真的到了期末轉專業(yè)的時候,我又變得猶豫了。
曾經(jīng)我最想學的就是臨床或者中醫(yī)這兩個專業(yè)。
可真的到了寫申請,準備轉專業(yè)的時候,我卻又不想轉那兩個一直縈繞在我心里的專業(yè)了。
因為我的家境一般,家中上學的孩子又多,所以我不想讀五年,不想家里有那么久的負擔。
而且大一的時候我還并不想考研,也知道無論是臨床醫(yī)學還是中醫(yī)學,學了五年之后,不僅要規(guī)培幾年,如果不考研究生,從我們這樣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畢業(yè)出去,根本不好找工作,或者說是根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所以最后我懷著滿心的復雜,盡力用各種好話安慰自己難過的心靈:最起碼學了護理,以后你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在醫(yī)院找工作,而不用去求別人。
我不喜歡求人,也不想家人因為我求人。
更何況如果想進醫(yī)院,家里即便有關系,也可能要花十多萬。
而我知道我家直到現(xiàn)在的存款也沒有十多萬。
進入大四,我開始在丁香人才上看招聘信息。
雖然我也在準備2021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可是我還是向一些三甲醫(yī)院投遞了簡歷。
最近收到兩個來自我所投遞的深圳醫(yī)院的護士長的電話,心中更是對我們學校、我這個學歷多了一份信心。
因為我的大學雖然是二本院校,可是我這個護理本科學歷在護理工作者中卻算很高,跟別說因為疫情很多醫(yī)院擴建,都需要人了。
有時候我心中也會對我當初的理性選擇,給與幾分贊揚,可是有的時候我還是會埋怨自己當初不堅持自己當醫(yī)生的夢想。
因為在臨床上,我們護理實習生經(jīng)常飽受病人的嫌棄,即便是護理老師與醫(yī)生比,在病人眼中也差距很多。
可以說醫(yī)生與護士雖然同在一個病房,可工作與地位卻截然不同。
而有時候我站在原地,呆呆的望著在病房行走的醫(yī)生的背影,心里的落差就更加大了。
心中也更后悔自己當初沒有選擇當醫(yī)生。
不過前段時間,我與我學康復的好朋友——現(xiàn)在在武漢實習聊天的時候,她對我說:她們康復專業(yè)很難在三甲醫(yī)院找到工作。
而我還算幸運,未來畢業(yè)之后,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進三甲工作,心中也算多了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