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業(yè)帝國之崛起

第二章 永嘉定戰(zhàn)

大業(yè)帝國之崛起 王文夕 3470 2021-01-05 11:23:59

  得到甘祖南下的消息,吳承宗深思熟慮了幾分鐘,立馬做出了選擇。

  跑。

  沒辦法,正面交戰(zhàn)那是在找死,吳承宗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只能玩一玩陰謀詭計。

   4月29日,吳承宗帶領大軍,共計兩千三百余人,東撤,放棄東陽。

   4月30日,甘祖先鋒軍一千人,占領東陽。

   5月3日,甘祖率領全部家當,在東陽完成準備,次日出擊。

   5月6日,吳承宗大軍兵臨城下,他們眼前的地方,叫做臨海,正如其名,靠近海,是一個很好的根據(jù)地,打不過可以跑,甘祖的兩千余人都是內(nèi)地人,不太懂水,準確來說是海。當天,大軍攻占僅有三百人的臨海,吳承宗下令,招兵買馬。

  他知道,東南一帶,以平原為中心,除了今福建一帶山脈比較多以外,其他的,一馬平川。

  騎兵,在古代不論是那個朝代都是備受關注,因為,戰(zhàn)斗力不強的步兵一旦上馬,戰(zhàn)力足以提升到一個恐怖的程度,這也就是為什么五胡能亂華,把西晉軍打得人仰馬翻,雖然說八王之亂削弱了晉朝國力,但也不能忽視騎兵的重要性。

  當然了,那三百的守軍,他將一些垃圾給驅趕,然后把剩下合格的一百多人收入麾下。

   5月9日,一切準備完畢,此時的吳承宗,已經(jīng)擴軍到了三千人左右,其中,騎兵有二百多人(沒辦法,大東南方向哪來的那么多馬?。?p>  這些騎兵,他交給了自己的弟弟,吳承名。因為吳承名從小愛騎馬,對于馬這一方面比較熟悉。

  不過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打算建立水軍,他認為臨海不適合作為大本營,原因很簡單。

  其一,這里離健康(今南京)很近,那是晉的都城。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臨海北上,無險可守衛(wèi)!

  在他看來,臨海,只適合做一個據(jù)點,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5月14日,經(jīng)過了五天的時間,甘祖大軍已經(jīng)完全來到了臨海外五里地區(qū),雖然說甘祖對于自己的麾下很有自信,但依然沒有托大。

  晉軍兩千,吳承宗三千,包圍?若是吳承宗死腦筋的突圍,那你怎么辦?就算是雙方軍隊素質有差距,但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所以甘祖打算引蛇出洞。

  這也是吳承宗的第一次運氣,因為他躲在臨海不出來,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畢竟甘祖軍隊長年在外與人平原接壤戰(zhàn)斗,攻城?完全不擅長。

  就這樣,幾天過去了,吳承宗終于打算出手了。

  原因很簡單,他不可能帶著這么多人一路跑,要是那樣的話,一定會軍心不穩(wěn),更重要的是,糧草問題。

  而且這也是因為吳承宗想看看,兩軍交戰(zhàn),到底是誰,更勝一籌。

  他相信自己的士兵,相信自己的部署和方法。

  那一天,終于來臨了,5月14日,甘祖親自率領騎兵三百,兵分兩路的從臨海的南,西面攻擊。

  甘祖的計劃是這樣的,派遣一百騎兵先過去,然后兩軍交戰(zhàn),假裝兵敗,讓他們乘勝追擊,來到廣闊的平原,就進行屠殺。

  如果他們不出來,那也好辦,圍城,看你們有多少糧草。

  反正就是,你不出來還好,一出來就等死吧。

  按照這種想法,甘祖的確會贏,因為吳承宗雖然是傾巢出動,帶來了全部的糧草,但也只是夠一個月的,如果甘祖缺心眼的包圍個兩三個月的,那不用打了,投降吧。

   5月16日,甘祖的副將楊旺率領南面騎兵一百人兵臨城下的時候,吳承宗終于發(fā)起了對晉的第一次攻擊。

  他的攻擊很有特點,直接南下,如同一匹野馬一般,不管不顧的南下,所以,當十幾分鐘后,楊旺突然看見一支好幾千人的隊伍出現(xiàn)的時候,自己自亂陣腳,從頭到尾都沒有能組織像樣的反擊,光榮捐軀。

  一百騎兵,全軍覆沒。

  吳承宗與晉朝的第一戰(zhàn),開始了。

   5月17日,甘祖得到消息差點吐血,禍不單行,過了一會,又收到了一個壞消息。

  他在永嘉地區(qū)布置的六百步兵全線崩潰,吳承宗軍突圍。

  來不及了,他連臨海都不要了,直接下令,所有人全部南下,不能讓他們跑了。

  甘祖也是要崩潰了,出來鎮(zhèn)壓反叛,結果打成這樣,而且他本人帶著幾千人已經(jīng)跑了一天一夜。他想休息,但是他不敢,因為永嘉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縣城,并不是它是什么行政中心,而是它的地形易守難攻,最主要的是還靠海,如果讓吳承宗占領,他還怎么打?而且他看得出來,吳承宗想以永嘉為據(jù)點,發(fā)動反擊。

  他雖然著急,可并不是很擔心,因為永嘉還有八百守軍,只要他帶著自己的部隊馬不停蹄的到了永嘉外,前后夾擊,一定能剿滅他們的。

  然而這個世界上總是充滿了驚喜。

   5月21日,吳承宗三千人兵臨永嘉城下,當天,永嘉太守便直接投降,打開城門。

  這就不好玩了,甘祖得到消息的那一天,氣的差點吐血。你怕什么?。坑植皇亲屇銈兂鋈ゴ?,防守都做不到嗎?竟然直接投降了。

  其實他不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軍隊都是像他的麾下一樣。

  有一種兵,他們欺壓百姓,甚至燒殺搶掠,打仗的時候跑得比敵軍還快,而且還會帶來惡劣的后果。許多人都是,見前面的跑了,以為不行了,所以也跑了,于是乎,出現(xiàn)了一幅畫面,幾千人一起跑。

  這種人,稱之為兵.痞。

  進城之后,對于這些人吳承宗就是一個字,滾。

  然后他來到了自己原本的家。

  十年了,他終于又回來了,從此以后,他將以這里為大本營,向他的敵人,晉帝國,討回公道!

   5月24日,吳承宗經(jīng)過三天的挑選,將自己的軍隊人數(shù)增加到了三千五百余。

  然后他開始準備了,等待著他的敵人甘祖的到來,這一天不會太久。

   5月26日,晉將甘祖率領他在周邊搜刮的大軍共計兩千三百,兵臨城下,圍永嘉。

  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那一天,他并不知道永嘉的起義軍人數(shù)已經(jīng)大大的超越了他,歷史上都沒有幾個人敢以少圍多,而且還是城池的,他算得上是一個異類。

  不過甘祖雖然不清楚吳承宗軍有多少人,但不糊涂,對方保守估計有三千,他圍城只是為了摸清楚情況。

   5月27日晚,當甘祖清楚,吳承宗軍有三千五百的時候,果斷的下了一個命令,撤。

  相反,吳承宗之所以也不動,是因為他也不清楚甘祖有多少人,看到他退,才明白,對方也不占優(yōu)勢,否則不會連夜跑路。

  當天晚上,吳承宗下令,全部人準備,明日出擊,擊潰晉軍!

   5月28日,早晨,雙方五千多人的命運將在這一天被決定,這天早上,吳承宗站在高臺,大聲說了一句話。

  “替天行道,伐暴晉!今日,不成功,承宗愿與諸君身死!”

  “出城!戰(zhàn)晉軍!”

  大軍行動,吳承宗兵分三路,此時的他,已經(jīng)探明了,甘祖大軍全部在永嘉正門前五里地。每次看到這里,我都是不由得感嘆,甘祖實在是厲害,難怪后來歸順吳承宗之后可以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

  永嘉縣正前方,是一片平原,如果說吳承宗想攻擊他們,就需要光明正大的打,而此時,這一支起義軍戰(zhàn)斗力還不至于能和晉軍打,甘祖手下的人并不是混子兵,他們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第一路,吳承宗軍一千,由他本人帶領,正面向著甘祖大本營而去。

  第二路,一千五百人,由吳承名率領,攻擊晉軍左翼。

  第三路,五百人,由吳小寧帶領,攻擊晉軍右翼。

  一共三千人,包圍了甘祖。

  如果說是以表面上的情況來看,吳承宗的舉動無異于以卵擊石。

  但是這里卻有一個對于晉軍來說致命的危險。

  在永嘉,吳承宗遇見了一個老相識,叫做張珉,這個人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給起義軍提供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城內(nèi)竟然有一批全新的弓箭弓弩以及武器鎧甲!

  這玩意可不得了啊,原本武器簡陋的起義軍瞬間鳥槍換炮,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些東西是孫恩打算謀反用的?。▽O恩是誰可以百度。)

  有了這些東西,達到的效果實在是超越了吳承宗的預想。

  毫不知情的甘祖看著眼前的起義軍向著他來的那一刻,就已經(jīng)認定,他贏了。

  但是當他的精銳拔刀而出的時候,還沒有來得及動手,三個方向,密密麻麻的弓箭便布天蓋地而來。

  甘祖蒙了,主營瞬間混亂,所以他只能下令,跑。

  這也不能說甘祖大意,誰知道前面一直在丟盔棄甲的起義軍瞬間裝備精良起來了!?甘祖還以為吳承宗是想和他短兵相接才拉近距離,而他對于自己的部下很有信心,所以就讓敵人靠近。

  很快,看著甘祖崩潰的軍隊,吳承宗大喜!前前后后斬殺晉軍一千一百人,縮小雙方距離,然后短兵相接。

  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良品質,痛打落水狗。

  大軍混亂之下,甘祖只能聚齊三百人,但是吳承名直接帶著自己的騎兵進攻,想碾碎他們。

  晉軍一路跑,吳承宗軍一路打,甘祖連想死的心都有了。

  截止5月29日,晉軍陣亡一千三百余人,剩下的也潰不成軍,甘祖被抓,吳承宗大獲全勝,損失人數(shù)不過五百。

  史稱“永嘉定戰(zhàn)”,自此,永嘉縣成為了吳承宗軍的大本營,第一個據(jù)點,而吳承宗手中握著的臨海,成為了一道北方防線,真正的展開了一場反晉的戰(zhàn)斗。

  從4月29日到5月29日,整整一個月,這場戰(zhàn)爭才結束了,而從六月份開始,他便下令,訓練水軍,騎兵,并且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接下來,一場更加劇烈的暴風雨即將來臨。

 ?。ū緯儗偬摌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