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軍戶
“令尊真是有遠見。不過,他們這二十多年里,就一直呆在洛陽?”
惜卿總覺得這應(yīng)該是小說里才會出現(xiàn)的情節(jié)。
“說來慚愧,我對此也是知之甚少,今天特地召了一批過來,就是想看看他們的水準如何?!?p> 雖然景麟鳴說的謙虛,但是從他的語氣中,完全可以聽出他對這些人的滿意來。
“我父親當年隨燕王來洛陽時,瞧著這地方不錯,特意向燕王求了恩典,希望他能給他手下近萬親兵一個洛陽軍戶的身份,燕王答應(yīng)了父親的請求,于是這些人就在這里落地成家了。”
景袤將軍是什么神仙領(lǐng)導啊,打完仗還管上戶口?而且還是軍戶,不用交賦稅的戶口,這也太體貼了吧。
之前惜卿還覺得這位景袤將軍應(yīng)該是文化水平不咋滴,因為種種跡象表明,他應(yīng)該就是普通漢人農(nóng)民的出身,不然不會以底層士兵的身份去對抗北燕侵略軍。
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說法可不是夸張,但凡能干點別的,誰都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這個時候的戶口是按一家一戶來的,而且除了普通農(nóng)戶之外,還有隸戶、軍戶、營戶、府戶、綾羅戶、樂戶等等,其中軍戶與府戶算得上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了,除了一些需要負責屯田種糧之外,大部分是還是免租調(diào)的,其實惜卿也搞不大懂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大概是一個在邊疆、一個在中央?
近萬親兵成了洛陽軍戶,相應(yīng)的也會分到不少土地、帶來不少邊疆移民,雖然惜卿天天抱怨不用交稅的僧人,但是對于同樣不用交稅的士兵,倒是沒什么意見。
倒不是她雙標,實在是因為僧人的獨立性太大了。
即使有昭玄寺這么一個負責管理僧人的僧官機構(gòu),但他們本質(zhì)上仍然不算是直接歸朝廷管理的那一類,因為人家信佛,自然覺得佛才是他們的領(lǐng)導,哪怕是皇帝,也高不過他們廟里供著的佛像。
如果惜卿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話,那她閑著沒事估計也會拜拜佛祈個福什么的,壓根不會覺不出什么不對勁來,但她作為一名上輩子接受過義務(wù)教育、這輩子在朝廷里負責日常行政事務(wù)的“高”學歷官員,實在是很難不對他們提高警惕。
學校老師怎么教的來著?無論什么宗教,都得先擁護黨的領(lǐng)導。
可問題是,大胤不但沒有黨,皇帝還跟著一起信佛,雖然不至于要到出家的地步,但是帶著全國一起信佛,讓一大堆人不事生產(chǎn),也挺過分的了。
所以就顯現(xiàn)出這些軍戶不一樣的地方了,雖然他們名義上是士兵,但是要是分給他們幾畝地讓他們自給自足,那他們一定安安分分的不惹事,畢竟自己有地還不用交糧,只要肯下力,總能吃上飯,還不用擔心會出現(xiàn)軍隊里克扣糧食的情況。
至于朝廷,那更是美哉,本來就還有那么多的無主荒地,養(yǎng)軍隊還那么費糧食,一人分一塊地讓他們自己去負責自己的口糧,等打仗了再把他們征集起來,反正都有相關(guān)部門來記載這些人的身份,不怕叫不齊人。
有點《花木蘭》里“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那意思了。
等等,《花木蘭》好像就是北朝民歌,大胤雖然是平行時空,但按歷史發(fā)展進程來看,大概與這個北朝處在同一時期,所以還挺巧的。
惜卿覺得大胤真是越來越像一個真實存在的時空了,盡管自己從來沒在歷史書上見到過它。
景麟鳴看惜卿一臉崇拜的表情,也忍不住有些得意。
他是訓過兵的人,知道什么樣的兵才是好兵。
現(xiàn)在站在自己眼前的這些人,單看體型就知道他們已非尋常之輩,恐怕在耕種之余,沒少操練過兵器。
而且看年齡,大都與自己相仿,恐怕正像父親當年所設(shè)想的那樣,他帶出來的這些親兵,在洛陽安頓下來后相繼娶妻生子,雖然過著安寧的生活,但卻從未忘記自己的職責。
于是就有了出現(xiàn)在自己眼前的這些人。
“后來父親離開洛陽時,也沒有把這些人帶走。七年前再回洛陽時,他曾有意去城東南處探尋一下這些當年的老部下,發(fā)現(xiàn)他們過的比父親想象中還要好,當年燕王分給他們的那些地多為無主荒田,十六年過去了,這些地已經(jīng)被他們改造成了上好的墾田,想必他們早已過上吃穿不愁的生活了。”
景麟鳴突然想起父親在恒州推行屯田制的那些日子。
恒州不比洛陽,洛陽的荒田在五胡亂華之前,大都是有主的田地,且洛陽氣候溫暖濕潤,本就適宜耕種,即使是荒地,開墾起來也費不了多少心血。
可恒州氣溫低不說,還極易干旱,西北方向就是沙漠,能靠耕種自給自足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若是還打算僅憑一州之力,攢下對柔然征戰(zhàn)的糧草,就實在是有些癡心妄想了。
但是父親最后還是做到了,連他自己都覺得這簡直是一個奇跡。
“所以主公讓他們過來,是為了……?”
惜卿覺得這才是自己最應(yīng)該關(guān)心的,畢竟城門口還堵著這么多的流民呢。
景麟鳴聽她這樣問,又起了幾分嘲弄的心思,輕哼一聲,有些嫌棄的打量了她一眼,漫不經(jīng)心的說道:“我可不想某些人,一看到流民沒吃上飯,這就急的要去搶官糧,完全不考慮這中間的其他步驟,我倒是很想問問你,有沒有考慮過怎么把太倉的糧食運出來,又該運多少,讓誰來負責……嗯?”
惜卿這下是真的無話可說了。
唉,慚愧慚愧,她雖然自詡基層官員,但卻從沒深入過基層,雖然她也負責過調(diào)運糧食的文書,可那大都是按照各州長官的要求,擬定相應(yīng)的數(shù)額,謄寫出規(guī)范的文書,通過其他官員的審核后,再寄送出去。
至于接下來更細致的流程該怎么走,她還真沒考慮過。
“主公英明,在下實在是佩服?!?p> 惜卿被他懟得心服口服,這話自然也是再誠懇不過。
所以景麟鳴的意思是,讓這些有軍戶身份的士兵來負責運糧和安置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