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開局忽悠董卓登基

第六十六章?收服強人

開局忽悠董卓登基 董卓家父 2181 2021-03-27 21:46:29

    看著自己脖子前面的小枝,公孫瓚不得不承認,的確是自己輸了。

  他用力地握緊雙手,然后又無力地松開,認命地說道:“我輸了,是殺是剮,隨你便!”

  董春當然不會殺公孫瓚了。

  他是多么好的一個活廣告,董春豈能暴殄天物,就將他這么殺了。

  董春揮揮手,自有士兵上前將公孫瓚押解下去。

  而那些還活著的素衣騎軍,面對此情此景,也只能選擇投降。

  襄平這座大城,最終就這么落入了董春之手。

  襄平城,太守府。

  今日的太守府可謂是張燈結(jié)彩,喜氣洋洋。皆因為公孫度上任遼東太守,所以在這里舉辦宴會,宴請諸人。

  “恭喜公孫將軍了,從今日起,您就是下一任的遼東太守了?!案鞣絼萘Χ寂沙龃碣R喜。

  這太守府的布置,公孫度并沒有改變多少。

  因為他和公孫瓚都姓公孫的緣故,所以太守府里的裝飾并沒有改變太多。

  而公孫度也深知,他能有今天這樣的局面是來自于誰.

  所以當所有來參加宴會的賓客都到位之后,公孫度首先說的卻是感謝太子董春的華語。

  聽到公孫度說出的這句話,臺下參會的各方勢力的代表都露出了尊敬的神情來。

  這也由不得他們不表示尊敬,因為董春毫無疑問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先是在虎牢關(guān)前,擊敗了由十八路諸侯聯(lián)軍所組成的聯(lián)盟。

  緊接著又掃平了盤踞在洛陽城外的復漢軍。

  再接下來,兵鋒直指漁陽高家和渤海張家這兩大世家大族。

  最后,又親自率領三千西涼鐵騎并其他軍隊,在遼東本地招募遼民擊敗了公孫瓚。

  這樣的功績不得不讓人感到欽佩與信服。

  原先在這些地方勢力眼里看來是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可能垮臺的大華朝廷一下子變得穩(wěn)如泰山起來。

  他們將自己的位置擺正,并且紛紛向董春討好。

  公孫度這幾天來收到了多少的禮物,那么董春收到的只會更多,恐怕要超出十倍百倍。

  在場諸人中,如果說有唯一不開心的,那么只能是公孫瓚本人了。

  他也知道這場宴會上自己的身份尷尬異常,所以主動選擇坐到了最偏僻的角落去。

  也許別人會無視公孫瓚,但董春并不會。

  所謂士可殺不可辱,董春留公孫瓚一命,并不是單純的想要取笑他來為自己增加優(yōu)越感。

  這其中的門門道道,華雄并不清楚。

  他只知道太子殿下留公孫瓚一命,似乎是多此一舉。

  既然已經(jīng)擊敗了公孫瓚,為何還要費力不討好的留下他一命?

  難道不怕公孫瓚哪一天卷土重來嗎?

  昔日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放了劉邦一馬,結(jié)果沒過幾年就被劉邦的漢軍所打敗。

  在華雄看來,公孫瓚雖然比不上劉邦,但若是留著他,遼東之地恐怕還會有反復。

  只是華雄不清楚這其中的緣由,高順卻明白的很。

  太子殿下平定遼東之后,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預防公孫度成為類似公孫瓚的人,將來再度反叛朝廷。

  如果殺了公孫瓚的話,那么就相當于給公孫度去除了枷鎖。

  天高皇帝遠,公孫度待在遼東這塊地方,也許過了十幾年又會擁兵自重。

  而留了公孫瓚一命,那就相當于時時刻刻提醒公孫度不要亂來,否則自己手里還有一張能徹底顛覆你的王牌。

  當然高順這一層只想到了第一個較淺顯的目的。

  第二個目的他也沒有解讀出來。

  “罪人公孫瓚見過太子殿下?!跋迤匠翘馗幸惶庫o室之內(nèi)。公孫瓚如此對董春說道。

  董春在這里秘密接見公孫瓚的原因只有一個:

  “公孫瓚你可想復起?“

  這處靜室之中只有公孫瓚和董春兩個人。

  他本以為董春這是來殺死自己的,沒想到聽到的卻是詢問自己要不要復起。

  “太子殿下就不要再開玩笑了?!?p>  公孫瓚的話語很平靜,他認為董春這是在戲弄自己。

  “我乃戴罪之身,就算想要復起,也沒有人會允許的?!?p>  “哈哈哈“董春笑著搖搖頭:

  “對別人來說,要想讓你復起恐怕是很難的?!?p>  “但是對我來說,這卻易如反掌?!?p>  “實話告訴你吧,我身為大華朝廷的太子,其權(quán)力是無限的?!?p>  “你的生殺欲多都在我一念之間?!?p>  公孫瓚話聽到這里,這才知道董春似乎并不是在開玩笑。

  他正色道:“既然太子殿下想讓我再度出山,那么又是想讓我對付誰呢?“

  董春看著公孫瓚的雙眼,淡淡地說出了兩個字:“袁紹!“

  也就是先前虎牢關(guān)下十八路諸侯聯(lián)軍的盟主。

  自從袁紹離去之后,他就回到了汝南老家,一直在招兵買馬。

  先前華雄和李業(yè)運送糧草到遼東來時,曾經(jīng)向董春匯報過這么一個消息。

  那就是袁紹磨刀霍霍,枕戈待旦,意圖攻取河北。

  要知道河北才剛剛被董春安定下來。

  袁紹若是發(fā)兵河北,那董春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就通通做空。

  甚至漁陽高家和渤海張家會再度反叛也說不定。

  況且袁紹和袁術(shù)是兄弟關(guān)系,就算袁紹袁術(shù)這兩兄弟不合,但袁術(shù)終究是袁家人。

  正所謂兔死狐悲,袁術(shù)被董春打擊的只剩一個孤家寡人,這一切都被袁紹看在眼中。

  所以當袁紹回去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買馬來對付董春。

  這也就是要用到公孫瓚的地方了。

  無論公孫瓚此時情況如何,畢竟他之前是堂堂遼東太守十八路諸侯之一。

  如果公孫瓚進入董春陣營的話,對袁紹這個前十八路諸侯聯(lián)軍盟主的身份,無疑是一種重大的打擊。

  天下人不會去分辨這其中的門道,只會想連曾經(jīng)的盟友都背叛了袁紹,那么袁紹面對董春的攻擊又能撐幾天呢?

  公孫瓚也是人杰,一下子就想通了其中的關(guān)鍵。

  按照常理來說,投降董春對董春是巨大的利好,公孫瓚不應該這么做。

  但是另一方面,公孫瓚自己內(nèi)心卻也十分不甘。

  自己尚且年輕,難道就真的要將性命白白送在這里?

  人都說活著才有未來,倘若自己在這里死了以后,史書之上留下的又是怎樣的名聲?

  這種理想與信念同現(xiàn)實交鋒的狀況,讓公孫瓚腦袋昏脹。

  “公孫將軍難道還沒有考慮好嗎?如果是不肯的話,那么也不能怪我心狠手辣了?!?p>  董春的這番話在公孫瓚聽來,猶如妖魔的耳語一般。

  最終他下定決心:“臣,公孫瓚愿為大華朝廷效忠,愿為太子殿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