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言官上書,不敬生母?
德妃,便是康寧的生母。
德妃出身與鎮(zhèn)國公府,她進宮的時候,鎮(zhèn)國公府已經逐漸衰弱了。
可以說德妃入宮,是鎮(zhèn)國公府江氏一族最后的機會,還好德妃受寵,也讓鎮(zhèn)國公府不至于退出雍城世家之列。
看到眼前這個人,康寧無視,就相當于面前沒有人一般,連招呼都沒打。
“快點,本宮還要去太后宮中,別耽誤了時辰?!?p> 康寧看到德妃,就壓不住自己的火氣,此時就沖著那些抬轎子的奴才大喊。
德妃所居住的宮殿里御花園很近,聽到康寧要去太后宮中的時候,就急忙來御花園這條必經之路等著了。
她許久都未曾見到康寧了,每次除了家宴便看不到康寧的影子,即便是康寧進宮也不會主動來看她。
看到康寧要走,德妃身邊伺候的嬤嬤立馬讓人攔著。
“鸞兒、鸞兒”,德妃在那里喊著。
宮女們把路給堵了,也過不去。
康寧心中直冒火,但還是讓轎子停下來了。
“你想要干什么?”語氣非常不耐煩,德妃為了見到她也常常使各種手段,但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的。
德妃與康寧之間的關系不太好,這是宮中人人都知道的。
別人只當是康寧從下沒在德妃身邊,母女情分淡薄,但這背后還有些其他原因,一些從未說出口過的。
“鸞兒,許久為看到你了,母妃只是想見見你。”
看著康寧的臉,德妃小心翼翼的說,生怕惹她不高興。
“那你看到了,我可以走了吧?!?p> 康寧也沒什么想要和德妃說的,她現(xiàn)在只想離開這個地方,每次看到德妃就會讓她心情煩躁。
幼時,挨打、生病都希望德妃能來陪自己,但是一次次都是失望,后來她就習慣了沒有母親在身邊的日子。
看到康寧轉身就要走,德妃想要拉住了康寧的衣袖,但是被康寧躲過去了。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真是搞不懂,面前這個人想要干什么,每次都是,讓人厭煩。
此時的康寧公主樓玉鸞,像是一個叛逆期的孩子,總是不耐煩。
每次見到德妃,叛逆期的康寧公主就會出現(xiàn)。
“你生辰要到了,你有什么想要的,母妃都會給你找來?!?p> 德妃對康寧是有愧的,當年為了鎮(zhèn)國公府入了宮,有了孩子后滿心以為是個皇子,結果生出來是個公主,太失望了。
所以康寧出身以后,她從來沒有抱,在她有懷孕的時候,以無力照看為由把康寧送到了另一個妃子那里養(yǎng)。
那時康寧也才三歲,兜兜轉轉在幾個人宮里都呆過,后來才到了皇后那里。
當時德妃因為剛出生的小兒子,忽視了康寧這個女兒,便是康寧受欺負也做事不理。
當時她還不是德妃,只是九嬪之一,還利用樓玉鸞這個親生女兒扳倒了另一個寵妃。
生母冷落忽視、被人欺負、寄人籬下,這是康寧公主樓玉鸞的整個童年。
所以這些年,康寧總是不想見到她,每次見到就會想起那段過往。
“不需要你送什么,只要你別出現(xiàn)在我眼前就行?!?p> 說完,康寧就回到轎子上,讓抬轎子的人走快點,就像背后有什么臟東西在追一樣。
“鸞兒”,德妃大吼了一聲。果然,她想與康寧親近親近,可這孩子總是不肯給她機會。
“娘娘,回吧”德妃身邊伺候的人勸她回去。
御花園人來人往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怕是明早請安的時候,那些妃嬪又開始嘲諷了。
德妃哪里肯聽,她就站在原地,淚眼汪汪的看著康寧里去的方向,一動不動的。
御花園人來人往,許多人都看到了,相信沒過多久滿宮都知道康寧公主又不愿意間德妃的消息了。
很多人都在罵康寧,說她不敬生母。
孝字當頭,便因這件事不知有多少言官都上書批判過康寧公主。
康寧現(xiàn)在只覺得頭疼,今日這事一旦傳出去,怕是又要被那些人指著鼻子罵了。
雖然說過去說過來就是那幾句,但是也聽煩了。
幼時的不幸,讓她難以忘記。
果不其然,這件日不出半日,滿宮的人都知道了,連宮外的人都聽到了消息。
第二天,那些言官又開始上書,向顯慶帝狀告康寧公主不敬生母,滔滔不絕的,非要治康寧公主一個大不敬。
顯慶帝也是習慣了,至于言官說的那些,他也沒看奏疏,當皇帝這么多年,他還是知道這些說什么的。
況且,康寧和德妃之間的情況,顯慶帝很早以前就知道,但是一直都擺手不管。
就算他對德妃有幾分寵愛,但德妃的背后是鎮(zhèn)國公府。
雖然這些年鎮(zhèn)國公府開始走向末路,但是憑江家在武將心中的威名,還是不容小覷的。
而且德妃膝下有皇子,江家在武將中有人脈,康寧又是一個聰明人,若是她要扶持自己的兄弟上位,也不是不能。
不得不說,坐上帝位的人,有幾個心思簡單的。
就顯慶帝這個人,在他的子女出生長大成人后,就算有幾分疼愛,但背后也會有算計。
就算是明面上也十分受寵的玉瑤公主,一旦有利益需求,顯慶帝也會把這個女兒推出去。
言官的奏折一封封的,呈給顯慶帝,但是遲遲沒有回音。
但不知道為何,這些言官們還是持續(xù)不斷的上書。
而且不僅僅是抨擊康寧公主不敬生母的罪名,還說她不敬長輩,巴拉巴拉的一大串罪名。
竟然把之前永安侯府老夫人過壽之事給擺了出來,不斷念叨。
不管當時康寧公主為何沒去,就連平日里都不怎么去看婆家長輩的行為,就給人不少談資。
這顯而易見的是,背后有人在針對康寧公主,想把她拉下水。
那些言官不要命似的不斷上書,鬧得滿城風雨,康寧又怎會不知呢。
“去給本宮查清楚,背后有哪些人在煽風點火,本宮倒想要看看他們究竟想要做什么?!?p> 康寧公主身邊有培養(yǎng)自己的暗衛(wèi),但是一般不會輕易出動,因此她也只是叫侍衛(wèi)長去探查。
這鹽鐵一事剛停手,就有人伸手觸犯到她頭上,這膽子還真不小。
那些言官敢這樣不斷的彈劾她,背后肯定有人在支持。
背后究竟有哪些人參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