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現(xiàn)在幾點了?》引子
金碧輝煌的紫禁城,是這座城的中心。
緊挨著繞行幾座灰色雄偉城樓的道路,就是最先開通于一九九二年的二環(huán)路。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三環(huán)路一九九九年全線貫通;
四環(huán)路二零零一年通車;
五環(huán)路二零零三年通車;
六環(huán)路二零零九年通車;
七環(huán)路,也已于二零一五年通車。
環(huán)線道路,依次開通。
假如你有能夠飛天俯瞰這座城的本領(lǐng),或者有足夠的想象力。一定可以看到這些巨大的環(huán)路,如同水面漾起的漣漪一樣,一圈一圈地向外延伸。
紫禁城,如同上天安放于這些漣漪核心的金色水滴,光芒四射。
漣漪一般的環(huán)路,以及環(huán)路之間的縱橫道路,就是或者溝通紫禁城,或者從紫禁城向外輻射開去的,長短寬窄不等的道路。密如蛛網(wǎng)。
密如蛛網(wǎng)的道路,連接著萬方。
有人開玩笑說“未來八環(huán)、九環(huán)……開通,南北東西就都連在了一起,世界從此變得更為緊密。”
的確有可能。但能將世界變得真正緊密的,不是環(huán)路,是人心。
再遠的路,只要一心堅持走,一定可以到達。而如果沒有信念,寸步不想移動。
走那么遠的路,肯定是為了達成自己的心愿。比如為了實現(xiàn)某個特別的愿望,為了找到某個人,或者兼而有之。
但是走再遠的路,如果不能與路遇,甚至不能與在路中央或者路盡頭等著自己的人相逢一笑。那么,這樣的路,永遠是寂寞的。找不到那個人,你的世界,仍舊是你一個人的世界。
不為找到那個人。行走在這路上,也就少了很多精彩。倒也不能都這樣說,因為那個人的精彩少了,這個人的精彩一定會頂替過來。
那個人的精彩,可以被這個人頂替嗎?
應該可以。孟浩就曾在糾結(jié)中,得到釋然的歡愉。
孟浩經(jīng)歷了什么?
孟浩自從出生在這座城里,也就在潛移默化之中,見證了這座城的變化和自己的成長變化。
環(huán)路多了,小巷少了;汽車多了,自行車少了;樓房多了,平房少了;出行的人多了,擠在公交站的人卻少了;用手機的多了,打電話的卻少了;酒喝得多了,酒話卻少了;錢多了,欣慰卻少了……。
這是孟浩眼中真實世界的變化,心里的當然還有:經(jīng)歷的多了,驚喜的少了;對話的人多了,能笑談的卻少了;無奈多了,無憂,似乎已經(jīng)沒有了。
他面對紅塵萬丈的大千世界時,也是在這座城中日復一日,一圈一圈地繞行著。
他的目的,是為了使平凡的生活能夠多一些精彩。即便繞了多年,其實他還是很平凡。
至于找到某個人,孟浩早已不作此想。雖然真的找起來,應該并不難。
朝朝暮暮的平凡生活的磨礪,孟浩與平凡的人一樣,每天都會抱有許多希望,每天都會經(jīng)歷一些無奈。
路燈每晚照亮這座城,一直到第二天朝陽升起后再熄滅。
如果只是看這路燈的點亮或者熄滅,難免有些枯燥乏味。
孟浩呆看路燈桔黃色的光暈時,也會這樣想,和想到自己的平凡生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