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共王三年,即公元前五八八年
春,晉國聯(lián)合魯國、宋國、衛(wèi)國攻打鄭國,諸侯聯(lián)軍駐扎在伯牛,這是為了討伐邲之戰(zhàn)中鄭國對晉國有二心,于是就從東邊攻打鄭國。
鄭國人率師抵御諸侯聯(lián)軍,在丘輿擊敗諸侯聯(lián)軍。鄭國人因此前往楚國獻捷。
夏,鄭國人攻打許國,這是因為許國依仗楚國而不事奉鄭國。
晉國人打算以公子榖臣與連尹襄老的尸體來換回智瑩。當時智瑩的父親荀首已經(jīng)是中軍佐,楚國人因此同意了晉國人的請求。
楚共王送別智瑩,對智瑩說,您恐怕很怨恨哦我吧?
智瑩回答,兩國交戰(zhàn),下臣沒有才能,不能勝任職責,所以做了俘虜。楚國執(zhí)事沒有用我的血來祭鼓,而讓我歸國受戮,這是君王的恩惠。下臣實在沒有才能,又敢怨恨誰呢?
楚共王又說,那么感激我嗎?
智瑩回答,兩國為自己的國家打算,希望能夠讓民眾安定,各自抑止自己的憤怒,來求得相互原諒,兩邊都釋放被囚的俘虜,來結(jié)成友好。兩國友好,下臣不曾謀劃,又敢感激誰呢?
楚共王再問,您回去之后,將用什么來報答我?
智瑩回答,下臣既不怨恨,君王也不值得感恩,沒有怨恨,沒有恩德,就不知道該報答什么。
楚共王則表示,盡管如此,還是將你的想法告訴我。
智瑩回答,承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夠帶著這身骨頭回到晉國,我國國君如果加以誅戮,死且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賜給您的外臣首。首向我君請求,把下臣殺戮在自己的宗廟之中,死且不朽。如果得不到我君誅戮的命令,而讓下臣繼承宗子的地位,按照次序承擔晉國的國事,率領(lǐng)偏師來守衛(wèi)邊疆,即使碰上了楚國的執(zhí)事,也不敢違背利義回避。必然竭盡全力以至于死,沒有二心,來盡到為臣的職責,這就是所報答于君王的。
楚莊王因此表示,晉國是不可以與它相爭的。
于是,楚國人變加重對智瑩的禮遇而放他回國。
楚共王此舉似成王,而少君王之氣度,智瑩非重耳,人微言輕,身在楚國,又不可許晉國之事,故只能重兩國而輕己身。共王一再逼迫,智瑩不得已只能動之以情,言生死非其所能預(yù)料,為臣自當竭力盡責。
楚國雖有霸業(yè),無霸主之象也,不可與齊、晉相比。共王身居王位,而無王之威儀,此為楚國之患也。智瑩聰慧可見一般,可為晉國之后也。
秋,魯國人包圍棘地,占取汶陽之田。棘地人不服從,魯國人因此包圍棘地。
晉國聯(lián)合衛(wèi)國攻打廧咎如,討伐赤狄的殘余。廧咎如潰敗。
十二月,晉國作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