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襄公十一年,即公元前五六二年,春季,魯國季武子打算作三軍。
魯國本只有兩軍的編制,因為周禮規(guī)定,天子作六軍,大國作三軍,次國作兩軍,小國作一軍。
魯國當時是次國,便只有兩軍,這兩軍歸屬于國君,由執(zhí)政大臣掌管。
季文子死后,魯國的執(zhí)政就由三桓輪流擔任,權力基本集中在了三家手里。
當大臣當到了這個地步,也可以算是到了框架內的頂點。
但往往也就是到了這種時候,人們會向著限制之外,本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伸手。
只因為足夠誘人,也很容易。
季武子提出作三軍,增設中軍,由三桓每家分得一軍。
叔孫穆子便表示,馬上就要輪到你執(zhí)政了,你恐怕辦不好這件事。
季武子卻沒有在意,仍然堅持。
叔孫穆子于是說,那么就結盟吧。
于是,三桓在魯僖公宗廟前訂立盟約,在五父之衢盟誓。
正月,季武子作三軍,三桓各得其一,對其進行征稅。
在分封制的基礎上,魯國的封地和民眾屬于國君和各階層的貴族大夫,三桓各有其封邑和民眾,自有征賦。
如今作三軍,雖已歸為三桓之私軍,但名為魯國之三軍,便是對屬于魯國國君封地上的民眾進行征稅,將歸屬于魯襄公的民眾分成三份,納歸三家。
作三軍為制,歸三家私用,再以軍制分國君之民,取其征賦(征役和賦稅)。
三桓原本各有私軍,如今作三軍,便將原來的私軍并入三軍。
三軍之制,每家需要出一人,季氏卻將所有人都納入自家,加入的人,就不需要再交國君的征賦,如果不加入,則以雙倍之數量征賦,于是,季氏所分之民皆入季氏。
叔孫氏取其子弟納之,父兄則依舊歸魯襄公。孟氏在叔孫氏的基礎上取一半,也就是所分的四分之一,其余征賦歸魯襄公。
這些都是三桓在結盟的時候就定好的。
所以,原本歸屬于的魯襄公的民眾,分為十二份,季氏取四,叔孫氏取二,孟氏取一,魯襄公只剩下了五。
三桓得三軍,又取了魯襄公十二分之七的征賦,三桓愈發(fā)勢大,魯國公室愈發(fā)卑微。
這一年,鄭國因為想要徹底順服晉國,向宋國挑釁,希望晉國來討伐自己,等到晉國走后,楚國就出兵,鄭國因此順服,是希望晉國頃刻力來攻打,這樣楚國畏懼,他們就可以投向晉國。
于是,魯襄公兩次會合諸侯,攻打鄭國。
同年,秦、晉兩國在櫟地(鄭邑,今河南禹縣)交戰(zhàn),晉國大敗,史稱櫟之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