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多久,趙無憂就等到了回府高考的好消息。
這一天萬里晴空,空中碧波如洗,微涼的風吹過汗?jié)竦纳眢w,帶來一陣舒爽的涼意。所有人都直起身子認真聽著大喇叭里的通知:高考恢復了。
高考恢復了!
這幾個字跟有魔力似的鉆進了很多讀書人的耳朵里,煙花在耳邊綻開,微風訴說著喜悅。
知青們沸騰起來,也不管平時關系如何,這時候都抱著身邊的人喜極而泣。太不容易了,真是太不容易了,終于可以回家了。
無憂雖然早有心里準備,但這一刻仍是忍不住濕了眼眶,心臟像是有自己的意識似的,要跳出來,跳到半空去了。
她無法工作了,她想去看看澄碧的藍天,想去感受微風的吹拂,想讓汗水沾滿脊背,想有人搖著她的肩膀告訴她,這一切都是真的。
跑到門外,外面是蔥綠的山,蟬鳴不已,她深深呼吸著空氣,勉強安撫了那顆躁動的心。這才只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知青們不管是未婚的還是已婚的,心思都亂了,找書的找書,離婚的離婚,喜悅中也夾雜著悲苦。
怒罵聲,歡笑聲,抱怨、先知、攀談,很多情緒交織在一起,成為了很多人腦海里深刻的記憶。
村支書特許知青可以只上半天工,還有半天復習。這個時候即使是平日里干活最勤奮的人都放棄了工分,坐在桌前,懸梁刺股,立爭要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
無憂也更加認真地看書,甚至連吃飯、睡覺都要抱著本書。
村里都道:“這孩子看書都看魔怔了?!?p> 這一天趙無憂正背著書,診所來了一位大娘,趙無憂一邊看書,一邊問道:“您哪里不舒服?”
大娘道:“趙知青你不記得我了?”
趙無憂抬頭一看,正是曾經介紹自己嫁給李愛國的那位大娘。
大娘八卦道:“這李愛國家里鬧起來啦!”
鬧起來了?
趙無憂挑眉,并不感到驚訝,原身那輩子,李家也同樣鬧了一通,如今這樣也不稀奇。
大娘繼續(xù)道:“李家的知青媳婦要高考,李家死活不同意,就怕她跟大三子家那個一樣,跑了就不回來了,兩邊鬧得兇得很,聽說都動手了?!?p> 趙無憂笑了笑,“那結果呢?”
“結果?結果還鬧著唄。要我說,這還是李家媳婦的問題,都是做娘的了,還要折騰!好好的日子不過,要高考,自古也沒聽過女人去考試的......”
無憂道:“現(xiàn)在可不是古時候,偉人都說了,男女都一樣?!?p> 大娘突然意識到無憂也是要參加高考的女人,連忙打嘴道:“對對,男女都一樣。趙知青你可是個有本事的人?!?p> 送走大娘后,趙無憂的情緒不太高。大娘這種想法并不是個例,罐子溝大部分人都是這么認為的。
“女人讀書沒用”在這里就是個眾所周知的真命題。
無憂想到原身最終也是在所有人的反對下,放棄了高考,回歸家庭。
但家庭也沒有給她正向的反饋,夫妻離心,母子離心。
像原身這樣的悲劇又何止一例呢?很多婦女嘴上喊著“女人能頂半邊天”“女人都一樣”的口號,心里還是存著老思想,這都是素質教育不到位啊!
教育,趙無憂好像一下子被醍醐灌頂,原身的悲劇,原身兒子的涼薄,還有千千萬萬個跟李家一樣的悲劇,都是思想的問題。
若是人人都知道知識的重要性,都知道仁義禮信智,哪里還會有這些事情?
若是趙無憂生活在一個生活富足的地方,“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同樣的事情就會減少很多。
若是生活在一個人人能各盡其用的地方......
趙無憂一直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原身的疑問只要考上大學就能解決了,但考上大學之后呢?讓趙無憂的人生截止到這一刻嗎,自然是不行的。
無憂本想繼續(xù)走醫(yī)學的路,熟能生巧,這會是一條比較安穩(wěn)的路。
但現(xiàn)在趙無憂覺得教育比醫(yī)書要重要得多,哪怕只要有一個人知道了禮義廉恥,知道了知識興邦,這個國家的悲劇就能少發(fā)生一點。
更何況,她親眼看到過這里農民的淳樸,也看到過他們對女人的態(tài)度,對弱者的壓迫鄙視。
愚昧無知的人沾沾自喜,知道一點的自得驕傲,他們用自己的邏輯,用流言蜚語毀掉過很多人的希望。
這個地方好的時候恍若世外桃源,讓人滿心歡喜,惡的時候又像無邊地獄,使人毫無希望。
趙無憂有些理解,為什么有些有識之士會不惜性命去打破舊的牢籠了,因為這一刻她也是這么想的,哪怕終其一生,哪怕前面荊棘鋪路,也要去踏一遍。
7月,高考如期而至,無憂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了考場。
簡陋的考場像是隨便拼接而成,桌椅都是混雜著的,但沒有人嘲笑,每個人都專注于在那張泛著油墨味的卷子上寫上未來的希望,嚴肅的、虔誠的、敬畏地描繪著自己的未來。
幾天后,高考結束,穿著樸素的考生或興奮或沮喪,有的三兩成群,有的獨自一人,朝著門外走去。
陽光熱烈地照著,在空中形成明顯的光圈。
高考結束后,罐子溝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大家依舊干著繁重的農活,賺取自己將來的口糧。
如果忽略知青們時不時望眼欲穿的對著村口的眼神,那一切真的沒有什么不同。
“錄取通知書來了!”
一語激起千層浪,知青們向村口跑去,圍著郵遞員。
郵遞員報著名字,拿到通知書的高興得蹦起來,沒拿到的緊張地看著,恨不得鉆到快遞員的腦子里去看看,有沒有自己的名字。
趙無憂拿到了她的錄取通知書,正是她家鄉(xiāng)的學校:北城大學。
她開始收拾東西,一些被裝進背包,一些被扔到床上,留著送人。她的心里很平靜,未來已定,努力就夠了,不必去管途中的風雨。
將帶不走的東西分給周圍的鄰居,也順便得知了李愛國家的后續(xù)。
那個女知青果然跟原身一樣選擇了放棄高考,畢竟讓一個人去反抗一群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跟決心的。
趙無憂有些憐憫她,但做不了什么,只能告誡自己,要努力,早一點開始就能多拯救一些人。
回去的路上,趙無憂遇到了李愛國的媽媽。
李媽笑道:“哎呀,趙知青準備回去了吧!以后就是吃國家糧的大學生了,我當初就說趙知青肯定是個有本事的人,你看,這不就應驗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趙無憂笑著點點頭,從她身邊走過。李媽緊緊拉住趙無憂,攥得無憂的衣服都起了褶子。
李媽笑道:“趙知青啊,你那帶不走的書,能不能留給我家小孫子?讓他以后也跟你一樣出息,當個大學生?!?p> 趙無憂道:“等他考大學的時候用的書就跟我現(xiàn)在的不一樣了?!?p> 李媽擺手:“沒事沒事,都用得著?!?p> 趙無憂可有可無的同意了,回頭真將書分給了幾戶人家,若是真有人愿意翻開來看看,啟智開蒙那也是好事。
李媽目的達到,心滿意足,臨走前又道:“說起來我兒媳婦跟趙知青你一樣都是知青呢,要是她去考了沒準也能考上。”
這句話的語氣微妙極了,謙卑中藏著自傲,自得中夾雜著嫉妒、不以為然......趙無憂實在是分析不出她這語氣中的情緒。
她這樣做大概是想表現(xiàn)自家也是很厲害的,但趙無憂只會覺得她悲哀。
9月,趙無憂踏上了歸程,6年了,“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思鄉(xiāng)之情不絕,如今終于踏上故土,趙無憂卻感到陌生,原身對家的記憶已經很久遠,隔著兩輩子的時間,已經讓故鄉(xiāng)變他鄉(xiāng)了。
憑借著久遠的記憶,趙無憂找到了家。
她徑自上樓,樓道散發(fā)著破舊的氣息,墻皮脫落,露出裸露的墻面,有些臺階上還有一些奇怪的東西。趙無憂小心翼翼得避開,往上走。
趙無憂家住在三樓,狹窄的走廊越發(fā)擁堵,灶臺、洗碗池、洗衣服的、放拖把的、放鞋的,雜亂卻又有序。
一戶人家正在做魚,魚肉在油鍋里滋滋作響,傳來一陣香味,女人一邊翻動魚一邊炫耀道:“今天這魚買的可不容易,就剩最后一條了,邊上一個女的還在彎腰,我一把就抓了過來,這魚就歸我了?!?p> 鄰居:“那你今天可算撿著了,這魚真鮮,肯定是剛撈上來?!?p> 女人得意道:“待會給你送碗湯,你也嘗嘗鮮?!?p> 熱火朝天的氛圍中趙無憂格格不入,很快被人注意到。
女人問道:“這閨女哪家的,怎么沒見過?”
鄰居仔細看了一會,恍然大悟:“你是趙家的閨女吧?你爸媽在家呢,快進去吧......老趙,老趙,你閨女回來了!”
趙無憂感激過后進到屋子里,屋里基本沒變,就是家里添了兩口人:趙天理的媳婦跟他的孩子。趙爸趙媽看到閨女回來,連忙招呼著一起吃飯。
趙無憂問:“弟弟不在?”
趙媽道:“他陪他媳婦去娘家了。你怎么回來了?”
趙無憂道:“我考上了北城大學,回來上大學?!?p> 趙爸激動:“大學?好事啊,到時候爸陪你一起去報道?!?p> 趙媽小心地問:“你另一半呢?”
趙無憂一愣,“我沒結婚?!?p> 趙媽哭道:“你這孩子,不是讓你在那安個家的嘛,你這一個人幾年都是過的什么苦日子呀!”
趙無憂道:“不是一個人,還有其他知青一起。我在村診所工作,就是村里人有個小毛病來看看,其他時間都沒事,一點都不苦。”
趙媽又仔仔細細問了趙無憂在鄉(xiāng)下的情況,有女人在外面喊著“老趙家的!”
趙媽抹抹淚,打開門。女人端著碗道:“我送碗魚湯給你們添碗菜,你拿碗來裝吧?!?p> 趙爸拿著碗過來,女人麻利的把魚湯從一個碗里倒到另一個碗里,又拉著趙媽問道:“你家閨女不是說下鄉(xiāng)去了嗎,怎么回來了?”
趙媽道:“她考上大學了?!?p> 女人聲音都大了一度,“大學?這可真是出息了,我聽人說這大學可是有補貼的,出來還分配工作,以后你們可就不用愁了?!?p> 趙媽謙遜地擺擺手,女人又壓低聲音道:“你家閨女嫁人了嗎?我有個侄子,在國營廠工作,每個月除了工資還有福利,多少姑娘追著想嫁,他就是眼光高,學問低的都看不上。你看你家閨女要同意就見見?”
趙媽有些意動,最終還是道:“我問問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