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之中豆大的雨點噼啪落下,寺院內(nèi)的僧人們匆匆尋找地方避雨。這場雨下的很急,地面上很快就匯聚起了水流,絲絲縷縷的黑色煙霧蒸騰而起,彌漫在空氣之中。
“三藏,涇河龍王死了。”
隨緣看著從天而降的巨大虛影消失在眼前,呆呆的說道。
“三藏,涇河龍王死了?!?p> 隨緣重復道。
“嗯,涇河龍王已經(jīng)死了。”
三藏系統(tǒng)在意識里冒頭出聲。
一人一系統(tǒng)望著外面的狂風驟雨發(fā)起了呆。
“隨緣小師父,隨緣小師父?!?p> 隨緣回過神來,雙手合十宣了聲佛號。
“小僧知曉了。這就進宮去?!?p> 李世民又派了宦官傳召隨緣了。
“那就快走吧。外面馬車已經(jīng)備好了。”
老太監(jiān)喜笑顏開,伸手虛引。
“這雨下的真邪門兒,咱家出宮的時候還是艷陽天兒呢?!?p> 隨緣沒理會老太監(jiān)的嘀嘀咕咕,凈身后換上袈裟,跟著老太監(jiān)坐上了馬車。
這場暴雨讓原本熱鬧的長安街變成了一片鬼蜮,街道兩旁的商戶紛紛關(guān)門,往日擺攤的小販也消失不見,如織的行人更是不見蹤影。
馬車冒著雨搖搖晃晃地進了宮,這一次,去的不是花園后的宮苑,而是來到了李世民的后宮。
隨緣被老太監(jiān)領(lǐng)進了一座寬敞的宮殿后,人就退了出去,還貼心的為他關(guān)上了門。
宮殿關(guān)著門窗,彌散著檀香的香氣。李世民穿著常服坐在那里等候,臉色有些憔悴。
隨緣抿了抿唇,坐在了李世民對面,沒有出聲,而是默誦起了往生咒。
“隨緣,你說人真的有下一世嗎?真的存在陰曹地府嗎?”
李世民耐心的等到隨緣嘴唇頷動停止,這才開口問出聲。
隨緣看了一眼李世民,懶得搭理他,又有些奇怪。
這人為何放著那么多高僧不請,非要請我?
水陸法會的目的是不是也該變一變了?
“陛下,小僧相信是有的?!?p> 李世民起身撥弄了一下香爐,恭敬地點燃了幾支香,又回到原位坐下,這一次他的臉色有所緩和。
“你也給朕講講金剛經(jīng)吧?!?p> 隨緣雙手合十,從善如流。
“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祗樹給孤獨園……”
隨緣將了許久許久,講到云收雨歇,講到天黑掌燈,講到老太監(jiān)提示子時了,講到李世民再撐不住,這才在李世民的安排下,在一側(cè)的偏殿住下。
這一夜,隨緣沒有入睡,而是坐在燈下不斷默寫著金剛經(jīng),一直到天亮。
扇滅了燈火,想了想,隨緣將默寫的金剛經(jīng)收攏起來,揣進了懷里。推開門,朝著宮外走去。
昨天夜里說好的,天已經(jīng)黑了,他暫且在宮中宿下,等天一亮就走。
出家人不打誑語,說話算話。
出了宮,回到大慈恩寺,隨緣找到知客僧,稱自己偶有所悟,要閉關(guān)一段時間,研習佛法,等水陸大會那天再叫他。
知客僧口稱“恭喜”,含笑離開。
此后一連數(shù)天,隨緣一直閉門謝客,不曾出門。
不出門,就不知道那天從宮中出來后發(fā)生了什么,也就不知道李世民究竟去沒去過地府,更無從得知涇河龍王的冤魂是不是被地府差人一腳踹進了六道輪回。自然也就不知道水陸大會究竟還是不是為涇河龍王辦的。
一直到水陸大會召開這天,隨緣穿上袈裟,隨著大慈恩寺的僧人們一同出了門。
今日就是水陸大會召開的第一天,身上穿著的袈裟自然是最隆重的九衣。
佛門袈裟分為三種,分別為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即為五衣、七衣與九衣。三者合稱為“三衣”。也就是袈裟。這三種袈裟是每一個持戒僧伽都必須具備的衣著。
安陀會是僧眾在日常生活中所穿,郁多羅僧是在平常法會中所著,僧伽梨只有在大型法會時才會穿著。譬如現(xiàn)在的水陸大會。
佛門對衣著要求嚴格,三衣必須為不正色,不正色是相對應青、黃、赤、黑、白五正色所說,也就是說僧衣是不能有青黃赤黑白五種顏色的。一般來說,僧衣都會從若青、泥、木蘭三種顏色中選擇。其中若青就是近似青色的顏色,泥色為近黑色,木蘭色近似赤色。(反正我是沒見過青色的袈裟。最多的是若黑與木蘭二色。)
一群黑乎乎的人影天還沒亮就沿著山路下山,來到法會現(xiàn)場,等隨緣一行人來到的時候,法會已經(jīng)聚焦了大量的僧人。
水陸大會是朝廷出面舉行的,對于每一位參加的僧人都有嚴格的要求,隨緣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與左右僧人相互頷首示意后,寧心靜氣,安心等待起來。
整個法會現(xiàn)場以最中央為圓心,向外散開。
其他僧人陸陸續(xù)續(xù)趕到,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地等待著。
很快,伴隨著空氣中的檀香香氣,一著近赤色袈裟的僧人,手持錫杖,款款而來。
隨緣微微瞇起眼睛,沉心靜氣,心知這是玄奘已經(jīng)得了錦襕袈裟。
眼下他已經(jīng)不再去回想以前曾經(jīng)看過的西游記中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從他遇到的水陸大會請柬,以及袁守城為涇河龍王算卦來看,這個世界雖然是西游記的世界,但整個故事發(fā)展順序卻是一團亂,并不是按照他記憶中的西游記順序發(fā)展的。
很快,玄奘登上了最中央的法壇,鐘罄響徹天地,眾僧伽開始誦念經(jīng)文。
僧伽誦念的經(jīng)文順序早在水陸大會之前就已經(jīng)一一通知,并不會出現(xiàn)誦念錯亂的情況。
早前隨緣到場時曾粗略估計了一番,這場水陸大會參與人員大約有上千人。這還只是在法會中央的僧伽,而不算外面自愿參與的。
林林總總算下來,幾千人一同誦念經(jīng)文,即使聲音并不大,匯聚在一起,加上此地的擴音效果,也變成了響徹天地的聲梵音。
初時隨緣還有心思一邊隨著眾人誦念,一邊觀察四周,但隨著經(jīng)文誦念深入,他也情不自禁地沉入在其中。
此時的隨緣雙眸微合,雙手交疊虛握,雙腿交疊結(jié)跏趺坐,面容沉靜,雙唇頷動。
漸漸地,有些躁動的心沉寂下來,隨緣的思想也逐漸放空。此時的隨緣正處于一種玄妙的狀態(tài),思維當中一片空蕩,無物無我,偏生又知道自己在送念經(jīng)文。
冥冥之中,隨緣感受到有什么東西,自他心間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