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如瀾田園

完工

如瀾田園 飯團殺手 1709 2021-01-26 10:56:49

  如瀾把竹簍子插進飯鍋里,用鐵勺子在簍子里舀湯汁出來,舀到最后沒有了,她把飯盛起來放粗布里擠壓過濾。

  擠干的拌飯留起來還要做別的用。

  米飯鍋清洗干凈,把盛出來的米湯倒入鍋里大火開始熬煮,翻滾的湯汁慢慢開始變濃稠起來,鍋里也會時不時的飄出一股清香甜的味道。

  如瀾不停的攪拌稠糖汁,棕褐色的糖液變的粘稠不斷絲了,如瀾才讓停下灶洞的火。

  春桃眼睛睜的跟銅鈴一樣,因為長年吃不飽,人的面頰瘦的都凹陷了下去,她這幅吃驚的樣子,看的格外的猙獰。

  如瀾夾了幾個面果子放進勺子滾了一圈,透明的糖汁沾在面果子上格外的誘人,她又撒了幾粒芝麻在上面,甜香誘人的味道直讓看的幾人咽口水。

  奶奶您先嘗,如瀾夾了一個果子給馬老太。

  馬老太顫巍巍的接過放嘴里,哎呦!我的青天爺呀!你這丫頭咋還有這個手藝呢!春桃你快嘗嘗看,你可是學了一下午的,馬老太催促春桃也吃。

  春桃早就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動了,也顧不上手臟和燙,捏起一個就放嘴里,嬸子好吃呢,真香!真甜!

  如瀾遞了一個給黃秀芝,嬸娘你也吃。

  我也有?秀芝小聲的嘀咕。

  當然有了,如瀾給了她一個肯定的笑容。

  黃秀芝小心的把手舉到嘴角邊,甜的?聞著還這么香?她幾乎不敢相信,原來這就是甜的味道呀!

  瀾子你忙活了一下午就是熬糖嗎?春桃一臉喜色的問到。

  嬸子,糖有好多種類,我今天教你的這個是投入成本最少的一種,這是麥芽糖,你做這么一鍋出來夠你賣很久的。

  還有這面果子你不用炸長條的,費糖費芝麻的很。

  你把面團揉成這樣小小圓圓的一個炸好,然后淋點糖汁在上面滾滾勻凈了,芝麻撒開一點,這樣隨便沾點就行了,沒必要每個都沾滿。

  至于賣呢!你和棒槌叔先稱一份,在細數(shù)數(shù)一份有多少個,生意忙起來你抓一把大致看下就知道夠不夠了,馬上就過年了,但凡家里有點錢的,都會買點嘗嘗,也是你和棒槌叔立攤子的好機會。

  瞧瞧嬸子,這瀾子做生意真是天生的料子,她給她棒槌叔一切都打算好了。春桃笑中帶淚的跟馬老太說到。

  那是她叔子,瀾丫頭替他打算應該的,馬老太粗糙的手摸著春桃的頭。

  收收眼淚,今天你也學了一門手藝,瀾子家的井也完工了,這都是大喜事,我們娘幾個趕緊做吃的別耽誤了老爺們的事。

  好嘞嬸子,春桃擦擦眼淚,撈起盆里的兔子跟半只雞剁開了。

  馬老太讓她們在鍋屋忙,她出去整理給棒槌家東西,晚上小兩口回去一起就拉走了,瀾子說的對,趁著年關趕緊把攤子支棱起來。

  付叔謝謝您老費心了,我敬您老,馬老六紅著臉端著酒杯給付老頭敬酒。

  應該的,說來還要感謝瀾子的,她給出的主意讓我們老付家多了一層安全保障。

  桌子上你一杯我一杯的喝起來。

  春桃笑吟吟的端了一盤撒了芝麻的面果子來。

  你看看,你們還整果子干啥?付老頭一看送果子來,這東西多貴呀!

  付叔,付大哥,你們都吃吃看咋樣,春桃給了棒槌一個眼色,棒槌頓時領悟了含意,紅著眼睛非讓付家父子吃。

  付老頭吃了一個,香脆甜口不粘牙,這是哪家果子?做的真地道,街上那幾家他都吃過,沒有一家有這味道。

  付叔見過世面的都覺得好吃,看來我兄弟棒槌的生意穩(wěn)了。馬老六笑著恭維了一句。

  啥?這是棒槌做的?

  是的呢付叔,家里孩子多,學到一門手藝不容易。

  這生意做出來不錯,咱窮人又不懶,一家子起早貪黑的忙碌不就是養(yǎng)家糊口嗎?這都是憑真本事吃飯的,付老頭肯定的對棒槌說。

  今天井完工,老馬家給做的賀飯真實惠!窮是窮家,但是人家誠實,一盆紅燒兔子,一盆燉雞,一盤肉,一盤豆芽,黑頭米飯管飽。竟然還給上了一盤面果子!果子一般都是有錢人家吃的,糖和面都是稀有物,更何況糖果子上還沾了芝麻呢!

  如潮在鍋屋跟妹妹吃著果子,他嘴里幾乎都塞滿了。

  妹妹真好吃,以前爹在的時候,咱家也買過果子,不過都沒有這個好吃。

  那肯定的,那果子舍不得沾糖液和芝麻,吃著肯定不香。

  哥,你等會在吃,你把井錢一會送給六叔,讓他把工錢給結(jié)了,還有這兩包果子是喜果也是送的。

  好,如潮擦擦嘴,接過妹妹給的包裹,他自然的打開布包準備數(shù)數(shù)錢。

  錢是剛好的,不用數(shù)了。

  我記得家里沒有散碎的呀!如潮摸了布包里面大大小小塊子,有不少個碎的很。

  我專門去換的,這樣說是吳府打賞的就有人信了。

  我明白了,你放心吧!如潮出去之前又捏了一個團果子放嘴里,啃哧香的吃不夠。

  如瀾心里的大頭算是放下了大半,剩下的就是慢慢的添置東西了,不急,一切都會有的,慢慢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