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己應該過什么樣的生活,生活應該是平靜的湖泊,是山川的高樹,是我心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夢想。#燈下的我#
王丹蕓回家到習慣性的打開個人主頁,習慣性在瀏覽之前寫出一句鼓勵并讓自己明亮的心情。
記錄是很好的紓解方式,不用怕與第二人透露自己隱晦的訊息,也不必對別人造成困擾而感到壓力,她把所有的情緒都轉成文字。
她是在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不管是開心的,是恐懼的,是悲傷的還是憤怒的。
在微博里她關注了許多情感類的博主,每天她都會試圖在那些微博里尋找符合自己心情的內(nèi)容,當她沉浸在某種情緒里時,沒有意識到她自己現(xiàn)在更應該多關注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
人的心理暗示有潛移默化的改變,當看得越多的某種信息被嵌入進大腦里時,人的心理不知不覺得就被那些信息源所影響。
過了許久,她才從那些消極內(nèi)容頁抽身出來,想起劉匯林所說的流浪貓救助群,她在搜索欄輸入相關詞條,不時,跳出各類有關于需要救助貓咪的信息。
她下拉看那些信息,有很多或受傷或流浪的小家伙們楚楚可憐,她內(nèi)心有處位置漸漸開始坍塌繼而變得柔軟起來。
某位流浪貓救助的博主,在元旦當天發(fā)布一則被救助貓咪遠去喵星球的說說,這位博主兩年前救助了一只鴛鴦眼的白貓,但因貓年事已大,這兩年身體健康狀態(tài)每日愈下,它扛過許多重癥危急的時刻,但沒能熬過這個冬天。
2019年11月30日的夜晚,漫天紛飛的白雪籠罩著整個BJ城,那些無所可棲的孩子們不知如今身在何處,辛戈的身體像屋外某簇白雪那般純潔無瑕,它僵直著躺在那,帶著對這個世界的遺憾與對生命的渴望停止了呼吸,它熱愛著生活,即便它只是一只病魔纏身的流浪小貓,可離去的它有太多不舍與眷戀。
如此小小的軀體里卻也蘊含著生命信仰,何曾我們能夠熱烈如火的憧憬明日的朝陽呢。
這個博主一直在做救助活動,他的博文底下有許多同行義工志愿者的留言,王丹蕓看著各種留言里的救助故事。
直到眼淚落在手背上,她用指尖擦時才意識到自己哭了。
為這些小生命無法選擇命運的痛悲,為那些深刻在靈魂里的疼痛而悲傷。
她用紙巾擦著眼淚,忽然手機里提示收到一條微信,打開是劉匯林發(fā)來的一張群截圖。
接著他又道:你要不要注冊個號碼加入救助的群啊?
王丹蕓完全沒想過可以另開一個號碼進入,他的提議倒是提醒了她,于是她立馬用小號QQ注冊了一個賬戶,接著關注劉匯林名為救助者一號的微博,順道加入到他所說的救助群里,也許他平時在里面的活躍度十分高,里面的成員似乎和他都十分熟稔。
八百多人的群,王丹蕓剛加入就呼拉拉收到一堆的信息,不時有管理員艾特她修改名字,昵稱+地區(qū)名字。
群里的人大部分都在上海地區(qū),少部分是周邊城市的人,因為這個救助群的人隨時隨地地發(fā)布一些流浪貓的蹤跡,并且記錄著救助信息,群里也有部分來來去去的網(wǎng)友,將自己碰到的流浪貓拍到群里,等待著救助人過去安置。
有很多環(huán)境不好的流浪貓健康問題嚴峻,受傷流血是常態(tài),缺胳膊少腿的也并不罕見,很多病癥嚴重到唯一辦法就是給它們做安樂,減輕它們的生理痛苦。
群里有群友救助了一只母貓,這只母貓懷孕生了五只貓崽,她在微博里尋找人領養(yǎng),據(jù)救助小區(qū)里的人說這只母貓去年就懷孕生了幾胎都沒成活,于是這胎生完她就把母貓帶去做了絕育。
雌性動物野外生存相對更困難,像野貓這樣戶外群集又時有發(fā)情期,沒有絕育的母貓只能被迫不停的懷孕生子,直到最后死亡而結束……
王丹蕓看著信息內(nèi)容,內(nèi)心陷入空前的紛亂里,眾生皆苦,不是嗎?
見她進群沒發(fā)言,劉匯林給她發(fā)了個私聊:群里也就是偶爾活動,但平時信息會比較多,你可以選擇免打擾。
以為她沒使用過微博的功能,所以劉匯林特別熱心的和她講解基本功能的應用,屏幕前的王丹蕓微微笑了下。
生命總會遇到一些讓人覺得溫暖的人不是嗎?
*****
她其實加了很多群組,有一個群組一直被屏蔽著,平時她幾乎不看那個群組的信息。
今天不知道怎么的鬼使神差點進去,那些灰色低沉的負面信息瞬間傾瀉而出。
有人說,“我對這個世界沒有什么眷戀,同志們,有緣再見?!?p> 也有人說,“現(xiàn)在定好身后事和自己的死期居然是目前最快樂的事,我也想遠離,想悄悄離開,不驚動任何人?!?p> 還有人在絮絮叨叨,“我的生活一直處于在無盡的黑暗之中,我沒什么朋友,我的親人關系不怎么樣,如果我死了可能沒有人會掉半滴的眼淚,我是這個世界無關緊要的存在……”
有人在發(fā)照片,看著照片里那些皮膚上觸目驚心的痕跡,王丹蕓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手微微發(fā)著抖,她深知自己不應該看這些照片,可越是阻止自己去看,便越發(fā)不能自控的一張張仔細瀏覽,還將細節(jié)的部分放大了細細觀察起來。
她心口有股東西堵住呼吸,她越發(fā)不能順暢的呼吸,她知道,那條惡龍又來造訪了。
就在她掙扎著將痛苦也醞釀成行動時,微信里忽然收到劉匯林的一張照片。
陽光明媚的天氣下,他坐在淺咖色棉麻的單人沙發(fā)上,他手上抱著一只肥碩的橘貓,邊上還有兩只梨花和白貓在探頭看著他,目光里盡是渴望。
他又發(fā)了條微信:這是我今天去看望在領養(yǎng)人家里的大胖,現(xiàn)在是真的胖了,之前是我上班路上在一個菜園子發(fā)現(xiàn)他和他幾個兄弟姐妹,那會兒他才一個手掌那么大,你猜他現(xiàn)在有多少斤?
王丹蕓怔怔,被正負兩種交雜的情緒困住思緒,她忘記反應過來,便回道:多少?
劉匯林發(fā)了一段語音,他語氣很是興奮的說道,“16斤啊,相當于兩個新生兒的體重!領養(yǎng)人是個退休在家的阿姨,她對大胖非常好,她和她愛人把大胖快當兒子養(yǎng)了,大胖真的幸福啊……”
從一個無人愛護無瓦遮頭的流浪小貓變成備受寵愛的寶貝,這是何等幸運,他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未必同樣待遇……這世間還有萬千流浪的貓狗動物,卻是同貓不同命。
人和貓其實一樣,不管是被人寵愛,還是被人拋棄,是命也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