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擔心其實很有道理。
因為這些“寶物”中有些是“現(xiàn)實”存在的,產(chǎn)地明確,沒有什么危險。榜文一出,估計很快就會被人搶光。
比如博野望說的翠玉醉流霞,就長在寇山東面的塞尼高原上——屬于崔尼帝國地界。是一種白天葉色翠綠,到傍晚時分葉色轉(zhuǎn)為鮮紅的小扁草,因會散發(fā)出濃郁的酒香,熏人欲醉而得名。
原來這是一種釀酒材料,釀成的成酒“醉流霞”顏色殷紅,是東北地區(qū)的名酒。
每年十月翠玉醉流霞的花期結(jié)束種子成熟,酒商就會到寇山收購這種草用來釀酒,收購價大約是一捆一個月亮幣。
因為是山上長的,不用種植,只要花幾個傍晚的時間去收割就能有收獲,所以翠玉醉流霞深受寇山平民百姓的喜歡,平時都自覺地不去那邊放牧,以免踐踏了。
很快就有消息傳來,說是寇山周邊的男女老少不管是金琥國的,還是崔尼國的,都手拎鐵鍬和籃子跑到高原上,等著太陽西斜,醉流霞葉片變紅,大家就趕緊彎腰開挖,為了保證品相,通常是用鐵鍬挖一手掌深度,連根連土連雜草都一起挖走。
剛開始一兩天還是各挖各的。
但隨著人越來越多,草卻越來越少,就開始為一棵醉流霞大打出手……原本漂亮的高原草地變成演武場。
等兩國的邊境官員反應(yīng)過來,高原已經(jīng)變成滿是窟窿的“癩痢頭”,現(xiàn)場還有不少尸體、血痕、殘肢碎肉、衣服碎片、木棍鐵鍬……
這還不是終局。
高原邊上的村莊、客棧又連續(xù)傳出入室偷盜案、搶劫案……
消息傳回神殿,像是六月飛雪,讓原本將“尋寶”想象地無比浪漫、熱情無比高漲的少年們頓時安靜下來。
原來,那些關(guān)于金錢的俗語都是真的呀。
比如“金錢通常伴隨著血腥。”
“金子,黃黃的,發(fā)光的,寶貴的金子!只要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懦夫變成勇士,善良變成魔鬼?!?p> 這還是獎金最低的翠玉醉流霞!原本只是一種釀酒的材料,已經(jīng)讓人瘋狂至此。
如果是獎金更高的寶物呢?如果是那些原本就是傳說中的天材地寶現(xiàn)世呢?
不管孩子們的反應(yīng)如何,讓人震驚的消息不斷傳來。
寇山的翠玉醉流霞已經(jīng)被挖完了,而且現(xiàn)在剛好是花季,還沒有種子,又是連根挖的——以前是等秋天割地上的葉子,明年春天也不會再長出來,誰知道這個物種會不會就此滅絕了呢……
所以“醉流霞”酒價暴漲,從二個月亮幣一瓶漲到二個太陽幣,還是有價無市。因為市場上根本沒有酒了。即使誰家里還有,這會兒都珍藏著不會拿出來。據(jù)說黑市上賣到十個太陽幣一瓶,還是一有貨馬上就被搶光。
隨后,崔尼王國關(guān)閉了通往金琥國的關(guān)口,禁止民眾或商隊將翠玉醉流霞帶入金琥國,違者罰重金并拘禁。
有冒險者想翻越寇山將翠玉醉流霞送到金琥國領(lǐng)賞,不知是失足還是其他原因摔死了,人們在山腳發(fā)現(xiàn)他的尸體,卻沒找到他身上有翠玉醉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