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墨被秋安媛喊出去的那一刻,阮綿綿愁眉苦臉地推開宿舍門,一個人站在走廊里吹風靜心。
李文茵拎著吃完的外賣盒出來扔垃圾,看見她郁悶的樣子,不由得走上前去,關心地問道:“怎么了?”
“還不是最近要考試了,我壓力本來就大,大家又都來找我問這問那的,煩死了。”阮綿綿氣得翻了個白眼:“特別是沈墨,就她問題最多,那么簡單的問題也要問,她就不會自己想一下嗎?”
兩人都站在宿舍門口,幸好這次阮綿綿的聲音偏低,除非是站在身邊的人,其他人不輕易能聽見她的聲音。
李文茵拍著阮綿綿的肩膀安慰她:“好了好了,熬過這次考試就好了,考完之后我們一起出去玩?!?p> 李文茵回想起沈墨之前對自己的說的悄悄話,當時沈墨對她說:“我最近問阮綿綿問題的次數(shù)有點多,我自己也覺得不太好意思,但是我真的不會,又不能不問。所以我每次問完她都會送她點東西或者請她吃飯,這都是應該的,不然的話總欠著別人人情也不好?!?p> 通過這件事,能夠看出人和人之間的思維存在差異。站在沈墨的角度來看,她自認為已經(jīng)十分細心,聊天的時候聽說阮綿綿缺少什么就立即送上什么,平時喝奶茶吃水果零食也都是事先問阮綿綿,確定對方想吃之后才去購買,沈墨覺得自己做事妥當,已經(jīng)還了阮綿綿的人情。
可是站在阮綿綿的立場來看,她注意不到除了學習之外太多的外界因素,她下意識覺得沈墨無論是給她帶飯還是送東西,都和往常對待宿友一樣,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地方。再加上她最近壓力的確很大,沈墨也的確是問她問題最多的人,她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不爽的情緒,覺得宿友不懂事,為什么非要在她壓力大的時候問她那么多問題。
換句話說就是沈墨以為自己還了人情,但阮綿綿認為她沒有。
所以說,要想讓別人領自己的人情,必須要用別人認同的方式才行。
李文茵并不是一個大嘴巴,每次不管阮綿綿和她抱怨什么,她聽了也就聽了,并不會四處傳揚。第一是因為她不是那么八卦的人,做不出這種無聊的事情,第二是因為懶,懶得和別人說那么多無關緊要的事情。
李文茵安撫了阮綿綿幾句,拉著她回去,正巧碰上從陽臺抱著衣服回來的沈墨,她笑著問道:“各位!考完試約個飯嗎?”
“好呀!”一聽說集體活動,沈墨立刻來了興趣,大聲地應了一句:“那我們吃什么呀?我推薦酸菜魚!”
阮綿綿無精打采地接話:“我都行。”
李文茵想了想,說道:“火鍋也不錯?!?p> 沈墨又探頭去問陽臺上的秋安媛,秋安媛說都可以,讓她們幾個決定。
沈墨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只要不是韓國料理,不是羊肉占絕大多數(shù)的飯店,或者是特別辣的那種菜,我都能接受?!?p> 阮綿綿有氣無力地想了一會兒,然后定下地點:“那就綠茶餐廳吧,正好好久沒去過了。”
沈墨宿舍的聚餐地點就此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