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教室在二樓,進入高中部順著樓梯上去拐彎的第一個就是。
教室里面挺寬敞的,但是有一個地方我一直挺困惑,不知道設計師是怎么想的,門口那面墻的窗戶設計的老高。
不過又在墻上整了一個小平臺,爬上去可以開關窗戶。
又因為是順著墻而建的平臺,于是在教室里面靠墻的地方,就會有一個陷進去的地方。
好在那個地方可以用來放書和雜物,靠窗的那邊,半面墻幾乎都是窗,是那種整塊并且很大的半透明玻璃窗。
因此,但凡是個晴天,陽光就巨刺眼,直直的戳眼睛的那種,所以窗簾往往都是拉上的。
一方面可以保護眼睛,另一方面嘛,那當然是為了方便看PPT和黑板啦。
第一節(jié)課。
我們的班主任,何老師給我們講了些學校過去的輝煌歷史,結合進校時我們這些家伙的一些數據,說了些激勵人心的話,并簡明扼要的陳述了一下之后的教學規(guī)劃。
何老師是我們這一年的政治老師。
記憶中,她總是習慣披著中長發(fā),戴著副眼鏡,喜歡穿裙子,笑起來很溫柔,人很好,非常有耐心。
在遇見她之前,我過去的班主任幾乎都是男性,因而對于從未感受過母愛的我來說,這種亦師亦母的關系,令她對我的意義很不一般。
時至今日,她那年教會我的東西,還仍然在我的成長路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去學??纯此?。
值得一提的是,后來高考結束,23號那天,她還打電話給我,說她女兒要結婚啦,問我在不在J市,可不可以給她女兒當個伴娘。
講真的,我很想去。只可惜當時我人在s市,隔了個一千多公里,去不了,也算是一個遺憾了。
那一天,我已經忘記了何老師在班會上具體講了些什么,可能就算是想起來了也沒什么緊要的。
這種動員式的班會,各個學校都大同小異吧,只模糊地記得當時聽完后心里挺復雜的,就好像打了雞血一般,想要更加拼命地刻苦奮斗,
我感覺,也并不完全是因為那個橫亙在我面前的高考。
興許是那個年紀的少年少女獨有的,激情。
我想證明自己可以,至少我覺得,青春期努力的樣子很令我著迷。
我想讓自己成為我期待的樣子,可以為了一個既定的目標,義無反顧的去努力,去奮斗!
哪怕為此賭上自己的一切,我也要一往無前的向前!
其實吧,我們這些從戰(zhàn)場上退下來的家伙們,每個人的心里都很清楚,自己因為什么會來到這個班。
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帶著些許過去的影子,以及對未來人生的憧憬和向往.....
我的復讀之旅,在班會、自我介紹、搬書、發(fā)書等一系列活動之后就這樣地正式拉開了序幕。
八月某天。
具體忘了過程是什么樣,記憶停在教室講臺旁,何老師緩緩的問我:“你是叫那個姜云初嗎?”
我抬頭看了她一眼,說:“是的?!?p> “我看你文科成績還不錯,你愿意當我的課代表嗎?”何老師問我。
“不好意思昂,老師。”
我低頭說道:“我已經和地理老師說了,我想成為他的課代表了?!?p> “啊,這樣啊,沒事沒事,地理課代表也好?!?p> _____
后面的事情我不記得了,只知道因為這個原因,我錯失了成為她課代表的機會。
不然的話,或許我和何老師之間的記憶會更多一些吧。
說到這里,我還想再補充一個故事。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4-03-11/7177733571d41d8040d05fa10699c11eM6RVyz0DS4t3TH9.jpg)
鳶聲向云初
就是高中時和地理這門學科之間的小故事,碼字的時候發(fā)現字還挺多,還是在下一章單獨列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