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四面楚歌
次日,兵部接連收到了北境傳回的八百里急報,兵部尚書楊朗、戶部尚書以及蘇丞相匆忙地隨太子錦翔匆忙進了宮到御書房覲見皇上,皇上看了軍報上的消息臉色也沉重了起來,湯國舉兵來犯,西北陷入了惡戰(zhàn)之中,而北傲國也降而復叛,地方守將楊勇慘遭暗殺,大烙陷入了四面楚歌當中。
“太子的想法是?”
“回父皇,兒臣以為北傲國的皇室根基這些年已盡數(shù)消亡,那些反叛的余孽掀不起什么大風浪,地方守軍足矣平叛,我們重新派大將前往接替楊將軍的職位,統(tǒng)帥鎮(zhèn)北守軍就好。眼下比較要緊的是西北守軍,湯國此番卷土重來想必是與商朝有所圖謀,眼下我大烙腹背受敵,南邊的兵力不可妄動,唯有迅速鎮(zhèn)壓下北傲國然后再調(diào)兵前去協(xié)助抵擋湯國。北境守軍將帥遭遇暗殺,軍心不穩(wěn),需要德高望重的將領(lǐng)前去重振軍心,兒臣請求親自前往北境重整北境守軍,鎮(zhèn)壓北傲國的反叛,然后再帶兵前往西北?!?p> “不可,太子殿下乃儲君,身系大烙國本,鎮(zhèn)北守軍統(tǒng)帥楊勇曾師從罪臣歐氏,麾下不乏他的心腹,然而此次卻遭遇暗殺,背后之人不簡單,故,還請?zhí)拥钕氯?,萬萬不可親出!”兵部尚書聽聞太子要帶兵出征,連忙勸阻,楊勇將軍遭遇暗殺一事背后肯定還有更大的牽涉,太子實在不宜前往。
“楊愛卿的話倒是提醒了朕,能暗殺楊將軍的人背后一定不簡單,但太子所言亦有道理,鎮(zhèn)北軍急需能人去穩(wěn)定軍心,可如今四境烽煙起,將帥不足,太子不出征的話,諸位覺得可還有其他人選?”
皇上的話音落下之后幾人又猶豫不語了,鎮(zhèn)國侯和司徒郡主都在南境,南境的戰(zhàn)事吃緊,調(diào)動不得;太傅在東南,水蔻一時之間難以清繳,而東南的大部分兵力已調(diào)往南境,太傅此時若離開,怕新將鎮(zhèn)守不力,東南也起匪亂,太傅也不宜調(diào)動;湯國傾兵來襲,鐵騎在西北邊境狂踏,西北的許將軍更是不能調(diào)動;幾位老軍侯已年邁無法出戰(zhàn),年輕一輩的將領(lǐng)中無人能有太子殿下的威望,只怕非但不能重振軍心,反而引起沒必要的內(nèi)亂,所以,幾人都有些猶豫,不敢輕易舉薦。
一番糾結(jié)之后只有蘇丞相小心翼翼地開了口:“皇上,老臣以為當重新啟用祥王爺,一來祥王爺曾經(jīng)在軍中多年,鎮(zhèn)北軍中有不少校尉偏將都與其有交情,二來祥王爺當年在軍中也是翹楚,少有敗績,有著一定的威望,眼下他是最合適的。”
蘇丞相言畢之后皇上陷入了沉思,太子錦翔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蘇丞相和皇上,他明白皇上的顧慮,祥王自幼跟隨效忠皇上,盡心盡力替皇上穩(wěn)固江山,他已請求歸隱,皇上也希望他能恣意余生,不到萬不得已皇上也不愿重新用他。
“父皇,兒臣也以為五王叔的確是最佳人選?!?p> 錦翔說完皇上又抬眸看了一眼他,見他眸色慎重便明白他還有其他顧慮亦是考慮到了祥王。正當皇上要開口做決定陸總管便匆忙進來稟報:“啟稟皇上,祥王爺求見!”
眾人聞言紛紛一驚,皇上立刻吩咐陸總管將人請進來,祥王爺風塵仆仆地來到御前恭恭敬敬地行了禮,“臣弟參見皇兄,臣弟驚聞四境起烽煙,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故臣弟匆忙回京請旨為國效力!”
“王叔心系大烙國情,回來得正是時候,還請父皇盡快下旨!”
“好,朕現(xiàn)在命祥王為鎮(zhèn)北軍統(tǒng)帥,即刻前往北境接替楊勇將軍,重整鎮(zhèn)北軍,平復北傲國的叛亂。一應軍需兵部與戶部應當全力配合調(diào)配,不得有誤!”
“臣等遵旨!”幾人應聲領(lǐng)命之后皇上便吩咐其他人先行退下,留下了太子和祥王。
太子錦翔心領(lǐng)神會地款款而道:“楊將軍遭遇暗殺背后之人不簡單,根據(jù)軍報所稟,殺手武藝高強,如若商朝與北傲國有所勾結(jié),那殺手極有可能是玉龍山莊的人,王叔此行侄兒會通知二弟派軒月宮的高手前往協(xié)助,請王叔小心行事。此行需要以自身威望去重振軍心以及調(diào)配軒月宮的教徒,除了父皇與我,王叔乃不二人選!”
“依太子所言,本王回來得當真是時候,皇兄放心,臣弟定當竭盡所能,不負皇兄所托?!?p> 對于祥王若無其事的調(diào)侃以及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皇上只是鄭重其事地囑咐了句:“保護好自己!”
今日皇上晨起至今便一直有些心神不寧,如今烽煙四起,天下動蕩,他實在有些擔憂。
祥王從皇宮離開之后便帶著部分禁軍精衛(wèi)匆忙北上前往北傲國去了。太子錦翔出宮之后便前往了軒月宮京城外的總壇,錦洋不在,他便命人給錦洋傳了消息,調(diào)派高手前往北境協(xié)助祥王。
從軒月宮出來之后錦翔下意識地走到了皇陵附近,恰巧碰到寧淑拿著香燭籃子從山上下來,他悄然閃身躲了起來,暗暗跟著寧淑。
錦翔尾隨寧淑來到茅屋,這個茅屋他夜里也曾悄然來過,只不過那時他滿心滿眼都在寧淑身上,擔心她不安全,暗暗護衛(wèi)著,無暇顧及周圍的風景,今日細細觀察過附近,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好地方,它背靠皇陵所在的山脈,面向慕江,門前更是有著一大片草原,時值深秋,草原上的草漸漸枯黃,整個草原上籠罩著金色的寂靜;臨近傍晚,背后的山巒也披上晚霞的彩衣,天邊象玉般潔白的云朵也變得如同火焰一般赤紅,秋風過去,草浪平息了,呈現(xiàn)出一副安寧的景象,置身其中讓人不知不覺沉溺于這副寧靜安逸之景中。
錦翔一時之間竟有些失神了,不知不覺地由暗處出現(xiàn)在了寧淑面前。寧淑見他來了卻轉(zhuǎn)過身繼續(xù)忙活,不再看他一眼。錦翔回過神來見寧淑漠視自己,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前塵往事,再多的解釋都是蒼白的!錦翔就靜靜地站在遠處,看著寧淑自顧自地忙活著給那位老尼姑煎藥,做晚膳,待寧淑忙活結(jié)束準備與老尼姑一道用膳時他才轉(zhuǎn)身離開。雖然只是短暫地、遠遠地陪了寧淑一會,但他卻有莫名的踏實與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