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空前盛況
這一晚,有很多人都睡不著覺。
楊慧、蕭建軍兩人一晚上腦海里面都是滿袋子的錢和炸雞、漢堡和現(xiàn)場火爆的情況。
再想想兩個多月之前,經(jīng)營面館時候的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整晚上楊慧都顯得很興奮,激動,連帶著蕭建軍也睡不著覺,突然間的暴富,讓兩人都有些不適應(yīng)。
同樣,睡不好的還有蕭嵐,除開滿腦子都是錢之外,她也為弟弟、為蕭家的崛起感到高興,按照這個形勢下去,蕭家的未來必然是光明的。
睡不著覺的還有臨江無數(shù)的商人,華萊士的這么火爆,自然是引起他們的注意,看著排隊送錢的顧客,這些商人心中的那個羨慕啊...簡直就是無語言表。
商人都是逐利的,見到華萊士這么賺錢,也開始計算,要是自己也搞一家跟華萊士類似的店,豈不是也發(fā)財了?
還別說,幾個月之后,臨江悄然出現(xiàn)了幾家不同品牌的漢堡、炸雞店。
一致的是這幾家炸雞、漢堡店在開業(yè)不到兩個月,就全部因食材新鮮和味道難吃等問題,全部都關(guān)門倒閉了。
隨著這幾家店鋪的倒閉,再也沒人敢開炸雞店和漢堡店了。
別說其它人睡不著,連蕭云海自己也睡不著...
......
翌日。
清晨起床,蕭云海頂著個熊貓眼,打著哈欠走出房間,迎面就碰見了楊慧、蕭建軍兩人,兩人也都跟他一樣都頂著個熊貓眼,一看就是沒有睡好覺。
很快,蕭嵐也走出房間。
在見到蕭云海等人的熊貓眼后,四人彼此都會心一笑。
緊接著,在洗漱完之后,都騎著車到門店去了。
老店是老媽和老爸在負(fù)責(zé),外給他們兩人搭配了兩個兼職...
第二天,華萊士的人氣絲毫不減,甚至比昨天還要夸張一點(diǎn),每個店員都忙得不可開交,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在見到這個情況之后,蕭云海又緊急招了八個臨時工,分別給每家店安排兩個人,這樣稍微減輕了下壓力。
蕭云海也沒有閑著,人手都派出去了。
他就負(fù)責(zé)保證貨源問題,電話一個一個打了出去,天山養(yǎng)雞場、東山養(yǎng)雞場、西華面粉廠等等,每家原材料商家,蕭云海都打了個遍,催促盡快將貨運(yùn)送過來。
華萊士的火爆,臨江的本地的媒體們自然是知曉,于是這些人紛紛前來采訪、報道。
這些記者分批次的向四家店鋪而去。
李玉是臨江R報的記者,跟其他同事不同的是,她沒有去大禮堂、十字街等熱門地方,而是來到城北,華萊士起家地方。
以為,城北老店人應(yīng)該少一些,結(jié)果...
等李玉下車時,看到的情景。
人不但不少,反而比白橋和十字街的人還多。
這可有意思了。
論交通和覆蓋面積以及區(qū)域人流量來算的話,城北老店生意應(yīng)該是最差的才對,怎么,人反而還多呢?
帶著疑惑,李玉打算找?guī)讉€顧客問問。
正巧,剛好有名男子提著餐盒袋子走了出來,李玉連忙上前,“先生你好,我是記者,能打擾你幾分鐘嘛?”
這個年代的記者還是很吃香,甚至比當(dāng)官都吃香,無冕之王就是形容這些人的。
在經(jīng)過短暫的錯愕后,男子當(dāng)?shù)攸c(diǎn)頭同意,能被采訪,可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嗯...又有一件可以吹噓的事情了。
見到男子這么配合,李玉也是很高興,便開始問了起來,“先生,你是這附近的住客嘛?”
“嗯...我不是,我住在紅星橋?!蹦凶永蠈?shí)回答道。
“紅星橋?哪里距離這里可是有半個小時的路程,先生你怎么想著來這里吃華萊士,而不是去白橋哪家店呢?”李玉問道。
紅星橋距離白橋很近,且地勢平坦,騎自行車也就是五六分鐘的時間。
男子道:“聽說這家店是老店,既然是老店,那么味道方面肯定比新店更正宗,所以,閑著無事,我就過來買哦?!?p> “先生,你真聰明?!崩钣褙Q起大拇指贊揚(yáng)了下,而后看了看他提著的手袋,又說道:“先生,你能否打開袋子讓我看一下?”
“可以。”說著,男子打開袋子給李玉看,邊看還邊為李玉介紹,“這是薯?xiàng)l、這是漢堡、麥樂雞翅、還有這是冰凍可樂...”
“這個是什么。”李玉指著一個小圓圈的東西問道。
“哦,你說這個啊,這個是蛋撻,聽說是用牛奶和雞蛋做成的?!?p> 李玉點(diǎn)點(diǎn)頭,問道:“那你吃過這個嗎?味道如何?”
“吃過,昨天我就買了一份,味道挺不錯的,有點(diǎn)甜甜,我家里的孩子都喜歡吃?!?p> “那價格你覺得怎么樣?貴不貴?”
“還是有點(diǎn)貴,不過食材方面我看了下分量還是挺多的,味道也好,對得起這個價格?!?p> 蕭云海搞的華萊士性價比要比肯德基高了一倍。
不僅在分量方面有所增加,價格方面更是少了一半。
李玉又問了幾個問題,得到想要的答案之后,緊接著又采訪了幾個人,依舊是如此,都稱贊華萊士的東西不僅好吃,還很干凈。
當(dāng)天,臨江的兩家報紙都報道了華萊士的盛況,用“門庭若市、空前盛況”等華麗的詞語來形容,華萊士的生意的紅火,讓一些好奇還未去過的人,對華萊士更加好奇了。
當(dāng)天營業(yè)額達(dá)到了29萬左右。
第三天達(dá)到了頂峰,突破了30萬的大關(guān)。
第四天開始就出現(xiàn)下滑,營業(yè)額下降到24萬左右。
第五天-第七天也都穩(wěn)步下滑。
一直降到16萬左右,才穩(wěn)定了下來。
而,這一切都已經(jīng)過去了一個月。
當(dāng)月結(jié)算時候,四家門店的營業(yè)額近615萬,凈利潤340萬左右。
凈賺三百多萬,蕭云海底氣也十足了,先是以30萬和10萬的金額,分別入主了李赟的天山養(yǎng)雞場和沈錫林的東山養(yǎng)雞場。
兩家養(yǎng)雞場都占有51%股份,達(dá)到控股。
當(dāng)然,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fēng)順,但在適當(dāng)?shù)挠昧它c(diǎn)威脅手段,李赟和沈錫林就繳械投降了。
兩人都很清楚,蕭云海可以撇開他們兩家,但李赟和沈錫林就不行了,失去了蕭云海這個大客戶,別說發(fā)展了,能不倒閉就阿彌陀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