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世靈童是佛教的說法,不知在儒教里,轉(zhuǎn)世所結(jié)的果又叫什么。徐鳳年只是道聽途說,掌握一些民間盛傳的流言,無法觸及更深層次的秘聞。
陳閑神色微變,詫異道:“這么說,夫子可能真的沒死?”
早在穿越當天,他便從妹妹口中聽說了夫子這句遺言,當時并沒當回事,還吐槽了幾句。(第1章)此刻,又聽徐鳳年提起此事,他開始有點當真了。
徐鳳年答道:“夫子死沒死、有沒有轉(zhuǎn)世,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的徒弟們胸襟寬廣,不僅不介意、甚至還樂于看到世人續(xù)寫遺篇,沒淡忘他們老師的絕代風華!”
任何事物都經(jīng)不起時間沖刷,對人類而言也是如此。
哪有什么永垂不朽?
再高的豐碑、再深的恩情,都已成過往,會逐漸模糊在人們的視野里,最終淪為歷史的塵埃,無人問津。
或許,夫子的徒弟們正是因為害怕這樣,才數(shù)次舉辦有獎征文,提醒世人緬懷那位逝去的至圣先師。
徐鳳年詭譎一笑,調(diào)侃道:“閑哥,你若真能續(xù)寫倚天,文驚天下,到時候,興許北唐會把你當成夫子轉(zhuǎn)世,恭恭敬敬地請回書院,活佛一樣地供著呢!”
有了夫子轉(zhuǎn)世這種可能性,不排除真有狂熱之人,以為續(xù)寫倚天的就是夫子本尊。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陳閑心里咯噔一響,腦海里冒出一個極其恐怖的想法。
同為穿越者,夫子會的我也會,我豈不是能冒充他轉(zhuǎn)世?!
陳閑、陳希安,可以是一回事!
……
……
第二天早晨。
陳閑起得很早,梳洗穿戴整齊后,早早在店門前擺好說書攤位。
而今周家覆滅,他沒必要再拼命賺錢,之所以起這么早,是因為心情忐忑,急于想見昨天那個譚道士。
在這鎮(zhèn)上,只有會說書的譚道士,能流暢地對他評說《夫子傳》。他相信,聽完那段后,將會更深入地了解到,陳希安同志是如何影響這個世界的。
然而,事與愿違,他等了很久,目光不停地在觀眾人群里掃視,始終沒看見那老道的人影。
“莫非他心理脆弱,受不了徐鳳年的嘲諷,已經(jīng)離開此地?”
他有些失望,不好冷落現(xiàn)場的觀眾,只能收起心事,開始說書。
今天說的還是《斗破蒼穹》,經(jīng)過前些天的奮斗,這部長篇小說已經(jīng)說完大半。再加上他心灰意懶,想盡快離開鎮(zhèn)子,于是加快節(jié)奏,使得故事爽點愈發(fā)密集。
不出意外,今天,他就能不負觀眾期望,完美收官!
“天生萬物,各有其靈,異火也是如此。曾有一異火,誕生于天地之間,千年成形,它擁有靈智后,沿著地底巖漿而走,在那地底之下,游蕩千年,以吞火為生!”
他繪聲繪色,投入到故事意境中后,專注地講說著,顧盼神飛。
“而它所吞之火,皆是在異火榜上有所名次,其上二十種,都曾為其所食。在功成之后,它自命帝炎,再度修煉千載,方才破世而出,被人尊稱為‘陀舍古帝’!”
書攤前,全體觀眾屏息凝神,緊張地盯著陳閑的一舉一動,心潮為之起伏澎湃。傳說中的異火榜第一,竟然就是陀舍古帝!
這個大謎團終于揭曉,令人震撼的同時,意味著整個故事拉開決戰(zhàn)大幕,即將步入最后的高潮。
說書人與聽書人,雙方的情緒和意念高度統(tǒng)一,彼此都忘我投入,這副畫面和諧至極。
不知從何時起,街巷深處閃出一道高大的身影,像是害怕被人發(fā)現(xiàn)一樣,鬼鬼祟祟地潛近書攤。
不是別人,正是那譚道士。
他換了便裝,以做賊的方式前來聽書,是怕被昨日那兩個醉酒的少年給認出來,再被當眾嘲笑一番。
同樣是說書的,一旦被眾人知道,他也來聽同行說書,豈不是很跌份兒,等于承認自己不行?那還怎么好意思在鎮(zhèn)上騙錢?
趁人不注意,他成功混進人群后方,偷偷探出腦袋,心底暗道:“老子就不信,憑一個初出茅廬的娃娃,也配當天下第……”
下一刻,他看清陳閑的面容,眼珠子陡然瞪大,險些當眾驚呼出聲。
我靠!說書人怎么是他!
昨天要聽我說的那個,竟然就是我要聽的!
敢情自己被耍了!
知道真相的他,傻傻地愣在那里。多虧他是躲在最后排,又貓著腰,才沒有暴露身份,被陳閑注意到。
“老夫是何許人也,豈能被倆小屁孩戲耍!哼,今天哪怕他說得天花亂墜,讓仙女思凡,老夫也非閹了他不可!”
他老臉一沉,決定聽完陳閑的書后,就動手出這口惡氣。
這時候,只聽人群前方傳出陳閑那清脆的話音。
“古帝的殘魂說道:‘隨著時間流逝,大陸上少了一種東西,它才是晉入斗帝的關鍵之處。否則,任憑你何等驚艷,也唯有止步在那道天壑之下!”
聽到這話,譚道士再次愣住了。
他此時的眼神,跟剛才截然不同,不再有平時嬉笑怒罵的頑劣,而是極為深邃,像是不見底的深淵,不可窺測。
他微微瞇起眼,盯著毫無察覺的陳閑,眼眸里仿佛有星光在閃爍。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想不到,在這世上,居然還有人能參透天機,而且是個少年!”
所謂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陳閑照搬斗破的設定,只是在闡述源氣的由來。
但在譚老道眼里,他卻是在吐露天地至理、大道玄機,把歷代修行者都參悟不透的秘密,娓娓道來。
拿天機說書,只求隨便換賞錢,這是何等驚人的氣度!
“武道中人,止于九境,根源確實在于少了那個一。他小小年紀,為何會有連大宗師都自嘆不如的見解?”
譚道士心情凌亂,越是凝神細視,越發(fā)現(xiàn)自己看不透眼前這個少年。
當年他都沒看透,現(xiàn)在形勢更復雜,氣運交織之下,能看透才怪!
陳閑對此絲毫不知,繼續(xù)說書,接下來的話,更是在譚道士心底,掀起前所未有的滔天波瀾。
“天地初生,曾有一種源氣孕育而成,它是整個世界的精華,不會再生,每消耗掉一分源氣,世間便少一分。而它,正是武修超越先天極限的關鍵!”
譚道士身軀驟顫,如遭雷擊一般,傻傻地站在那里。
“又……又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