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父親一輩子寵著書香母親。所以當(dāng)書香的妹妹出生后,母親說要把自己的孩子送一個給二姐時,書香父親也沒有反對。
據(jù)說當(dāng)時父親不愿意送走書香,要把書香妹妹送給二姨,因為二姨嫌書香妹妹太小,長得又不合她眼緣,一再堅持,才換成了書香。
書香成了二姨夫二姨的孩子,從此稱父親母親為三姨夫三姨。
上戶口時,升級為書香媽的二姨,想起書香抓周時只抓了一本書就再也沒動其他東西的舉動,就跟三姨夫商量著,給書香改了個名兒,于是孫淑巧變成了何書香。
書香出生那年,書香媽已經(jīng)34歲了。
不能生育的書香媽堅決不肯收養(yǎng)來歷不明的孩子,一直等著自己的妹妹生了第二個孩子,她才抱養(yǎng)了書香。
書香來到養(yǎng)父母家后,養(yǎng)父母就搬了家。
書香從小就記憶力超好,走過的路不會忘記,三姨常打她,雖然小,她也記著。
才三周歲的孩子,書香媽怕她想家,帶她回三姨家玩。
下了電車,離三姨家還挺遠呢,書香就發(fā)現(xiàn)了這是去三姨家的路,蹲下不走了,嘴里嘀咕著:
“我不上她家去,我不上她家去?!?p> 書香媽哄書香:“咱去了一會兒就走啊?!?p> 書香媽在書香懂事后總拿這事兒開玩笑,書香則認為自己與三姨是沒緣分,后來的事實證實書香的看法沒錯。
三姨一輩子沒把書香當(dāng)自己的孩子看,書香也從來都不喜歡三姨。
過繼時書香實歲3歲,因為生日小,虛歲已經(jīng)算是5歲。3歲的孩子,很快就忘了曾經(jīng)擁有的,抓住了眼前所有的。
書香的爸媽很愛書香,書香爸有點寵她,有求必應(yīng)。
書香媽對她的管教方式也是以表揚為主。
不想讓書香吃冰棍的時候,書香媽就會表揚書香:“俺家香兒從來不跟媽要冰棍吃,真是好孩子,好孩子都不吃冰棍,香兒你想吃冰棍嗎?”
此時的書香被媽忽悠得只能忍住口腹之欲要哭不哭地違心回答說:“不想吃”。
因為爸媽是雙職工,三班倒,在爸媽白天都上班的時候,書香會呆在大姨家,跟比她大兩歲的表姐杜艷做伴。
大姨家住得離書香家很近,只隔著一條街。
大姨對書香很好,吃飯時有塊肉會挑到書香碗里,比書香大兩歲的表姐也想吃肉,大姨會勸自己的女兒:
“香兒的爸媽都上班,沒人管她,多可憐,咱讓她吃啊。”
大姨帶著她和表姐去福興里的公共浴池洗澡。
據(jù)說這家浴池的井水是甜水,洗過的頭發(fā)光滑,而隔了兩站地的萬歲街浴池卻是灆水,洗過的頭發(fā)粘,不好梳,所以來福興里浴池洗澡的人格外多。大清早的就要去排隊,去晚了就得等第一撥人洗完了再進去。
一張大人票兩角錢,一張小孩票一角二分錢。除了兩個大池子可以泡澡,浴池還提供肥皂、臉盆和拖鞋,當(dāng)然數(shù)量都不夠,肥皂和臉盆需要搶。
洗完澡回來,書香用好笑的童言童語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大姨夫裝聽不見,轉(zhuǎn)身出了屋子。
大姨呵斥書香不許再胡說。姐妹三個說起書香的故事樂得哈哈笑。
張玉海和張玉林在書香5歲(本文在書香18周歲前將一直用虛歲,玉海玉林的少年時代也將用虛歲。)時走進了她的生活。
兩人是親兄弟,父母都是軍人,在外地工作,過年過節(jié)時偶爾會回來,哥倆住在爺爺奶奶家。
玉海的爺爺奶奶都是某醫(yī)院的軍醫(yī),所以住的是軍產(chǎn)房,在書香家隔壁的院子。
玉海比書香大7歲,玉林和書香同歲。
玉海和書香院里的幾個小男孩是同班同學(xué),常上書香他們家這個院子里玩,玉林是玉海的跟屁蟲,所以也像是長在這個院子里的孩子一樣。
書香小時候長的太像個大號的布娃娃。
大大的眼睛又黑又亮,雙雙的眼皮好像畫上去的,長長的睫毛向上翻卷著。胖胖的小臉把小鼻子小嘴兒擠在中間,白白凈凈的的小臉粉嫩得能掐出水來。頭上梳著兩只小辮子,小辮子上用鮮艷的綢布扎著漂亮的蝴蝶結(jié)。
鄰居誰看了都喜歡逗一逗,玉林則一直叫書香“娃娃”。
玉海玉林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可愛的胖娃娃。
院子里與書香差不多大的孩子不是沒有,但是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四五個或五六個孩子,能吃上飯就不錯了,哪還有余力去打扮孩子?
三四歲大的孩子大多拖著鼻涕,小臉臟兮兮的,穿著哥哥姐姐們穿破了又打了補丁的衣服。像書香這樣被母親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在那附近的幾個院子里差不多就是絕無僅有。
玉林喜歡得總想伸手去摸“娃娃”的臉,惹毛了“娃娃”,“娃娃”就會惡狠狠地咬他。“娃娃”一使勁,頭上扎的小辮都跟著直顫,玉林咬牙忍痛卻不肯把手縮回來,逗得玉海哈哈大笑。
書香沒上過幼兒園,姥姥隨著書香來到了養(yǎng)父母家。
玉林、玉海的爺爺奶奶很忙,總是不在家。玉海12歲之前是在外祖父母家度過的。玉海的父母出身書香門第,所以玉海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
因為玉海父母工作調(diào)動,在書香家搬來前不久玉海才和玉林來到濱城陪祖父祖母。
玉林差不多是玉海帶著的。玉海有事時,也會把玉林扔給姥姥帶,反正玉林喜歡粘著書香,一個也是領(lǐng),兩個也是放,姥姥就一起帶著。
沒事時玉海常帶著兩個娃娃一起玩。
玉海和小伙伴們在街邊那個用石頭水泥壘的乒乓球臺上打乒乓球時,兩個小家伙會在旁邊喊加油。
玉海和同學(xué)們玩“本壘打”時,兩個小家伙也會在安全點的地方看熱鬧。
街的盡頭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土丘,附近的人都稱其為劉家屯小山。小山上有兩座小亭子,周邊有樹有草有石階。
天兒漸漸熱了,孩子們都被放出來在外面瘋跑。
院里的幾個男孩子要去小山上踢球,玉林和書香不讓玉海走,也要跟著去。
玉海無奈跟姥姥打了個招呼,帶著兩個小鬼頭一起上了小山。
玉海把玉林和書香安置在亭子邊上的臺階上,叮囑兩個人好好玩,不許亂跑,就和小伙伴們踢球去了。
正踢得滿頭是汗,玉林在遠處喊:“哥哥!哥哥!”玉海趕緊跑了過去。
“怎么了?”玉??粗窳?。
“娃娃要拉屎?!庇窳挚粗鴷悴恢撛趺崔k。
玉海平時照看弟弟,這樣的活沒少干。
看了看周圍,他領(lǐng)著書香朝一棵大松樹底下走去,找了個背人的地方,把書香粉紅色帶小碎花的絲綢連衣裙撂起來,把她的小褲頭脫下來,讓書香蹲下。
“好了,拉吧?!?p> 書香蹲在那兒,白白的小臉因為使勁染上了粉色,黑黑的眼睛有些幽深。
玉??粗@個大號娃娃使勁拉屎的樣子忍不住笑了,真好玩,娃娃拉屎是這個表情,比玉林好玩多了。
“好了嗎?”
看到娃娃的表情恢復(fù)了自然,玉海從兜里掏出了手紙,因為從小照顧弟弟,玉海的兜里總揣著手紙和手帕。
豐實一
過繼啊,自古以來就是個復(fù)雜的問題。親父母和養(yǎng)父母之間一定是有矛盾的,被過繼的孩子怎么做都不對,不是傷了這邊,就是傷了那邊,可自古以來就沒人管那個最受傷的孩子。不過,好在青梅竹馬來了,慢熱文哈。前面不愛看的可以從三十章往后看哈。 拾取生活點點滴滴,聚成文章字字句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