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豈獨(dú)無故

12,資治通鑒

豈獨(dú)無故 智襄子 4360 2021-03-20 00:20:54

  赧王四十二年(戊子,公元前273年)

  1 趙、魏聯(lián)軍攻打韓國華陽。韓國向秦國求救。秦王不救。韓國宰相對陳筮說:“事態(tài)很緊急了!您雖然在生病,還是得請您跑一趟!”陳筮入秦,見了穰侯魏冉。魏冉說:“事態(tài)很緊急了嗎?你老人家都出馬了?”陳筮說:“不急,不急?!别钆耍骸安患蹦阏椅遥俊标愺哒f:“如果真急,韓國就投降,跟趙、魏結(jié)盟了。因?yàn)檫€不急,可以打,所以又來找您。”穰侯說:“好!我們馬上出兵!”

  于是派武安君白起和客卿胡陽率師救韓,大軍八天就抵達(dá)華陽城下,大敗魏軍,魏將芒卯逃脫,俘虜三名魏將,斬首十三萬。白起又與趙將賈偃戰(zhàn),把趙軍兩萬人驅(qū)入黃河喂魚了。

  魏國段干子向魏王建議,割讓南陽給秦國以求和。蘇代對魏王說:“段干子想得到秦國的相位,秦國想得到魏國的土地?,F(xiàn)在大王您讓想得到土地的秦國,控制了想得到秦國相印的魏臣,又讓想得到秦國相印的魏臣,得以支配魏國的土地,這么下去,恐怕魏國的土地很快就割光了。以地事秦,就像抱薪救火,起火了,不用水救,還往里面扔柴,柴什么時候扔完,火什么時候才能滅啊!用土地請和,和平只有到您的土地全沒了,才會到來?!?p>  魏王說:“您說的道理我也明白,但是,事情已經(jīng)決定了,也沒法改變了。”

  蘇代嘆息說:“這就像下六博棋,梟棋最大,可以吃散卒。但是,吃不吃看策略,有利就吃,不利就不吃。大王您怎么用智還不如下棋啊!”

  魏王不聽。割南陽以請和,集中力量在修武設(shè)防。

  2 韓釐王薨。子桓惠王立。

  3 韓、魏都已臣服于秦,秦王就派武安君白起,征調(diào)韓、魏兩國軍隊(duì),一起伐楚。

  大軍還未出動,正好楚國使者黃歇來了,得到這個情報,害怕秦國乘勝一舉滅楚,于是上書秦王說:“我聽說物極必反,就像冬夏交替一樣;極高必危,就像疊壘棋子,壘高了它就會垮?,F(xiàn)在秦國土地之大,從最西到最北,兩邊都是秦國,這是從有國家人民以來,沒有過的事。我楚國三代先王,一直不忘與秦國交好,利用楚國與齊國接壤的地理?xiàng)l件,斷絕東方各國合縱抗秦的聯(lián)系。如今大王您派盛橋做韓國宰相,盛橋就促使韓王割地給您,這樣大王不用甲兵,不用威逼,就可輕松得到韓國百里土地,這是大王您的賢能啊!然后您就舉兵攻魏,封鎖大梁,占領(lǐng)河內(nèi),打下酸棗、虛、桃,進(jìn)軍入邢。魏國軍隊(duì)在周圍周旋,就是不敢來救援,這是大王您的武功啊!大王休甲息眾,歇了兩年,又再發(fā)大兵,吞并蒲、衍、首、垣,進(jìn)逼仁邑、平丘,包圍黃邑和濟(jì)陽,魏國就臣服了。大王又占領(lǐng)濮磨之北,連接齊、秦二國的腰部,斷絕楚、趙二國的脊梁,天下諸侯五次締結(jié)合縱盟約,六次高層會晤,也不敢合兵來救,大王您的威力,也是舉世無雙了!在這樣的功績下,大王您如果能保功守威,克制攻取之心,施行仁義之政,讓已經(jīng)得到的土地人民,沒有后患,那您可以與三王并列為四王,與五霸并列為六霸,那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大王您仗著人多勢眾,兵強(qiáng)馬壯,挾摧毀魏國之余威,而欲臣服全天下諸侯,我恐怕大王有后患?。 对娊?jīng)》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開始的時候都很好,但能善始善終的就很少很少了。《易經(jīng)》說:‘狐涉水,濡其尾?!傉湎奈舶停^河的時候,把尾巴高高翹起,不要打濕了,但是,它要過的河太寬了,舉了一半就舉不動了,尾巴耷拉下來,全打濕了。今天大王您要過的河,不知道有多寬呢!這兩句話,都是說做什么事,開頭容易,要圓滿完成就難!以前吳王夫差相信越國,伐齊稱霸,結(jié)果倒是在艾陵打敗了齊國,但在班師的時候,就被越王勾踐伏擊于三江之畔,身死國滅。智氏也相信韓、魏,聯(lián)合他們一起去攻趙,包圍晉陽,眼看就要得手了。結(jié)果呢?韓、趙、魏三家聯(lián)合把智氏滅了,殺智伯于鑿臺之下。如今大王您看見楚國沒有滅亡,覺得不爽。但是您沒有想到,如果楚國滅亡了,韓、魏就強(qiáng)大了,我覺得大王您的想法真是不周全??!楚國,是隨時可以向您伸出援手的朋友,韓、魏這樣的鄰國,才是您真正的敵人。今天大王您相信韓、魏會跟您好,就像當(dāng)初吳王夫差相信越王勾踐一樣。我擔(dān)心韓、魏對您卑躬屈膝地討好,而實(shí)際上是為解除自己的禍患而欺騙您罷了。為什么呢?大王您對韓、魏,并沒有一絲一毫的恩德,多的是世代的仇怨。韓、魏兩國的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國之手,已經(jīng)十代人了吧!這世上有十代血仇的友邦嗎?所以說,韓、魏兩國一天不亡,秦國的危險就一天不能解除。在這種形勢下,大王您還要出資把他們武裝起來,和他們聯(lián)盟攻楚,不是大錯特錯嗎?再說了,要攻打楚國,走哪條路?。繌哪膬撼霰??您是不是得向韓、魏借道啊?向仇敵借道,我擔(dān)心兵出之日,您的大軍就回不來了!如果不向韓、魏借道,您走哪條道呢?那就只能進(jìn)攻隨水西岸,那一帶,都是沒有人的地方,只有大山、大水、山林、溪谷,那大王您有攻楚之名,卻沒有得地之實(shí)惠。再說,大王您攻楚之日,韓、魏、齊、楚四國必將全國動員。秦楚交戰(zhàn)不休,魏國跟您一起打楚國,您在窮山惡水里打,魏國則攻打留、方輿、铚、湖陵、碭、蕭、相,這些之前宋國的土地,就全被魏國吞并了。齊國也趁火打劫啊,它也南下攻楚,泗上之地就歸它了,這些都是平原四達(dá)膏腴之地,如此,惡戰(zhàn)的是您,得利的是魏國和齊國。戰(zhàn)爭結(jié)束,天下最強(qiáng)的就是魏國、齊國了。我替大王您考慮,不如和楚國親善。秦、楚聯(lián)盟以威懾韓國,韓國一定屈服稱臣,大王再以崤山之險,黃河沿岸之利,威逼利誘,韓國就降格為秦國的關(guān)內(nèi)侯,藩屬國了。大王再出十萬兵戍守韓國國都新鄭,則魏國心驚膽寒,許邑、鄢陵都要閉城固守,上蔡、召陵交通斷絕,如此,魏國也不能主權(quán)獨(dú)立了,也成了秦國的關(guān)內(nèi)侯。大王與楚國交好,就能在關(guān)內(nèi)臣服兩個萬乘之主,再把手伸向齊國,齊國西部地區(qū)就可拱手而取。這樣,大王的國土,東到東海,西到西海(青海湖),約束天下諸侯,燕趙和齊楚,都被秦國隔絕,然后危動燕趙,直搖齊楚,這四個國家,不必流血,就自動降服了?!?p>  黃歇一番宏論,把秦王說動了,告訴武安君,謝絕韓、魏,伐楚計劃取消,禮送黃歇回國,約親于楚。

  赧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

  1 楚國以左徒黃歇隨從太子羋完到秦國做人質(zhì)。

  【胡三省曰】

  上一年,秦王欲與韓、魏聯(lián)盟伐楚,黃歇上書制止了他,秦王改變政策和楚國交好。黃歇回國匯報,于是楚王派黃歇隨從太子到秦國做人質(zhì)。為之后楚王病重,黃歇協(xié)助太子逃回楚國埋下伏筆。

  2 秦國置南陽郡。

  3 秦、魏、楚共伐燕。

  4 燕惠王薨。子武成王立。

  赧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71年)

  1 趙國藺相如率師伐齊,打到平邑。

  2 趙國負(fù)責(zé)收田地租稅的田部吏趙奢收租稅。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依法治國,殺了平原君家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要?dú)②w奢。趙奢說:“您在趙國是貴公子,如果您縱容自己家不奉公守法,那法律的尊嚴(yán)就沒有了。法律被削弱了,國家就被削弱了;國家弱了,其他諸侯國的軍隊(duì)就打過來了,那趙國就沒了;趙國沒了,您的富貴在哪兒呢?以您的尊貴地位,您奉公守法,則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則國家強(qiáng)大,國家強(qiáng)大,則趙氏江山永固;趙氏江山永固,您是王室貴戚,您在天下的分量還能輕了嗎?”

  平原君被他說服,認(rèn)為他很賢能,把這件事跟趙王說了。趙王就任命趙奢負(fù)責(zé)全國賦稅,結(jié)果國賦太平,百姓富足,國庫也充實(shí)。

  【胡三省曰】

  趙奢是趙國名將,但看來他的大才,可不只是治軍,還能治國!

   2 穰侯魏冉推薦客卿灶給秦王,秦王派他帶兵伐齊,攻取剛、壽兩座城邑,用來增加穰侯封地陶邑的地盤。

  【胡三省曰】

  為之后范雎離間穰侯埋下伏筆。

  3 當(dāng)初,魏國人范雎,跟隨中大夫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聽范雎口才敏捷,十分欣賞,私下賜給他黃金及酒肉。須賈認(rèn)為范雎一定泄露了魏國機(jī)密,否則齊王不會對他那么好。于是回國向魏國宰相魏齊報告。魏齊大怒,下令給范雎用刑,打斷了肋骨,打碎了牙齒。范雎裝死。魏齊讓人把他用竹席卷起來,扔到廁所里,還讓醉酒的客人往他身上撒尿,以警戒后人不要到外國亂說話。范雎對守衛(wèi)的人說:“您能幫助我逃脫,我一定重重酬謝!”守衛(wèi)者于是申請讓他把竹席里的死人扔掉。魏齊喝醉了,說:“行?!本菩押?,魏齊后悔沒確認(rèn)清楚,馬上派人去找回來。魏國人鄭安平把范雎藏起來,改名張祿。

  秦國禮賓官員,謁者王稽出使魏國,范雎夜見王稽。王稽偷偷把他藏在車?yán)铮瑤Щ厍貒?,推薦給秦王。秦王在離宮接見他。范雎已經(jīng)進(jìn)入離宮長巷,卻假裝不知道,隨意溜達(dá)。秦王出來,打前站的宦官看見范雎一點(diǎn)規(guī)矩都沒有,怒喝道:“大王來了!”范雎說:“秦國哪有大王,秦國只有太后、穰侯而已?!鼻赝踉诤竺骐[約聽見范雎的話,于是屏退左右,長跪而請:“先生何以教我?”范雎說:“嗯嗯?!比绱朔磸?fù)推辭三次。秦王說:“先生您是不愿意教導(dǎo)我嗎?”范雎說:“不敢!只是我一個外邦人,和大王交情不深,而要向大王您匯報的,又都是匡正君王之事,處身于您的親人骨肉之間,我雖然愿效愚忠,卻不知道大王您的心意啊。所以大王三次問我,我也不敢回答。我知道,今日言之于前,明日伏誅于后。但是,我義不容辭,不敢回避。況且這死,是人人都免不了的,如果我的死,能稍微有利于秦國,那也是我的心愿了。唯獨(dú)害怕我死之后,天下之士,都閉口不言,裹足不前,不敢來秦國效力了?!?p>  秦王長跪起身,說:“先生您這是什么話!今天寡人有幸見到先生,是上天讓寡人來給您添麻煩,幫助我保存先王的宗廟?。∈聼o大小,上及太后,下到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無疑寡人也!”

  范雎拜謝,秦王也拜謝。范雎說:“以秦國之大,士卒之勇,以治諸侯,就如猛犬逐跛兔,但是,閉關(guān)十五年,不敢用兵于崤山以東。為什么呢?是穰侯為國謀而不忠,大王您自己的戰(zhàn)略,也有所失策!”

  秦王又長跪而起,說:“先生教教我!我哪里失策?”

  這時候,左右竊聽的人很多,范雎不敢說太后的事,先集中火力轟穰侯,看看秦王反應(yīng),于是說:“穰侯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齊國的剛邑、壽邑,就是失策。當(dāng)初齊湣王南攻楚,破軍殺將,辟地千里,但是呢,齊國尺寸之地也沒撈著。為什么呢?不是齊王不想得地,是那地形限制,他得不著。等到諸侯看見齊國國力破敝,起兵伐齊,大破之,齊國幾乎亡國,那是因?yàn)辇R國流血打仗伐楚,而得利的是韓國、魏國。今天大王您不如遠(yuǎn)交而近攻,那打下一寸土地,就是得一寸土地,打下一尺,就得一尺。韓、魏兩國,是天下的心臟地帶,中樞門戶,大王如果要稱霸天下,就必須占據(jù)天下的中樞門戶,以威逼楚、趙。楚國強(qiáng),就收附趙國,趙國強(qiáng),就收附楚國,楚、趙皆附,那齊國就害怕了,齊國再收附了,那韓、魏兩國就是大王的俘虜了?!?p>  秦王說:“很好!”于是以范雎為客卿,做軍事戰(zhàn)略的參謀。

  【胡三省曰】

  范雎謀軍事,則三晉受兵禍,而穰侯兄弟皆為秦所驅(qū)逐矣。

  【柏楊曰】

  范雎一席話,為秦國制定了遠(yuǎn)交近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直到今天,還是所有侵略者奉行的經(jīng)典。秦國自崛起以來,東征西討,收獲有限,在于全憑蠻力,與全世界為敵。遠(yuǎn)交近攻大戰(zhàn)略確立之后,兵力所及,就摧枯拉朽,勢不可當(dāng)。

  范雎是被魏國逼反的最后一個人才,商鞅、張儀,都是被魏國逼走,成就了秦國。魏國總有化友為敵的本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