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亭鈺
李亭鈺,影視圈的花旦之一,一直走的大熒幕路線。
算下時間,李亭鈺只比姜棠大五六歲,但她出道比姜棠要晚幾年,也比姜棠紅的久多了。
前年和陸文川合拍的《入戲》上映之后,又將李亭鈺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姜棠認(rèn)識李亭鈺,很早就認(rèn)識。
李亭鈺最初也不是現(xiàn)在這樣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她簽過華娛,只不過后來解約了。
李亭鈺剛簽華娛的那一年姜棠因為《偷光》的上映有了名氣,片約邀請逐漸多了很多,陳悅給姜棠看了一個叫《謀情》的本子,姜棠沒有那么喜歡演戲,卻也很喜歡那個本子。
《謀情》講述的是一個抑郁癥患者努力自救,努力追尋愛的故事,最后的結(jié)局感人至深。
在確定姜棠為主演后,姜棠用了兩個月接觸抑郁癥患者這個群體,也努力讓自己代入抑郁癥患者。
可是簽完合同,開拍前的兩個星期,片方臨時通知姜棠和陳悅,角色要更改。
姜棠還是主演,只不過她飾演的角色需要改變,變成劇本里的女二。
片方說,會適當(dāng)?shù)慕o這個角色添加一些戲份。
而演原來姜棠那個角色的演員,變成突然空降劇組的李亭鈺。
陳悅當(dāng)時特別生氣的找到片方,質(zhì)問是怎么回事。
片方給的回答卻是,首先,劇本已經(jīng)進(jìn)行了修改,姜棠和李亭鈺的角色都是一番,他們并沒有違約,其次,李亭鈺是投資方同意塞進(jìn)來的,最后還說,姜棠年紀(jì)小了些,李亭鈺比姜棠更適合這個角色。
陳悅這才明白,片方給姜棠和李亭鈺簽了一模一樣的陰陽合同。
但其實,真正的主演他們早就定好了李亭鈺。
姜棠被他們溜了兩個月。
后來的所有的物料宣發(fā),都是以李亭鈺主演宣傳。電影發(fā)布了首支宣傳片后,直接把姜棠的位置放到了二番。
陳悅當(dāng)即就怒了,和片方理論,結(jié)果片方為了炒作,轉(zhuǎn)頭就把陳悅不那么理智的言論捅給媒體,說姜棠為了番位在鬧。
媒體直接給姜棠蓋上了撕番的標(biāo)簽,當(dāng)時還遭到了挺多人的批評。
這些攻擊一直到電影正式上映后,才慢慢平息。
一部溫馨治愈的都市片,最后成了利用演員炒作的商業(yè)爛片,拿了四個億的票房,評分卻低破天際。
李亭鈺剛出道,演技青澀,拍的時候也沒有多上心,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愣是靠著姜棠那張臉和演技撐起了半邊天。
一部電影,從頭到尾認(rèn)真演戲的,仿佛只有姜棠
現(xiàn)在想起來,陳悅都是一口血悶在胸口,上不去下不來,太過憋屈。
這事兒,是姜棠吃過的一個悶虧。
因為這件事,陳悅到現(xiàn)在對李亭鈺都不感冒。
“李亭鈺也真的挺有意思,拍《謀情》的時候,整一個空降劇組,你罷演不拍、滯留了三四年的《十三天》她也敢接,現(xiàn)在《雨夜回憶》片方想要聯(lián)動《入戲》,明顯是為了制造陸文川和李亭鈺二次合作的話題,所以找李亭鈺客串,她也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