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左良玉冷哼一聲:“黃御史言之有理,但本侯心下著實不忿。若就這般眼睜睜地放那太子過去,讓他順利抵達東川,實在太過可惜??!”
見左良玉表態(tài)反對,黃澍心下一聲暗嘆,他還未說話,一旁的左夢庚,卻是搶先說道:“父侯說得是,若這般無所作為地放其離開,白白丟了這么大塊的肥肉,確是太過可惜。此事不為,日后回想,必定更加后悔。以孩兒看來,不若這樣,反正那太子與黃得功部兵馬合兵一處,也不過三四萬人,那我等當可暫不調(diào)派正集結(jié)于湖廣東部的重兵,而是就地從湖廣南部征發(fā)兵馬,集結(jié)個六七萬人,在其必經(jīng)的險要之地設(shè)伏,邀擊其部,相信亦可將其擊潰,最終將那太子一舉擒獲!”
他說到這里,又迅速斜了一眼,那一臉惶色正欲急急發(fā)言的的湖廣總督何騰蛟,又搶先說話堵住此人嘴巴:“以我來看,只要能拿下那太子,那我軍就算與朝廷反目又如何。反正朝廷已然這般防備,視我等有如將反之賊,早晚必會反目相殺,又何必畏首縮尾,見機不動!這般良機,若是白白失了,只怕將來悔之無及?!?p> 左夢庚這般話語,說中了左良玉內(nèi)心深處,最為真實難捺的想法。
是啊,這太子要從自己轄區(qū)經(jīng)過,可謂是擺在面前的大好時機,如果不能切實抓住,可真要悔青腸子了。
更何況,這個太子,乃是一張用來對付朝廷的極好籌碼,若是就這樣讓其徑往東川,最終毫無價值地死要流寇手中,那還不如由自己來將他切實掌握。
反正現(xiàn)在自己反意已決,無非就是早反與晚反之間一點差別而已。
既如此,那就干脆來個先下手為強!
想到這里,左良玉心下,終于拿定了主意。
他厲聲回道:“我兒所言有理!若就這般放太子西去,錯失大好良機,本侯心下著實難安。不好好地干他一票,又如何心甘!反正與朝廷之間,總有刀兵相見之時,又何必硬要等到萬事齊備才可動手。這一票,老子干定了!”
他轉(zhuǎn)過頭去,向左夢庚下令:“我兒聽令!”
左夢庚迅速站起身來,拱手應(yīng)道:“孩兒在!”
“本侯著你立即前往岳州,在那里調(diào)集湖廣南部諸州鎮(zhèn)兵馬,然后擇險要之地,伏擊那太子與黃得功部之聯(lián)軍,務(wù)必將其徹底擊潰,生擒那太子!”
“得令!”
在左夢庚喜孜孜地離開武昌,前往岳州調(diào)集兵馬之時,那太子王明,卻是正與江西巡撫袁繼咸,以及兩位陌生的客人,在九江官署中密談。
三人分賓主落坐后,江西巡撫袁繼咸首先開口。
“太子殿下,當日在下自袁州回返后,忽被朝廷改任江西巡撫,故一直呆在南昌,因諸事繁忙,九江之地又一直兵戈相爭,這才一直無緣前來拜見殿下,倒是慚愧得緊?!?p> 見袁繼咸神色慚愧,王明心下,卻是莫名感慨。
王明知道,這個袁繼咸,在明末歷史中,乃是一個十分有名也十分難得的忠臣義士。
袁繼咸,字季通,號臨侯,江西宜春人。弘光元年,左良玉由武昌起兵反叛朝廷,圍攻九江時面見時任江西都督的袁繼咸,企圖脅迫他參與兵諫,而袁繼咸則認為異族大敵在前,應(yīng)以民族大義為重,就斷然予以拒絕,并慷慨陳詞,曉以利害。
不料當夜左良玉暴病身亡,其子左夢庚秘不發(fā)喪,并將袁繼咸騙入軍中軟禁,隨后又投降了清廷。
隨后,左夢庚將被俘的袁繼咸獻給清廷,以此邀功請賞。
接下來,袁繼咸被拘押北上,囚禁于京城,清廷仍不斷以高官厚祿勸降于他,卻皆被他概然相拒。
此時,袁繼咸的一些門生已經(jīng)入清為官,他們環(huán)繞而跪,痛哭勸降,均遭到袁繼咸的嚴辭拒絕。他仍舊戴明帽,著明服,并拒絕朝見清帝,表現(xiàn)了十足的民族氣節(jié)。
順治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始終不肯為清廷效勞的袁繼咸,以身殉國,于三忠祠前英勇就義。
對于這樣一位氣骨錚錚的明末英雄,穿越而來的太子王明,心下對其充滿了敬意。
他當然知道,自己身為袁繼咸名義上的頂頭上司,那袁繼咸卻一直不來拜見自己,其實亦是多有苦衷。
首先,便是有朝廷之掣肘,讓袁繼咸心懷疑慮,不敢與自己太過接近,以免落下把柄,惹得弘光皇帝心生疑忌。其次,便是城外有大批左軍駐防,已然將九江隔絕有如飛地一般,他這個江西巡撫就是想要來拜見,都甚是不易。
想來堂堂江西巡撫,要入九江城中,都要被那些形如匪寇的左軍給檢查看驗,哪還有半點顏面可言。
直到現(xiàn)在,王明調(diào)令已出,靖面侯黃得功即將接防,城外的左軍得到了消息,基本上對出入九江的車輛行人,都處于睜一眼閉一眼的狀態(tài),不再盤查過問。那江西巡撫袁繼咸見時機成熟,才從南昌出發(fā),前往九江拜見太子。
見袁繼咸一副拘謹之態(tài),王明哈哈一笑:“袁巡撫不必多禮,我等皆是大明臣子,理當以國事為重,此刻得見,亦是難得。孤向聞袁巡撫忠清自肅,端方剛毅,心下亦不勝祈慕,今日相見,亦甚是欣慰矣?!?p> 見太子這般寬厚,袁繼咸訕訕一笑,才又向王明介紹道:“某家此來,一是來拜見太子,二是有兩位朋友,想推薦給太子,望太子能量材為用,接納二人?!?p> “哦?是嗎?”王明匆匆掃了一眼那正拘謹而坐的二人,便笑道:“袁巡撫客氣了。想來你所薦之人,必是多有才學(xué)能干之輩,孤能憑空得這般人才助力,心下喜悅之至,又安有不受之理?!?p> 聽王明這般說辭,袁繼咸與那二人俱是神色舒展,氣氛倒是輕松了不少。
袁繼咸拱手笑道:“太子豪闊,令我等如沐春風矣。在下來介紹下,這二位,一位是監(jiān)紀郭之麟,另一位是推官余士偉,二位俱有賢材,可荷重任。當日俱隨本官從九江前往袁州視察,因戰(zhàn)亂之故,無法返回九江,只得于南昌暫居?,F(xiàn)在這二位賢士皆是提出,要返回九江為太子效力,故在下此番拜見,特攜他二人前來,還望太子周納相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