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魂滅
所有人都說她瘋了,她的確瘋了,待在這個她不屬于的世界,沒有任何親朋好友,她將在這里凄慘孤苦一生。
何家的府醫(yī)算是妙手回春,把她從鬼門關強拉硬拽回來。
她癱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著一個地方,手腕上的傷口已經處理,只是別人來探望時,都被她半死不活的模樣嚇得嘆氣。
她孤單而又害怕著!她想回家,可事實是她永遠地停留在這里。
整日昏睡在床上,她渾渾噩噩的,手上的傷口裂開也不在意,她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在哪里,難道只是成為何玉婠在這里得過且過?
小姑娘為何要求死?她一開始以為是何玉箐搶了小姑娘的婚事,小姑娘沒想開,加上風寒侵襲才去世。
后來芙蓉三紅告訴她,早在楊家之前,小姑娘其實另有婚約在身,那是一位出自耕讀之家的公子,姓林。
林公子品學兼優(yōu),年紀輕輕已是京中有名的才子。
小姑娘曾借著上元節(jié)的名由出去,偷偷地見過那位林公子一面。
一身書卷氣息的林公子陪著妹妹及友人在小攤上停駐,上元節(jié)熱鬧非凡,林公子拆燈解謎時談笑風生,落在花燈后面的小姑娘眼里,情愫暗生。
芙蓉說那時小姑娘還未及笄,兩家人就等年后小姑娘及笄后,挑個好日子結秦晉之好,然而年后這樁婚事卻生了變端。
何家以林公子品行不端為由,退了這樁親事,小姑娘曾跪在何中鴻夫婦面前,乞求他們不要放棄這樁婚事,最后還是沒能挽回這樁親事。
她的記憶里還殘留著林公子與小姑娘訴別的場景,那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郎,含淚親自交還了訂親的信物,令小姑娘心病加深。
后來就是何中鴻寧氏替小姑娘說了楊家的親事,那時小姑娘才知,原來并非林公子品行不端,而是林家官階不夠。
雖是庶女,也有利用價值。
何中鴻夫婦把小姑娘許配給楊家公子,小姑娘不情愿,然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小姑娘根本無法反抗,只能默認這樁婚事。
誰知小姑娘的婚事又出了變端,那對小姑娘恨了十幾年的母女,不甘命運受寧氏掌控,不聲不響地搶走了小姑娘的親事。
退了林家的親事,如今的楊家又沒成,府里愛嚼舌根子的人傳著小姑娘的流言蜚語,名聲受損,小姑娘經受不住了。
兩次親事小姑娘落得里外不是人,搶她親事的還是令她與生母活得痛苦不堪的白氏母女,最令小姑娘傷心的是何中鴻的態(tài)度。
何中鴻曾經寵妾滅妻,后來幡然醒悟,把白氏母女交給寧氏處置,寧氏挫磨白氏至今。
表面上何中鴻對白氏母女不管不顧,其實還是在意的吧?
何中鴻或許明白,他對白氏母女越在意,白氏母女越危險,估計小姑娘最后是想明白這一點,幾重打擊之下,才郁郁而終——最終,小姑娘還是一個爹不疼娘不在的孤兒。
而她,將延續(xù)小姑娘的命運,在這壓抑昏暗的何府做一具行尸走肉。
“阿娘,爹爹怎么不來看我們?”莫約六七歲的小女童問抱著她的婦人。
“玉婠乖,爹爹太忙了,我們不要去打擾他,要好好聽話,聽話爹爹就來看你……”
婦人的話越說越哽咽,幼小的女童看著自家親娘臉上的傷,心疼地摸摸婦人的傷口。
摸著摸著,她手上沾染了赫紅色的鮮血,再看婦人,對方臉色慘白,雙眼無神,嘴里一直冒血,一滴一滴地下滲,落在她身上。
婦人嘴里念叨著:“玉婠,不要放過她們!不要放過白氏……”
“啊!”
午夜驚魂,她尖叫起來,被那血腥恐怖的畫面驚得久久不能回神,全身冷汗涔涔。
“小姐……”
她的叫喚引來芙蓉三紅,兩人擔憂的看著她。
她的內衫已經被汗水打濕,鬢發(fā)貼在額前,窗外的風一吹來,令她打了個寒顫。
芙蓉三紅連忙翻箱倒柜的給她尋找干凈的衣裳,伺候著她重新梳洗入睡。
她呆呆的,雙眼無神,任由芙蓉三紅擺布,在小姑娘的記憶里,從前無數(shù)個漫漫長夜,肖氏與小姑娘相互依偎,活得不人不鬼。
如今肖氏去世多年,小姑娘魂滅,她這異世孤魂占據(jù)了這副空殼子,身體原主人的記憶和怨念卻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她。
那她究竟是小姑娘還是她自己?
“或許……我們已經分不開了!”
她喃喃自語,銅鏡就擺在她身側,映出小姑娘憔悴的模樣。
“小姐。”
芙蓉安撫著她,三紅提了一盞小小的燭籠過來。
“小姐別怕,奴婢們就在您身邊,不會有事的。”
原來芙蓉三紅伺候了她這么多天,早就察覺到她的害怕、她的驚恐、她的異樣。
“是不是覺得我變了?”她抱著膝蓋發(fā)問。
芙蓉貼心地替她掖蓋好被子,“遇上這些事情是個人都會變的,小姐從前被肖側夫人保護著,從未經歷這些,如今該學會自我保護了?!?p> 她沉默地埋下頭,小姑娘遭受親爹的冷落、姐妹的欺壓,選擇的是默默忍受,那顆本就千瘡百孔的幼小心靈抑郁了十幾年,是她的到來令小姑娘所有的憤恨情緒爆發(fā)。
小姑娘死了并不代表她就能對這具身體隨心所欲地控制,或許她新的靈魂,小姑娘殘余的怨氣,在她從這具身體蘇醒來時就已經融為一體。
是她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的變化,不能接受自己不是自己,成為另外一個人;
不能接受自己無法回家的現(xiàn)實,二十多年的拼搏一朝化為烏有,要在這里從頭開始;
不能接受從成為小姑娘那刻起,她的命運就注定低人一等
她不想向這封建的時代低頭!
可是小姑娘又何其無辜?生長在這嫡庶尊卑的時代,對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還沒來得及看看大千世界就香消玉殞。
她不想成為小姑娘,小姑娘卻拒絕她的選擇都沒有。
所以,她該怎么辦?她真的好害怕,也好仿徨無助。
“奴婢從未告知小姐自己的身世,不知小姐是否有興趣聽聽奴婢不堪的過去?”
芙蓉難得地開口,她木訥地轉向芙蓉,眼神空洞。
芙蓉是小姑娘院子里長的最好的,對比芙蓉,不管是小姑娘還是她,都顯得小家子氣,芙蓉行為處事有章法,一看就知道是受過良好教養(yǎng)的大家閨秀。
然而大家閨秀除非是遇上抄家滅族的禍事,是不會為人奴婢的。
事實也正如她所想的那樣,芙蓉是先帝時期唐貴妃的族人。
唐貴妃?這是她第一次聽到宮中的人物。
芙蓉:“小姐養(yǎng)在深閨,對這些事情應該不知曉。
奴婢出身于淮南唐氏的旁支,祖上非富即貴,出身書香門第的唐氏子弟多是清高之輩,他們瞧不起那些泥腿子、娼妓之流,奴婢父親也常常教導奴婢要遠離白丁俗客,家族都容不得血脈玷污,違者逐出家族,剝奪唐姓……”
芙蓉說了很多很多,她和三紅在一旁聽著,唐氏清流百年,受人敬仰,然而世人百年的尊敬養(yǎng)大了族中子弟的心氣。唐氏子弟清高是真,剛愎自用、不識民間疾苦也是真。
“族長第四子,奴婢的那位族叔,他與原配夫人夫妻情深,原配去世后,族叔整日頹廢,外出參加友人聚會時,遇上一名小官之女,族叔喝醉了酒,或是對人世間不再留戀,放浪形骸,與那女子做了一夜夫妻。
一夜過后,族叔愧對死去的發(fā)妻,只留下一袋銀子打發(fā)那位姑娘。”
紈绔子弟,逢場作戲,再平常不過,她來這里的日子,已經聽說了不少此類荒唐事。
她問:“那位姑娘后來怎樣?”
芙蓉:“那位姑娘自那一夜過后有了身孕,未婚先孕為世人不恥、家族不容,她大著肚子流落街頭,被唐氏政敵找到,成為攻訐唐氏的棋子。
為了家族,族叔不得不低頭,以娶那位姑娘進門結束風波。”
聽到這里,她意識到到不妥,何家是世家分支,重嫡庶尊卑,唐氏恐怕更甚。她言:“小官之女做大族正室,剛剛喪妻就另結新歡,這恐怕于家族名聲有礙?!?p> “是啊,那位姑娘成為族叔繼妻,不管她是否身不由己,寒族出身,母族棄子,未婚先孕,攻訐唐氏,每一條都注定她在唐家活得艱難,而她生下的女兒也在唐家受盡欺辱漠視,身份尷尬,仰人鼻息?!?p> 芙蓉族叔與繼妻生下的女兒就是后來的唐貴妃,唐貴妃早年在家族里受盡冷落,吃穿用度甚至不及族中下人。
原配的子女被家族養(yǎng)成人中龍鳳,前途無量,而唐貴妃卻是一位只能讀《女戒》的半瞎子,任誰落得這樣的待遇都會不甘心。
“唐貴妃雖與奴婢同輩,她卻大奴婢四十歲,比當今陛下只大七歲,她入宮就是嬪位,與奸臣郭無昀勾結,害死先帝十多位皇子公主?!?p> 十多位!聽到這數(shù)量,她深感恐怖,那些皇子公主的母族是手握大權的門閥世家,勢力何其龐大,這種情況下唐貴妃居然能害死這么多的皇子公主!
往事如煙,回想起來依舊心痛,芙蓉凄慘一笑:“她殺瘋了,殺到先帝的子嗣寥寥無幾。
害死那么多的皇家子嗣,還勾結奸佞獨攬大權,觸碰到太多人的利益,朝野上下都是討伐她的罵聲,百姓們稱她為禍國妖姬,皆欲除之后快。
后來傅太師力壓群雄,除奸臣郭無昀,廢妖妃唐娉婷,打擊謀反藩王,力挫狼子野心的門閥世家,扶持如今的陛下登基,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隨著芙蓉的講訴,她想象出當時朝堂的混亂局面,而芙蓉一家因著政權更替,因著唐貴妃,更是成為所有士族打壓的對象,唐氏百年基業(yè)毀于一旦。
唐氏覆滅那年,芙蓉才六歲,遭受這樣的磨難,她很難想象芙蓉這些年是怎么過來的。
“不恨嘛?”她憐惜地問。
“不恨?!?p> 她不明白,芙蓉怎能不恨呢?從官家小姐淪落到伺候人的奴婢,這樣大的落差,應該是終其一生都難以釋懷的傷痛。
芙蓉苦笑:“奴婢自六歲就成為官婢,御坊司賞賜給何家,后成為小姐的侍婢,保命尚且不易,哪里來得及恨。”
她抱過芙蓉,心情沉重,眼角不由自主地酸起來。
“小姐,人生的苦難太多了,奴婢沒有時間去傷懷,只有義無反顧地保護好自己,讓九泉之下的爹娘安心?!?p> 芙蓉的話在她耳邊響起,她不甘地流下兩行清淚。
是啊,她其實日子還過得去,只是自己沒有接受罷了。
她的憤懣、她的不甘、她的拒絕都是一時的掙扎,最后還是得面對自己成為何家庶女,自己必須活在這腐朽社會的現(xiàn)實。
芙蓉剝開這血淋淋的事實,讓她無法逃避,或許,早點接受才能讓痛苦早一點消散。
那晚過后,她安靜下來了,整個人也平和了。
她依舊是自己,只是要帶著小姑娘的那份存活。既然她與小姑娘分不開,就索性不再糾結這些。成為小姑娘固然累,可她也確實占了小姑娘的身體。
她把家鄉(xiāng)的一切都當成是上輩子,在成為小姑娘的那刻,她即重生。
今后,她就是何玉婠!
何中鴻再次命府醫(yī)過來診治,她沒有拒絕,安安靜靜地遵從醫(yī)囑,吃藥養(yǎng)傷。
先前從望月亭摔下來的傷沒好,這次她又自殘,這具身體真的是多災多難,破碎不堪,需要靜養(yǎng)許久。
納妾一事她得知了真相,原來納妾只是寧氏與輔國將軍府大夫人的隨口一提,寧氏沒有當真,輔國將軍府那邊更沒有當真,唯有心存幻想的何玉嵐聽進去了。
原來都是貪欲作祟。
得到這樣的結果,何玉嵐表面上只是略顯遺憾,情緒在人前收斂了不少,唯獨在面對她時本性暴露無遺。
“何玉婠!是你害我!”
借著探望的名義,何玉嵐坐在她的床邊,面目猙獰,恨不得掐死她。
她平靜地看著對方,反問:“我何錯之有?此事本就子虛烏有,是你多想還加害于我,與其在這里欺軟怕硬,倒不如想想法子自救,你在夫人面前露出本性,覬覦姐夫,殘害姐妹,你說夫人會不會容不下你?”
果然,聽完這話何玉嵐再沒有底氣,只能惡狠狠地盯著她道:“你好心計呀,從一開始就想著害我?!?p> 聽到這話,她一把拉過何玉嵐,仔細端詳何玉嵐的臉:“多么秀麗的臉蛋,可惜人是個蠢的?!?p> 她又沒去輔國將軍府,哪里知道寧氏與輔國將軍府的大夫人當時談話的內容,如何陷害何玉嵐。
何玉嵐掙脫她的鉗制,一臉怒氣:“你少來這些!你我以后就是敵人,不死不休!”
何玉嵐放了狠話,最后陰沉著離去。
她在何玉嵐離開后,全身的戒備都松垮了,無力地躺在床上。
她也只能逞逞口舌威風,實則毫無反擊之力。她以為何玉嵐會被寧氏針對,誰知寧氏像是當此事沒發(fā)生一樣,這令何玉嵐更加害怕,從那以后安分守己,對寧氏更加畢恭畢敬,噓寒問暖,寧氏似乎也很滿意何玉嵐的乖巧,竟然帶著何玉嵐幾次出入外面的交際場所。
這不正常。
來了大半年,她從多方了解到關于官眷間的交際規(guī)則,庶女通常是沒資格出席盛大的場合,那些夫人嫌難看,只帶自家的嫡子女與達官顯赫的人家往來。
除非庶子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需要出來見見人,或是有人家的門第高到足以忽略這些俗見,如皇室或者一些簪蔭世家。
故而小姑娘生前沒出席過重要的場合,而她以后也不會有那樣的機會。
然而這天,寧氏卻允許她出門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