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熊羆傳

第42章 求援

熊羆傳 熊羆君侯 4272 2021-06-03 20:30:00

  混亂之時,一個披頭散發(fā)、衣甲破碎的步卒騎著一匹健碩的青馬直往北去,后面緊緊追著四騎。

  那步卒只逞馬力稍快,與后者拉開五六十步的距離,卻始終擺脫不掉。于是,他索性勒馬回身,拔刀準備一戰(zhàn)。

  誰知那四個人也就勢急急勒住了馬,并未呈包夾之勢。

  “前面的可是聞若虛、聞指揮使大人?”其中一人隔著六七丈遠,扯著嗓子高聲喊道。

  “正是在下,幾位可是要拿我請功的?”聞若虛看不清來者,牢牢勒住馬首,放下錐刀,搭上長箭,用腳蹬緊弓身,虛站在馬鐙上朝那邊拱手一拜,依舊翩然自若。

  “聞指揮使,你可還記得在下么?”那人縱馬前行一段,停下又喊,言語之中很是激動。

  “原來是那夜常山府院里的勇士,諸位別來安好?”聞若虛細看之時,才發(fā)現(xiàn)正是在常山埋伏白繼忠的幾個死士,不禁慨然今日居然在陣上再度相遇。

  “聞指揮使,我等承蒙恩公再生之恩,本想各自回鄉(xiāng)。后來又見你為許望將軍立碑,心中好是感激。恰巧在回鄉(xiāng)的路上遇到官軍大肆招募敗軍,一番商量后便索性混入其中?!蹦侨苏f罷朗然大笑。

  “各位既已決定歸家,何苦又步入這死生局中?”聞若虛嘆道。

  他見對方并無敵意,一時間卻有些愕然,不知道他們?yōu)楹稳ザ鴱头?,也不知道他們?yōu)楹胃约骸?p>  “此次官軍勢大,天道軍區(qū)區(qū)數(shù)萬人馬早晚抵擋不住,我等想伺機送個人頭,以此報答恩公的磊落情義。只是還沒便宜時機,剛剛在陣中恰巧看到恩公不知何故,獨自一人策馬出城,特先追上來告知此事?!蹦侨苏f罷拱手致禮。

  “如是,若虛多多拜謝各位了,只是切莫勉強,倘若天不絕我,常山關(guān)便能挺到那個時候!”聞若虛再次拱手回禮,便縱馬掉頭,急急向北而去。

  那幾個死士目送聞若虛遠去,趁亂返回官軍大營。

  快到都城之時,聞若虛沿途殺掉一個傳遞軍情的快騎,換上新的行頭,背上插著令旗,如若無事地踱馬過門,時隔數(shù)載再次進了帝京這個改變自己命數(shù)的地方。

  與此同時,都城南面百里之外的平原血色濃烈,常山關(guān)北墻下的尸體已經(jīng)高如京冠。

  三個時辰的強攻后,官軍第五次鳴金收兵,大軍迤邐回營,被迫再做休整。

  月色凄迷,冷風刺面,南星呆呆地坐在城樓上望著北邊,心里禱告聞若虛平安到達,也禱告自己能和這座殘破不堪的城樓一起等到他歸來之時。

  聞若虛啟程的前夜,南星照舊給他用冰花擦拭身體,卻發(fā)現(xiàn)他一臉的消沉,眼神有些迷離。

  “此次去中都求援,路程艱險,敵軍重重,不如還是讓朱雀營里的姐妹去做,女子出入或許還便利一些,你也不要太過操勞了?!?p>  南星不知聞若虛為何會顯得如此疲憊,乍一看去倒像年過半百的老人,不禁隱隱擔憂起來。

  平日里,她時常會有一種錯覺,明明看著聞若虛的面相只有三十歲左右,可有時候卻覺得他無論眼神還是聲音,更像一個飽經(jīng)滄桑、看破世事的老先生。

  “此行干系重大,容不得半點差池,須我親自前往?!?p>  “可是萬一你……”

  聞若虛揮手止住了南星,接著問道,“凡世間諸事,自有因果,報應不爽。如今看來,解鈴還須系鈴人。南星,你可知道,天下這錯亂局勢到底是因何而來么?”

  “如今昏君無道,徭役沉重,荼毒百姓,天道軍拯救蒼生,星圖宮順應天意……”

  南星不明所以,剛說了幾句就又被聞若虛揮手打斷,“將來若真建了新的朝廷,你這些話倒是一番昭告九州的現(xiàn)成言辭??蓵鵀閯僬吡?,許多事你只見得浮流,卻是看不到根源的?!?p>  “難不成這天下大亂,還有隱情?”南星依舊不解,心思驀地靈光一現(xiàn),卻不敢深想下去,生怕自己知道聞若虛有另外一副面孔。

  “我等星圖宮眾本是軒轅黃帝后裔,自夏禹篡位立國,便徘徊在皇權(quán)的邊緣,數(shù)千年來雖然美其名曰炎黃貴胄,卻被歷朝歷代掌權(quán)者所不容,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自本朝太宗皇帝登基以來,更是以宜居祖地之名,被貶斥到雍北荒涼之地。待大族長唐復到任,心心念念恢復本族光華,處心積慮改造形勢,一待時變就要圖謀九州,稱霸天下。”聞若虛說罷又嘆了口氣,眼中流露出悔恨的神色。

  “昏君無道,有德者取而代之,這又有何不可?”南星急忙追問,她心底多少無法接受聞若虛所說的都是真相,自己現(xiàn)今所走的并非正義大道。

  “天下之勢,總是往復循環(huán),立國之君尚且仁慈,守國之君大多平庸,亡國之君必是殘厲。無論是誰家坐了天下,百姓的日子總是一般艱難。何況當今的皇帝雖然為人兇戾,這個王朝本也還有百十年的氣數(shù),只是其為了追求長生,大興徭役,揮霍土木金石,才逼迫得各地反亂、義軍風起。而當初進獻長生之術(shù)來擾動天下的陰謀,正是軒轅一族派我去做成的?!?p>  聞若虛面無生色,眼中轉(zhuǎn)而流露出更大的痛苦來。

  “我自少年之時就看透凡世苦難循環(huán)無盡,向來追求平靜無為,最后卻為了完成家族的使命,處心積慮讓天下動亂,民不聊生。這些年來在戰(zhàn)火中喪生的萬千無辜百姓,都要算成我一人的罪孽……”

  “人各有命,生死在天,你不要這么想自己?。 ?p>  “此番前去都城,無論成敗生死,我終究不能戰(zhàn)勝自己的良心,倒不如一死解脫?!甭勅籼摯糇谀抢铮p手捂面,甚是痛苦。

  “事已至此,哪能回頭?”南星鼓起勇氣,走上前去,用雙手將聞若虛的一只手團住,實在不想讓他如此苦惱下去。

  “你如今對世事倒也看得通透,不再是剛到星圖宮時的那個小女孩了?!甭勅籼摬⑽磳⑹殖槌?,只是慨然嘆了一口氣,一股溫熱在兩人指間傳遞,卻讓他安寧了一些。

  南星并未回話,可她此刻心中又多了一個疑問,聞若虛既然自認為是個淡薄世事的人,又緣何會攪入這紛亂局勢之中?難不成還是為了師父么……

  她不敢再去想,也不敢再去問,只靜靜依偎在他的膝旁,淚水卻不知為何在眼眶里打著轉(zhuǎn)。

  她笑著流淚,哭得暢快,若是身旁這個男人能為了自己做出如此雄絕千古之事,自己就是死上一千次、一萬次也會心滿意足。

  只是聞若虛此次冒險北上,不知歸期。她愈發(fā)地心神不寧,生怕從今往后再也見不到他了。

  京畿之地戰(zhàn)局叵測,都城里人心大亂,百十家米鋪近來也跟著大盈大虧。

  百姓一開始聽說亂軍占了楚漢,進入江北,怕要封城都搶購囤積稻米,一貫錢只換得十斤米,隔日轉(zhuǎn)手賣出又得利數(shù)倍。

  過幾日又聽說幾十萬官軍都沒拿下常山,便已有小半官民已攜帶細軟向東逃去,城中的米價也隨之一跌再跌,加急從江北和青徐運來的稻米都壓在了倉庫之中,不設(shè)把守竟也無人去拿。

  京畿最大的商戶寧遲坐在宅子里,正愁眉不展地看著被勾畫得亂七八糟的賬本。

  下人跑進來傳報,有個江北的客商上門來談收購存余稻米的生意,寧遲心中雖然聳動一下,可還是沒好氣地嘟囔,“真是奇怪,這中都明日是誰的天下還不知道,居然還有人掂量心思做生意!”

  下人知道主子最近虧了買賣,正心煩著,回身剛要出去打發(fā)來人,卻又被寧遲叫住問道,“那人還說了什么沒有?”

  “說要做一筆……好像是制衡還是什么的買賣,還信誓旦旦地說老爺您一定會對這買賣感興趣?!毕氯巳鐚嵒卦挕?p>  寧遲皺起眉不說話了,現(xiàn)今江北已被天道軍占據(jù)大半,鳥都飛不過來一只,何況是尋常的客商,這其中必然大有蹊蹺。

  此外,“制衡”一詞正是寧家數(shù)百年來屹立不倒的治家精要,只在宗族之間口口相傳,一個無端冒出來的外人卻也知曉,此刻更是顯得奇怪。

  想到這,寧遲終于下定決心要會一會這個人,便叫下人去把人請到房中。

  “寧世兄,小弟不請自來,實在冒犯叨擾了?!眮砣耸莻€三十歲左右的男子,面色清朗,身材頎長,一進屋就向?qū)庍t拱手做禮。

  “不敢枉占世兄稱呼,在下眼拙,卻不識尊駕大名?”寧遲細細端詳著此人,確定從未謀面,卻也聽不出來他在故意套近乎。

  “令尊當年做北馬的大宗交易,在雍州曾與我家大族長相交頗深,故斗膽稱一聲兄長?!蹦凶踊卮稹?p>  “原來如此,敢問尊駕是哪個世家的公子?”寧遲年輕時依稀記得家中曾有過這筆買賣,而且獲利頗豐,算是做足這些年家底的大事,但其他的便所知不詳。

  “雍州梅溪軒轅一脈,愚弟是聞家幺子,草名若虛?!?p>  “若虛賢弟遠來不易!”寧遲連忙讓座。

  他聽到這個名字后心中不禁一顫,絕未曾想這個天道亂軍領(lǐng)袖、朝廷懸賞五千兩黃金的要犯居然有本事混進中都,還找上了家門。一句“遠來不易”更是點到即止,只想看來者究竟有何打算。

  “世兄,天道軍如今破釜沉舟,舉兵過江,奈何寡不敵眾,形勢危急,特來向世兄求助?!甭勅籼摬辉俅蚶@,因為他必須爭分奪秒地完成目標,以救常山關(guān)里數(shù)萬將士的性命。

  “若虛賢弟,你我既是世交,話便放在明里說。你既然此時來找我,當是奔著我的家產(chǎn)而來,當也知曉寧家每每遇到利害沖突之時,歷來都兩邊押寶。只是我手中雖有錢糧,此時也無法南運到常山,實在愛莫能助?!睂庍t雖是回絕,卻也覺得自己每句話都說得言真意切,在情在理。

  他言語懇切,只是兩邊押寶這句卻未展開來講,寧家與趙家皇室多有通婚之好,當今皇后就是寧家之女,連寧遲體內(nèi)也有帝王家的血脈。此時常山關(guān)前那三十萬大軍的糧草,都是兵部吳光祖憑著一紙白條在寧家支取的。

  “實不相瞞,愚弟正是想向世兄借十萬兩現(xiàn)銀救急,可這錢不必運到常山,而是向北運到南京。”聞若虛說罷,臉上露出了一種篤定的神色,似乎不容拒絕。

  “天道軍此刻駐扎常山,賢弟何故南轅北轍?”寧遲聽罷徹底迷惑了,南京正是北狄做掉公孫朗占下北都之后改的城名,卻不知聞若虛為何憑白無故要給狄人送錢。

  “只求北狄能發(fā)兵南下京畿,虛張聲勢,圍魏救趙,以解常山之圍。世兄的十萬銀錢只需兜轉(zhuǎn)一圈,待日后形勢向好必百倍奉還,我想這買賣換做是誰,都應當考慮一下。”聞若虛笑了笑,不再言語。

  寧遲在房中踱起步來,陷入了沉思。

  北運照比南運容易許多,十萬現(xiàn)銀須用十輛大車,可憑著自家的商隊走馬該是可以做到,但其中也擔著天大的風險,若被朝廷察覺寧家身為外戚,屈曲通敵,面臨的就是滅頂之災。

  事分兩端,如果將來天道軍真得了天下,這十萬兩便是寧家在亂世中的安身之本,更是對新朝的進獻之功。

  以往無論是黨爭還是宮斗,寧家都會照顧周全,無論得勢者最終落到哪端,都不會黯然失勢,只是這一回要賭上的卻是身家性命。

  “賢弟所要數(shù)目原本不多,可近來米市動蕩,寧家的現(xiàn)銀大多投了進去。如今中都城里人心散亂,要想拿米去兌現(xiàn),又怕來不及……”

  寧遲清楚聞若虛之所以想要現(xiàn)銀,是因為華狄兩方敵對,銀票不能通兌,要走黑市卻是麻煩得很。于是他想借著這個由頭推脫。

  “請恕愚弟直言,世兄一來現(xiàn)銀緊蹙,二來還是擔心風險。我倒有一個或可兩全的辦法,世兄短缺的現(xiàn)銀可與生意上交好的朋友找個借口先行支取。這樣一來,即便天道軍日后力有不逮,朝廷追究下來,也可以此名目洗脫嫌疑?!?p>  聞若虛說話時輕聲細語,話里話外全是替對方著想后路,這讓寧遲終于鎮(zhèn)定下來。

  此事風險極大,只是不知為何,寧遲自打見到聞若虛后,便覺得這個人有一種天然的安寧,讓人不明所以就愿意相信,于是一咬牙說道,“賢弟拜托之事,愚兄自當全力去辦,可最終成與不成,就要看天意如何了。”

  聞若虛聽罷翩然起身,對著寧遲俯首一拜,隨即轉(zhuǎn)頭而去,再無多言。等待他的,依舊是血肉淋漓的常山,九死一生的困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