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出嫁的時候,我大約四五歲。
年齡尚小的記憶已經(jīng)不那么清楚了,只記得送姑姑出閣時,家里宴請招待親朋,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將煮好的牛肉撕成細條,用來炒辣椒牛肉絲。席后,我們這些“娘家人”又乘坐姑父家包下來的大客車,一路顛簸地在夜里去向姑姑的婆婆家。
姑姑嫁到了離我們更遠的鄉(xiāng)下,聽大人說,“能有七十里地”。
這真是遙遠的距離,遠到得坐大客車才能去。我心里想著。
第二年,在我六歲的秋天,家里人說姑姑生了,讓我過去看看。
那時的我上學前班大班,似懂非懂“生了”是什么意思。
我趴在炕沿上,看著被小被子包裹的嚴嚴實實酣然入睡的小妹妹,吹了吹她的眼皮,“她怎么不動也不睜眼呀?”,“睡覺呢,大了就睜眼了?!?p> 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
妹妹長得很好,胖墩墩,肉乎乎,很少生病,只是經(jīng)常因為招惹小狗被狗咬傷。
后來妹妹會走了,會說話了,要學算數(shù)識字了。鄉(xiāng)下的教育資源差一些,一家人商量決定讓她在這邊讀書,路徑也和我一樣,先是在村子里的學前班讀三年,再去城里的小學讀。
妹妹來了,那是我童年里最熱鬧的日子。我們同吃同住,一起騎自行車,一起唱歌,連闖禍都是一起。
爺爺奶奶也重拾起了舊流程,接送妹妹上學放學,監(jiān)督著寫作業(yè)。每逢開學的日子可有得忙,兩個娃的課本要包書皮,各科的本子要訂好,東西撲撲拉拉堆滿了整個桌子,總得到深夜才能正式收攤,宣告結(jié)束。
姑姑姑父時常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從鄉(xiāng)下來,農(nóng)閑的時候能夠住幾天再走,家里更熱鬧了。
他們買了當時流行的相機,拍照就成了每次必選項目,算了算,幾乎所有留下來的小時候的照片,都是那個時期拍的。
相機是個神奇的物件,膠卷放進去,聽著轉(zhuǎn)動的聲響和咔嚓一聲,一張照片就拍好了。全部拍完了之后,要小心翼翼的拿出來送去照相館沖洗,“不能被光照,不然就廢掉了。”
拍照時的姿勢一般是站著或坐著,穿好衣服,洗凈臉,擦上雪花膏,講究人物在中心,表情要自然,背景需整潔,最好能有一盆盛開的花,使人站或坐在旁邊,又或是手持當下時興的小物件,這樣的話,整體來說,便基本能夠令人滿意了。
與凹造型的寫真不同,這種照片并不具備當下流行的“大片美感”,但它們真真實實的記錄著,在光和影相遇的一瞬間,照片里的人和事連同時間一起被定格下來,一直保留著當時的樣子。
某一天我翻看著照片里小時候的自己,穿的是媽媽新織的白色毛衣,趴在搭起的小床上,兩手托著腮。那件毛衣其實挺扎的,我笑笑。
細看發(fā)現(xiàn)爺爺也在那張照片里,只是他站得遠,一點兒不明顯,手里拿著要修的電表。小時候家里電表的保險絲總是被燒斷,照片里的爺爺戴著的還是那頂藏藍色的舊帽子。
潸然淚下。
老照片卻又是不忍看的。
明明照片里的人都還那么年輕,就是記憶里真實的樣子,怎么一晃兒神,身邊的大人們就都滿臉皺紋、兩鬢斑白了呢。
姑姑出嫁后的幾年,家里的墻上貼的還是她未出閣時買回的明星海報,而姑姑,也依然是那個時常說笑著就能變戲法一樣從兜里拿出火腿腸給我吃的人。那一年我去她家過暑假,見到的也還是走在黃昏的田間地頭,吹著風說“好涼快”,開心地自己扔著鑰匙自己接自己玩又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的姑姑。
怎么轉(zhuǎn)眼間,她已經(jīng)快要五十歲了呢。
......
“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想不想回到雙八年?”
“想。想回去雙門洞,再見見那時年輕如泰山般的父母。”
——《請回答1988》
......
又一次,姑姑帶著相機來家里,我摸索了半天打算要試一下,個子太矮,我爬上了凳子,站在凳子上喊:“爺爺。”
他轉(zhuǎn)過頭,笑著看我。
咔嚓。
那是我給爺爺拍的唯一的一張照片。
我至今仍清晰的記著他轉(zhuǎn)頭回應我的呼喚時的溫和表情,又見我是在給他拍照,樂得更開了。
只是充滿戲劇性的是,長大之后,我對那張照片幾經(jīng)搜尋,總是找不見。
而姑姑的相機,也仿佛也自那以后,再沒在記憶里出現(xiàn)過了。
但我仍然堅信,那張唯一的照片真實存在過,只不過它連同時間一起,被放進某個地方,好好的保存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