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仍是坦然回應:“你四哥什么脾氣你不清楚嗎?醉酒這事本就不光彩,他一向不貪杯,這回不僅貪杯,還因此受了風寒。若是你去探望,定要勸他以后少飲酒,豈不是讓他丟了面子?他如何肯見你?所以便刻意回避。”
圣上哈哈笑了,繼而又正色道:“他醉酒時不想后果,不及時規(guī)正己身,事后不反思己行,反倒在乎起面子來了,你作為兄長就是這么教弟弟的?皇家子弟,焉能如常人般放肆?若皇室不守禮法,不重規(guī)矩,不成體統(tǒng),那天下豈非人人效仿!”
太子急忙行了一個禮,含笑道:“兒臣雖是兄長,可四弟畢竟大了,一來未必服我管,二來四弟甚少犯錯,偶爾放縱一次,兒臣反倒狠不下心來罰他。是兒臣眼界不夠,未曾想這么多,只顧心疼弟弟,卻忘了皇家身份。”
蕭寰羽不禁正色,很是自責,他身為太子沒有管教好弟弟,皇家中家事便是國事,醉酒事雖小,其影響卻不小,便躬身請罰。
六王爺猜出蕭遠景已經(jīng)不在京城了,只是苦無證據(jù),本想在朝堂上讓蕭寰羽下不來臺,沒想到卻引出了“父皇和蕭寰羽這父慈子孝”的場面,著實令他惱火??纱藭r卻也無奈,只得也躬身道:“四哥臥病在床,我只因四哥不想見,便轉身回府,本應侍奉床前,兄友弟恭方為臣民表率,兒臣下朝后便去探望四哥?!?p> 蕭寰羽躬著身子,側頭去看他這個六弟,心中著急,又無法可想,他用“孝道禮法”來為蕭遠景遮掩,而他這個六弟也以此進攻,話說到這個份上,該如何拒絕?
蕭寰羽便只能對圣上說:“四弟只不過受了風寒,何須六弟如此?還是公事要緊,六弟切莫因私廢公。”
未待六王爺反駁,圣上便說:“忙碌公事也不在這一時,你便去太子府探望你四哥吧,他這病也該好了?!?p> 六王爺嘴角上揚,急忙應了幾聲“是”,心道:“城門四周都是我的人,我看他蕭遠景如何進的來陽夏城!”
蕭寰羽沒想到圣上會如此說,心中雖急卻無法可想,只求蕭遠景能從天而降,可蕭遠景自出京城便只傳回了一點消息,不知他此時身在何地,是否遇到了危險?
在蕭寰羽看來,蕭遠景及時回來恐是奢求,只望蕭遠景能平安回來即可,心中不安,唯恐六王爺派人動了什么手腳,暗害了蕭遠景,心中自責:“當時怎么不多派些人跟著他?怎么就讓他去了呢!”
六王爺跟在蕭寰羽身后,十分得意地進了太子府,一路上心情大好,偶爾問一句:“四哥在太子府中待了這么些日子,就不覺得悶?若是我,早就忍不住出去逛了?!?p> 蕭寰羽隨口說:“他病著,哪有興致?”
在早朝上,圣上先是回護蕭寰羽和蕭遠景,蕭寰羽本以為此事就這樣過去了,卻不想圣上忽然又讓六王爺來探望,其用意何在?到底是維護太子,還是維護六王爺?又或者要一碗水端平?
圣上心意模糊,蕭寰羽想不明白,只得緩了腳步,能托一刻是一刻,同時心中又想遮掩之法。
蕭遠景不在屋內(nèi),待掀開床帳后,看到床上是空的,該如何解釋呢?
六王爺由著蕭寰羽的走,無論是蕭寰羽是快是慢,他都不催促,他知道蕭遠景不在這太子府內(nèi),總之這熱鬧能看上,又何必在乎早晚呢?越晚才越有趣。
看到蕭寰羽神色漸漸慌亂,六王爺哼聲一笑,心情更好了,不枉今天早朝時那番爭論,這可真是網(wǎng)到了大魚。
六王爺心道:“欺君之罪,不知蕭寰羽該如何逃脫?蕭遠景就算用盡力氣,也甩不掉這身泥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