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出招與應招
現(xiàn)在冀州戰(zhàn)場并非只有冀州城下進行著攻城戰(zhàn),如巨鹿,常山,魏郡,邯鄲,高唐等地全都分派了軍隊盯住袁尚軍與曹操軍的軍隊動向。
也因此,白馬義從把士卒更加拆分開,擴大了偵騎范圍,使得偵騎網(wǎng)變得比較寬廣,但是,曹操一支萬人以上規(guī)模的軍隊,也絕不可能從‘空隙’之中鉆到北邊來。
不過這個問題并不難回答,兩名白馬義從看到呂布有故意考較的意思,壯著膽子回答:“但是,曹操軍不是有一支大軍就潛伏在北部冀州嗎?突然冒出一支軍隊也不奇怪啊?!?p> 呂布點頭笑道:“正是,可以確定突然出現(xiàn)的軍隊必定是曹操早就潛伏在附近的,反而與你們交手的偵騎,可能是自南部冀州剛剛殺奔北方而來。”
“但是,曹操軍好不容易在附近潛伏了一支軍隊,不等著突然殺出打我們個措手不及,現(xiàn)在主動暴露出一萬多軍隊,為何?”
之前曹操軍隊潛伏得那么成功,證明曹操軍占有極好的地形,可以避開呂布軍的偵騎,那現(xiàn)在被發(fā)現(xiàn),就可能是他們刻意為之了。
這個問題,就不是傳令兵級別的士卒能答得上來了。
呂布指了指地圖道:“巨鹿以南之地,算是整個冀州水道最豐富的地方,既有‘大陸澤’這個極大的湖泊,又有濟水,漳水等大的河流阻斷交通,可以說是整個冀州我軍騎兵最難以發(fā)揮速度的地方!”
“我軍在巨鹿城下不但屯有三萬人的軍隊,算是一塊‘肥肉’同時巨鹿之軍崩潰,曹操軍將可以毫無阻礙地直殺到冀并兩州邊境,反而襲擊我軍的補給與后備之軍,甚至直接殺入并州!”
“但是,曹操在這里又沒有暴露出所有的兵力,他是在逼我作出選擇!傳令子龍,讓他不要理會各處偵騎,集結(jié)白馬義從,接替玄甲騎兵護住冀州攻城軍,我親率玄甲騎兵直奔巨鹿!傳令之時,把我前面的分析也一并告知子龍!”
兩名白馬義從雖然心中依然疑惑,但此時不敢再問,立即領(lǐng)命而去。
呂布再次把目光盯到手中的地圖上。
曹操所謂地逼呂布軍作出選擇,就是要跟呂布對賭。
如果呂布對于曹操的‘出招’毫無應對,那曹操就容易做出決斷,他會孤注一擲地壓上全軍,就如呂布剛剛分析地那樣,擊破巨鹿的側(cè)翼軍隊,直接威脅冀州邊境的常山與趙國。
有曹操的大軍縱橫,常山與趙國困守城內(nèi)的袁尚軍就有了出城接戰(zhàn)的底氣,那時呂布軍后方交通哪怕不被切斷,也會極大地影響轉(zhuǎn)運效率,時刻要擔心受到襲擊。
呂布有十足的把握攻克冀州城,但冀州之戰(zhàn)并不是攻克冀州城就完全結(jié)束了。
打破冀州城,可以斬殺或者生擒袁尚,動搖其他地方守軍的信心,但冀州畢竟堅城處處,袁尚軍又非常敵視朝廷,平定各處還需要龐大的軍隊與時間消耗。
這么巨大的軍事行動,在后方補給線受到巨大威脅之時是不可能完成的,呂布那時還是要回軍清理,驅(qū)趕曹操軍,但那時整個常山與趙國的戰(zhàn)局不知道演變成什么樣子。
第二種方法,那就是呂布可以直接派軍殺向巨鹿,進行支援。
這樣,呂布軍的兵力將進一步分散,而且巨鹿的地形,水系極多,還有大湖作為掩護,根本無法發(fā)揮呂布軍騎兵的優(yōu)勢。
莫說曹操軍可以刻意避戰(zhàn),哪怕最后難逃失敗,只要拖延呂布一段時間就可以了,甚至有機會利用水道設(shè)下伏擊,在騎兵受到巨大限制的情況下,擊敗呂布一次。
同時,曹操軍沒有暴露出來的軍隊,就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威脅冀州城下的大軍,不斷進行襲擾,或者直接趁著攻城傷亡巨大的時候擊敗呂布軍,或者拖延時日。
可惜這次沒有系統(tǒng)給出選擇方案與獎勵,所以呂布直接就選擇了第二種方案。
不管曹操如何出招,呂布軍在冀州已經(jīng)掌握了絕對的優(yōu)勢,他是不會容許任何一處局部戰(zhàn)場出現(xiàn)意外的。
冀州城攻城拖延部分時日不會影響最終的勝利,但是如果被曹操軍占據(jù)冀州西部邊境的常山和趙國的局部主動權(quán),切斷了后勤補給,他們就有了翻盤整個戰(zhàn)局的可能性!
呂布絕對不會在斷糧道方面大意的,歷史上,敢于在糧道安全上輕視曹操的,最后都吃了大虧!
呂布也想過,曹操的目的或許就是要拖延時間,自己不論作出什么選擇,曹操都能達到最低程度的目標。
不過無所謂,呂布軍在擊敗袁尚之后,想要完全掌控冀州本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直接揮軍南下,直滅曹操固然誘人,但在占據(jù)優(yōu)勢之時,更宜穩(wěn)扎穩(wěn)打,優(yōu)勢就‘浪’,那等于在給敗者翻盤的機會,呂布不會犯這種戰(zhàn)略失誤的。
至于呂布選擇親自帶著玄甲騎兵殺奔巨鹿,而讓趙云帶著白馬義從接替他守護大軍背后,也是比較過兩支騎兵的優(yōu)劣的。
巨鹿一帶的水系,對任何騎兵來說都非常不利,但只要不給敵人‘半渡而擊’的機會,騎兵在完成渡河之后,依然可以發(fā)揮大部分的戰(zhàn)力,受影響最大的其實是行軍速度的優(yōu)勢。
畢竟騎兵要完成渡河,比起一般的步軍要麻煩得多。
而白馬義從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天下無人可及的速度,把白馬義從丟在巨鹿那片戰(zhàn)場上,根本就是綁住趙云的手腳跟曹操軍交戰(zhàn)。
相對來說,玄甲騎兵就要好得多了,只要在每次渡河的時候做好偵察,不給敵人偷襲的機會就成。
何況,巨鹿那里,還有呂布軍的三萬步軍策應呢,他有信心不會出現(xiàn)意外的。
……
巨鹿之南,并州軍步軍大營外。
帶兵前來巨鹿城外扎營監(jiān)控城內(nèi)軍隊的,是張燕的老部下王當同時帶著張燕年輕的兒子張方,巨鹿并非主要戰(zhàn)場,所以這樣的組合還算穩(wěn)妥。
王當有一定的帶兵經(jīng)驗,而王方也能趁機得些軍功,為以后的提升打些基礎(chǔ)。
當時張燕調(diào)兵遣將之時,絕沒想到,他們會遭遇強大的曹操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