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九零后的那些故事

第十一章 我和精神科的故事三

九零后的那些故事 納諾酮 2891 2020-08-22 05:20:48

  從我們?nèi)肟颇翘炱穑瑤Ы汤蠋熅秃車烂C的告訴我們,在這個特殊的科室,一切以“安全“為前提。

  安全,是我們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這里,更是重中之重!

  老師遂及拿出手中那罐裝有五顏六色的小圓形圖標,她告訴我們:

  “白色防沖動傷人,紅色防自殺自傷,藍色防毀物,綠色防兩性、橙色防外逃、黃色防假服藥.........“

  所以,放眼望去,一覽表上,幾乎一半的人都被做上了標記。

  沒錯,被標記的這些人,就是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對象。

  老師也總會把以往的那些經(jīng)歷說給我們聽,為的就是希望我們能吸取經(jīng)驗教訓,茁壯成長,快速的成長,最終以最好的精神狀態(tài)來獨當一面。

  挨打??

  由于精神病人這個群體的特殊****患者不在少數(shù),所以挨打,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

  有時,我們在給患者做治療的時候,患者突然一巴掌就扇了過來,扇的我們猝不及防、一臉懵逼和滿肚子的委屈。

  有時,大家都在安安靜靜的看著電視,患者突然發(fā)病,對著周邊的人拳腳相向,惹的旁邊其他患者不瞞。

  于是他們互相動手打了起來,我們跑去勸架,也是經(jīng)常被揍的鼻青臉腫,甚至懷疑人生。

  所以,常常有些護士剛來一兩個月就哭著要離開,比如,最初的我就是,記得當時還發(fā)了誓,說這輩子都不想來這個科室了,可最后卻在這個科室一干就是好幾年。

  但由于患者的特殊性以及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有一個重創(chuàng)、難言的故事,所以,很多護士都選擇了理解和寬容。

  我們工資不高,但每個月的工資單上,還清清楚楚的標明了兩百的挨打費。

  這里,就是精神科。

  吃藥??

  能在這個科室相遇的患者,幾乎都是重型精神障礙的患者,所以,吃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方法。

  可以這樣說,基本都是靠藥物來控制他們的病情。所以,他們一天要規(guī)律性的吃很多藥,有些病情重的,一吃就是吃一把。

  那個藥量,換做我們常人來吃,可能吃完那個藥都吃不下飯了,因為吃藥就吃飽了。

  我們吃藥,都是一顆一顆的吞,他們吃藥都是一大把一大把的往嘴里塞。沒辦法,時間緊迫,而且,后面排著長隊,上百個人都等著吃完藥了過去吃飯呢。

  而且,為了防止有的患者耍小聰明,假服藥,吃藥的時候,當天的所有醫(yī)生護士都得下來一起盯著大家。

  吃一個,檢查一個,直到確保他們都把藥給吞下去了才放他們離開。

  有的患者精著呢,經(jīng)常假服藥。

  那些常用的伎倆有:

  把藥藏舌下或者牙齒上下、兩邊的,有的直接吞到喉嚨處,事后又想辦法把藥給吐出來的,還有的,直接趁工作人員不注意,悄悄把藥藏衣兜或者甩地上的,也有假裝利用喝水,給吐水瓶里的。

  呵,沒有誰能瞞的過醫(yī)生護士的眼睛??梢部傆心敲磶讉€患者,要來挑戰(zhàn)我們的底線,毫無疑問,他們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唉,不得不說,在這個科室,護理他們,就像福爾摩斯的偵探一樣,得時刻和他們斗智斗勇。

  尤其是和不同癥狀的患者交流時,更是考驗我們的口才和智商。

  流程??

  他們每天的活動,大概流程就是:

  早晨七點,起床洗漱,下樓排隊吃藥,吃早餐。吃完早餐就自由活動,等我們八點交完班,就開始帶領大家一起在兩百米一圈的操場上做廣播體操,解散后自由活動。

  上午十二點,排隊吃藥,吃午飯,午休。

  三點起床活動,會有女護工專門給他們洗衣服,刮胡子,修剪指甲、以及督促他們?nèi)チ侠韨€人衛(wèi)生等。

  下午五點,排隊吃藥,吃晚飯。飯后自由活動。

  我們有籃球場,操場,花園,娛樂室(看電視、打牌打麻將)、圖書室,就餐室、探視間、手工坊(組織患者們自己動手做的一些手工作品)等等。

  所以,他們平時自由活動都會散落在這些地方。

  晚上十點,排隊吃藥,洗漱,上床睡覺。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我始終忘不了那個患者給我說:

  “在這里跟特么蹲監(jiān)獄似的,一點都不自由,我想出去,我沒病,我真沒??!是我屋頭的人想跟我爭家產(chǎn),他們就想我被關在這里,他們巴不得我早點死.......”

  “這樣,你放我出去,我分一半的家產(chǎn)給你好不好?“

  放你出去?咋個可能,哈哈哈。一天就知道欺負我們這些新來的。

  也許你會問,他們的病不會像得了感冒一樣,打針輸液,住兩天院就好轉(zhuǎn)、治愈出院嗎?

  在這里呢,我想說的是,這個科室的特殊之處,就在于此。

  實現(xiàn)臨床治愈的也不是沒有,但是,有的患者復發(fā)的概率也很高,尤其是精分的患者,所以需要堅持長期治療,不能中斷。

  我以前就遇到一個,病情穩(wěn)定了就嚷嚷著要回去,沒辦法,家里人疼他,所以把他接回去了,可回去一周不到,又發(fā)病送回來了。

  唉!你看,在這里,一個季度下來都不見發(fā)一次病。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回去的患者,家屬未能好好督促服藥。

  所以,規(guī)律的治療,還是很重要的。

  ?防兩性???

  老師說,以前有家精神病院因為管理不到位,所以,出現(xiàn)了以下情況:

  明明是封閉式病區(qū),可病區(qū)卻有女病人懷孕了,關鍵是,該女患者近一年來,從未離開過科室,一直在病區(qū)的。

  所以,她是如何懷孕的?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和什么人?孩子是誰的?

  追問當事人,可當事人卻什么都不說,也好像完全不把這個懷孕當回事兒似的。科室在發(fā)現(xiàn)該女患者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的時候,最后終于確診為懷孕。

  為了保護患者隱私,所以平時病房的很多地方都沒有監(jiān)控,也有好幾個地方都是監(jiān)控死角。

  所以,這樣下去,想要找到那個人,可就顯得有些費力了。

  家屬也硬要醫(yī)院給一個交代,唉,沒法,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科室確實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后,大家都走了法律程序。

  所以,從我在老師的口中得知這件事后,我都格外的關注病區(qū)的男患者、女患者。

  不光我關注,我覺得我們科室的醫(yī)生護士還有護工們,都非常的重視八卦。

  記得有個精分的女患者,她的性格就屬于非常開放那種,然后也略帶點社會氣息,畢竟,你看她身上的紋身,你就曉得了。

  她整天在病區(qū),和那些年輕的男患者(二十七八、三四十歲的)聊的來的很,勾肩搭背,時而搶人家嘴里的煙來抽。

  吃藥時,自己也不帶水杯,每次都是向前后的患者(不分男女)借水來吃藥,吃飯也和那幾個男的擠一張桌子,還夾別人的菜。

  王哥說:“哎小張,一個是她要重點防兩性,還有一個是劉某容和肖某斌,他倆走的也近。“

  我七分認真,三分玩笑的對著王哥說道:“可以啊王哥,觀察到位!“

  后來,我值班的時候,我經(jīng)常都會重點關注她們,尤其是劉某容和肖某斌,因為,總感覺他倆的關系是真不一般。

  有次,是晚飯后,我見他倆單獨在圖書室里獨居,里面也正好沒有監(jiān)控,所以我大著膽子偷偷的在門口瞄了一眼,沒想到竟讓那姓肖的給發(fā)現(xiàn)我了。

  你說,這種尷尬的場景,我不要面子的嗎?我自然是假裝沒看見他們,我假裝也是進去拿兩本書看看,然后一本正經(jīng)的在那兒翻著。

  實際我手上的書,什么也沒看見去,我只是安靜的把兩只耳朵都豎直了,就為更近一步聽他們聊啥,做啥。

  在那里面的某一瞬間,我竟然覺得自己是個電燈泡,后來一想,我瘋了?這里是精神科,他倆是這里的病人,病人,防兩性,懂?

  再后來,我看時間也不早了,我就找了個理由將他倆給強行分開了,其實,也沒有強行,本來那個時間點,也該回病房休息了。

  而且,也該我打掃這里面的衛(wèi)生,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的時候了。

  后來,他倆經(jīng)常獨處,好像都被我們工作人員給攪黃了。

  領導經(jīng)常讓我們對這類病人,務必做好引導和開導,所以,這時候的醫(yī)學人文溝通及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他倆都是清醒的,又不是聽不懂我們說的后果。

  后來,直到我離開,好像也沒聽說那個科室有啥這方面的過失,也不得不說,他們在很多方面,其實還是真的做的挺好。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