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戰(zhàn)國頭號霸主

第一百零七章 惠施終于發(fā)力了

戰(zhàn)國頭號霸主 加石更 2126 2020-12-09 13:12:00

  趙國邯鄲。

  深夜的書房里,趙侯同樣在和相國大戊午秉燭夜談。

  “河西局勢陷入僵局,倘若此時攻魏,魏王是否會對秦國服軟?若是魏國對秦服軟,吾趙國豈不是得不償失?”聽完大戊午對秦魏河西之戰(zhàn)的匯報之后,趙侯凝神問道。

  大戊午卻是拱手笑道:“魏王向秦國服軟,讓出河西的可能性不高,特別是眼下魏軍在河西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優(yōu)勢的情況下。”

  “哦?相國可否詳細道來?”

  “以魏王的秉性,吾趙國大軍只要不逼近大梁,其就不太可能向秦國求和?!?p>  面對疑惑的趙侯,大戊午才全盤托出,道:“君上若不放心,待吾大軍兵臨殷城,可派使臣到大梁面見魏王,要求魏國割讓殷城等地二百里求和,并趁機讓魏國簽訂盟約,共同抵抗秦國。如此,自然可以洗刷當年的恥辱?!?p>  “以魏國眼下的困局,若不向秦國求和,必然會答應君上的結(jié)盟??扇羰窍蚯貒蠛停瑢ξ簢鴣碚f就是河西七百里土地的喪失。相比之下,君上的條件對魏國的局面來說并不過分?!?p>  “相國此計甚是。妙哉,妙哉呀?!壁w侯眼前一亮,接連夸贊道:“如此一來,便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得到二百里土地?!?p>  說罷,還是一副欣喜之色,忍不住的連連點頭。

  ……

  魏國大梁。

  端坐著的惠施不由得一聲輕嘆,那挺直的身板也自彎了下去:“公孫衍和全旭兩位將軍,已經(jīng)按照太子的吩咐,召集了青壯在殷城駐守,倘若只有這四萬趙軍,倒是不足為懼,可眼下趙國境內(nèi)又在聚集兵馬?!?p>  “大王若執(zhí)意不肯求助齊國,恐怕只有死守大梁,等待太子從河西歸來了。”

  柔和的月光透過窗欞,將搖曳的樹影灑在幾案上。

  魏惠王猶豫著,猶豫著!始終沒有定下心來開口。

  惠施眨巴了兩下雙眼,神色看上去倒是平靜了許多:“雖說太子在河西多有勝仗,可魏國的國力已經(jīng)不可和秦國相比,倘若拖下去,一旦河西戰(zhàn)事久不能平,亦或者,大梁的糧草消耗一空,大王可想過該如何是好?”

  魏惠王抿嘴,低頭。也許其心中認可了惠施的一番言語,可仍舊是一言不發(fā)。

  就這樣,君臣二人沉寂了許久,惠施見魏惠王沒有離開的意思,也就空出時間,給其思考。

  魏惠王則是聽不到惠施說話,心中反而逐漸變的空洞,沒底氣,不安起來。

  魏王狂傲自大不假,可卻是不傻,對眼下魏國的情況肯定是知道的。

  燭火悠悠。

  明亮的書房中,卻只有滴漏的滴答聲。

  不知過了多久,魏惠王才深吸一口氣道:“倘若太子能夠在河西贏了呢?也許,再過兩日就會有好消息傳來不是?這人,總不能一直想著壞處吧?”

  最后一句說出來,魏惠王忍不住的深吸口氣。

  雖說這是在自我安慰,可從其越發(fā)凝重的臉色來看,這魏惠王的心中,肯定還是沒底氣的。

  惠施眨巴著雙眼,低頭,無聲的苦笑著:“大王所言,自然也有可能。太子自馬陵一戰(zhàn)歸來,在軍中的所作所為以及對國的功勞,都是有目共睹,臣相信太子?!?p>  “可大王是否想過?秦公和魏國歷來有深仇,河西之爭上百年,如此恩怨,豈是說放下就放下的?”

  “可當年,秦公還是讓那公孫鞅攜公子前來叩拜大王,甘愿尊魏為王。時機不到,秦公便屈身守分,不曾有過任何逾越之事。”

  話至此,惠施逐漸的將頭抬起,目視魏王,卻是話語沉重:“秦國西陲之地,歷來被中原諸侯當成是戎狄,化外之地長大的秦公尚且知道屈伸,大王為了魏國,一時向齊國屈身,又有何不妥?”

  “此……”魏惠王方一開口,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反駁。

  秦國近年的發(fā)展的確讓山東六國側(cè)目,列國已經(jīng)逐漸的接受西秦,愿意和秦公會盟,已然不再將秦國當成戎狄一樣看待。

  強盛一時的魏國如今卻成了這副模樣,魏惠王心中也知曉,這種情況自己再爭辯,只會顯得不如秦公。

  “再者,大王難道就沒有想過和趙韓交惡后的事情嗎?”惠施緩緩的拱手,“當年趙國自知不敵,求助齊國,最終借助齊國的力量得以保全自身?!?p>  “韓侯更是清楚,韓國在列國中屬實羸弱,所以在大戰(zhàn)剛開始時,就派人去了齊國求助。能借助齊國的力量解除本國的危局,如此不費一兵一卒、不費一粒糧,就可以化解危局者,如何不是大智慧呢?”

  “大王此番屈身盟齊,為的是保全魏國疆土,為的是魏國子民能夠安穩(wěn)生活,為的是魏國兵士可以少一些流血?!?p>  說到最后,惠施輕扶著幾案,站起身來。

  滿含深意的看了眼一直在沉思的魏惠王,惠施躬身行禮,極為誠懇的說道:“君王如此的為國為民,便是傳遍列國,大王也只會受到尊崇,而非嘲諷。反倒是那些一意孤行,讓其宗室流離失所的亡國之君,才是世人嘲諷和唾罵的對象。”

  如此的長篇大論,已然是惠施發(fā)自肺腑之言。

  魏惠王聽后沉默了許久,惠施也在書房中靜靜的站立了許久。

  終于,在耐心將要耗光,惠施準備無奈的告辭之際,始終神色陰沉的魏惠王突然笑了:“寡人明白相國的苦心了。”

  深吸口氣,抬頭,魏惠王一瞬間又恢復了自信,想法卻受到惠施的響應之后發(fā)生改變:“說說看,相國的心中可有赴齊的人選?”

  ……

  次日的朝堂上,頂著一雙黑眼圈的魏惠王,在將趙國往邊境集結(jié)兵力糧草的事情告訴眾卿家之后,便直接將求助齊國的事一并說出。

  也許是對朝中眾卿家的爭執(zhí)厭倦了,也許是相信惠施。

  所以,沒有等眾卿家議論是否應該向齊國求救,魏惠王便直接點名陳軫為使臣,代表著大魏出使齊國。

  對此事,陳軫雖然覺得來的有些突然,可心中還是相當樂意的,便沒有推脫。

  散朝之后,解決了最大危機的相國惠施,回到自己府上的亭臺下,悠然的賞花品茗。

  “相國向大王舉薦陳大夫出使齊國,若真勸的齊公出兵,這功勞,豈不都是那陳軫的了?”家老為惠施斟茶,隨意開口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