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賊”潰逃,孫權下令“窮寇莫追”后,便讓人把幾個活捉的“盜賊”帶到了面前,開始喝問他們的來歷——
“說,你們幾個是誰派來的,說了可繞一命,不說就當場斬首!”孫權如是威嚇,目光凜冽逼人地注視
幾個“盜賊”。
然而這幾個“盜賊”卻都對此不屑一顧,垂著頭不發(fā)一言。
孫權見狀,頓時生怒,當下又道:“不說是吧?好,很好,都很有骨氣——周泰將軍!”
“末將在!”周泰聽到孫權叫喊他,當下應聲道,并從后頭走到了孫權身側前方。
孫權冷視著被抓的六個“盜賊”,對周泰吩咐道:“從左往右,依次砍下他們的腦袋,每砍一個,把他的頭扔在第二個人面前!”
“末將得令!”周泰聞言,當下應道,然后提著大刀便來到了第一個“盜賊”身側。
那六個“盜賊”其實本來就很緊張了,此刻聽到孫權這樣下令,又瞥見周泰提著大刀開始行動,頓時一個個嚇得險些“魂飛魄散”!
可要被斬首的第一個“盜賊”也不知道是被嚇傻了,還是真的內(nèi)心夠堅定,等到周泰的大刀都在他頭頂上方就位時,他都沒吭一聲,但身子卻有些發(fā)顫了。
周泰刻意將大刀懸停了兩秒,見第一個“盜賊”沒有要開口的意思,當下也冷哼一聲,跟著“手起刀落”,毫無偏差地斬下了他的頭顱!
“噗呲!”
第一個“盜賊”人頭落地的同時,噴濺的血都射到了第二個“盜賊”臉上,令那第二個“盜賊”身子一僵,嘴唇都顫抖了起來!
跟著周泰按照孫權的吩咐,將第一個“盜賊”的頭顱扔在了第二個“盜賊”眼前。
第二個“盜賊”瞥見第一個“盜賊”的頭顱,忍不住抬眼看了一下,就恰好與第一個“盜賊”瞪得滾圓的雙眼相對而視,他的心理防線一下子崩潰了——
“我、我、我說——大人,我什么都說,還請饒我一命!”第二個“盜賊”如是喊道,臉上的表情比哭還難看。
劉小備在一旁見狀,覺得場景血腥的同時,也不由暗嘆孫權的處事和手段,怕是一點也不遜色于孫策,由此他也不禁想到一句詞——“生子當如孫仲謀!”
“很好——是誰派你來的?”孫權見第二個“盜賊”被成功逼供,當下喝問道。
那第二個“盜賊”立即回答道:“是平江王蔡東,我們以前是平江王手下的軍兵!”
對于這個回答,孫權一副早已知道的樣子,淡然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蔡東現(xiàn)在何處?”孫權又問道,可謂是一針見血。
面對這一問,第二個“盜賊”明顯一愣,陷入了掙扎猶豫之中,但他想到自己都已經(jīng)在“招供”了,也便干脆無所謂了,于是最終回答道:“在平江山一帶,如今和山賊聯(lián)伙,平江縣在暗中早就被蔡東收復了!”
第二個“盜賊”知道孫權得知蔡東所在后,必然采取行動,由此還會向他詳細詢問,當下便干脆把更多的情況告訴了孫權!
孫權聞言,先是微微一驚,旋即便笑了,然后他又喝問其余四個“盜賊”可有此事,四人皆是應聲答“是”,并懇求孫權繞他們一命。
對此,孫權微微點頭,在短暫的思考之后,便答應道:“好,我就繞你們一命,不過你們妄圖殺我,可是大罪過,我如今就給你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嗯,還是等我大哥的喪事辦完再說!”
孫權說到此處一頓,轉頭對周泰道:“周泰將軍,麻煩你命人將他們押送回去,務必保證他們的性命!”
周泰聞言,當即抱拳領命:“末將明白!”
……
解決了“盜賊”之事,孫權一行人繼續(xù)送葬,之后也沒再遭遇什么特別的情況,臨近中午時分便完成了下葬。
然而在回去的路上,孫權等人又遭到了一隊人馬的攔截,而且這一隊人超過八百,都是全副武裝的精銳級別士兵!
對于這樣大的陣仗,孫權都頗為吃驚,正詫異之際,他就聽一旁周瑜驚道:“不好,想必是之前逃走的那些蔡東爪牙叫來的人,之前是我疏忽大意,驚沒有考慮到這一情況!”
對此,劉小備也顯得比較害怕,一把抓過諸葛亮的胳膊就悄悄道:“天啊,這么多人,怎么辦啊軍師!”
諸葛亮見劉小備如此,不由失笑,旋即表情淡然微笑地道:“主公莫慌,我早就讓子龍回去帶兵了,而且就算我們只有兩百多人,有關將軍他們幾個在,也足以保你和孫權逃走的。”
劉小備聞言,頓時一副恍然大驚的樣子,環(huán)顧了一下四周,確實不見趙云身影,當下忍不住驚嘆道:“哇塞,真不愧是軍師你啊,這真是太牛逼了!”
由于劉小備說這話時聲音不小心大了,被不遠處的孫權幾人聽了個清楚,當下他們都轉頭看來,表情一臉愕然——那意思大概就是,這都什么時候了,你們還在那里自顧自說笑?!
諸葛亮見此情形,不由暗嘆,卻沒有說什么,劉小備則是頓時尬住,當下看了看諸葛亮,又看了看孫權等人,只能訕笑解釋道:“仲謀兄,你聽我解釋,這個我家軍師已經(jīng)料到了這一情況,叫趙云去搬救兵了,咱們不用怕,先撐一會就行!”
聞言,孫權等人都是大驚,尤其是周瑜,深深地看了諸葛亮一眼,旋即目露幾分警惕之色!
諸葛亮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卻依然淡笑著,表現(xiàn)地不卑不亢。
隨即孫權點頭稱贊了一番諸葛亮,便叫周泰等將領上去御敵了,而劉小備見狀也“識趣”,讓關羽和張飛立即助陣,一時間也擋住了八百多的來敵。
不多時,趙云引五百精兵前來救援,前后夾擊之下,八百敵軍很快潰敗,死傷過半,并逃走了一部分,剩下約莫百人都被攔截,盡數(shù)選擇了投降成為俘虜。
經(jīng)此一役,其實已經(jīng)奠定了孫權平定江東之亂的基礎——
當日晚,孫權命周瑜起兵五萬,關羽、張飛以及趙云等人領兵兩萬協(xié)助參戰(zhàn),連夜取回了平江縣。
次日,周瑜率七萬大軍掃蕩平江山,蔡東“望風而逃”,大勢因此而喪盡,又于兩日后被通緝抓住,最終落得個梟首示眾的下場!
先前的另一諸侯王陳登得知此消息,頓時散卻了手下諸多士兵,僅留部分遠遁他方,不敢再有造次的想法。
江東著名的錦帆水賊團首領得知蔡東被殺,陳登棄逃,頗為震怒,但也知道他自己勢單力孤,不能對抗孫權,只能再度藏匿,低調(diào)行事。
可誰知錦帆水賊中有一員乃是“臥底”——此人兄長為錦帆水賊首領所殺,他因此誓要為兄報仇,在錦帆水賊團中隱藏多年,隨時等待著機會!
此次錦帆水賊首領欲分散手下水賊,以低調(diào)行事,結果他一分散手下,便被那一員“臥底”所殺,隨后此人仗著強大的實力震懾了其余水賊,登上了新首領的位置。
幾日之后,這位錦帆水賊的新首領求見孫權,將自己當上首領的前因后果告知了孫權,并請求孫權將錦帆水賊招安。
孫權對此頗為欣喜,當場答應下來,并詢問了這位新首領的姓名:“敢問壯士尊姓大名?”
“在下甘寧,字興霸!”新首領回答道。
孫權聞言,連夸“好名字”,隨即當場冊封了甘寧為將,命其和周泰領兵前去“招安”所有錦帆水賊!
第二天,孫權便成功招安了錦帆水賊,從此江東之亂全面平定,江東統(tǒng)治的隱患也全數(shù)消除,孫權手下兵力更盛。
可也就在這完成平定的一日,孫權得到急報,說曹操起兵八十萬南下,目標直指江東地域方向,其目的不言而喻!
當晚,孫權便緊急召集了會議,商討有關事宜——
“曹操南下,不出所料,他以為我大哥去世,江東大亂,是最好的攻打時機,殊不知如今江東之亂已被我平定,我江東兵力不僅未削弱,反而更盛!”
“只是曹操大軍有八十萬,我江東兵力算上玄德兄的十五萬,也才不到五十萬,雖我們有地形之利,但曹操滅了袁紹和袁術,手下兵精將廣,絕對不可小覷,此次會議還需大家廣進言論,共同磋商抗曹一事!”
孫權說完這些話,便示意開始會議,參會眾人可以暢所欲言。
參與此次會議的,除了周瑜、魯肅、周泰和太史慈等人,還有劉小備和諸葛亮——劉小備一方終歸是外人,參會人數(shù)自然不能太多。
周瑜率先發(fā)表意見道:“曹操大軍雖多,可他攻伐江東如此急切,大軍來不及演練水戰(zhàn),上了船戰(zhàn)力一下子就會跌去大半,近期其實根本不足為慮,怕就怕他們占據(jù)烏林等地,讓當?shù)厮畮熃趟麄冄菥毸?,一旦讓其練成,對我們來說才是真正的威脅,所以我首先建議讓烏林主要兵力以及水師人員撤離,水師數(shù)量越少,那么曹操要練水師就更難,我們就有更大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