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歷代王朝更迭

第86章婚喪同辦

歷代王朝更迭 湯加鹽大伯伯 3970 2023-04-10 18:55:24

  兩個人有了仇怨,若沒有什么和好的契機,干嗎還要裝作云淡風輕,甚至勉強彼此做好朋友呢?最好的辦法是永不相見。

  那年夏天,田蚡娶了已故燕康王劉嘉的女兒。王太后下詔,令列侯與皇親都去賀喜。魏其侯竇嬰自然也在其列。魏其侯失勢已久,要他孤零零一個人去參加酒宴,眼睜睜看著以前的同僚和依附在自己身邊的小人推杯換盞、有說有笑,那真是情何以堪。可是不去的話又是違背了太后的旨意。于是魏其侯去拜訪灌夫,想要灌夫跟著他一起赴宴。

  竇嬰來找灌夫,灌夫卻不想去,他說:“灌夫我?guī)状我驗樽砭频米镓┫?,最近又跟他有了嫌隙,去了豈非自討沒趣?”

  此刻的竇嬰就勸他說:“不是都已經過去了嗎?”不待灌夫再說,連忙挽起他的胳膊就往門外走。

  酒酣耳熱之際,新郎官丞相田蚡起身對客人敬酒,所有人都離開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當。田蚡笑了,非常得意。到了魏其侯竇嬰敬酒的時候,只有與竇嬰相得的老友才起身避席,其他的人只是稍稍欠身。

  灌夫看在眼里,非常不高興,他感覺自己要“發(fā)酒瘋”,可是腹中酒力好像仍然不夠,于是自己離開席位,走到廳子中央,一個個敬酒。

  第一個敬酒的對象自然是丞相田蚡。田蚡只是微微欠身,說:“這杯酒我不能喝滿?!?p>  灌夫心里火大,臉上卻裝出笑容來,說:“您是貴人,這杯酒就托付給您了!”于是仰首干了。田蚡冷冷看著,沒有回應他。灌夫又向別人敬酒,到了臨汝侯灌賢這一席的時候,灌賢正與鄰座的將軍程不識耳語。

  灌夫再也壓不住火,戟指大罵道:“你平時把程不識貶得一文不值,現(xiàn)在長輩向你敬酒,竟然像女人一樣跟程不識咬耳朵說話!”折了客人的面子,就是折了主人的面子,田蚡趁機道:“程不識將軍是東宮衛(wèi)尉,李廣將軍是西宮衛(wèi)尉,二人向來并稱,仲孺這樣當眾侮辱程將軍,還把你最尊敬的李將軍放在眼里嗎?”

  其實,灌夫罵的人是灌賢,并非程不識,但田蚡這張利口一下子就把火引導了程不識身上,又借著程不識引到李廣身上,可謂用心歹毒,然而他的語氣是親切的,還稱呼灌夫的字“仲孺”,其虛偽險惡真令人發(fā)指。他欺負灌夫已經醉酒,更何況即使不是醉酒,也不過是個莽漢,怎么能分辨得清?

  果然,灌夫上當了,扯脖子開罵。眾人發(fā)覺事情不妙,未免殃及池魚,都借口上廁所離開了,魏其侯也起身,揮手招呼灌夫一起離開。田蚡看婚宴不歡而散,怒道:“都是我把你給慣壞了!喝令左右將灌夫拿下?!?p>  席上的籍福起身代灌夫謝罪,并按著灌夫的脖子,要他也一同低頭謝罪。灌夫正醉著,忽然感覺有人壓著自己的脖子,非常不舒服,于是更加憤怒,就是不肯謝罪。田蚡于是命左右將灌夫綁了,囚禁在相府的客房里,還找來自己的屬官長史,對他說:“今天我大婚,召列侯和皇親過來,那是奉了太后的詔令!”于是上書彈劾灌夫以不敬之罪,又老調重彈地派人清查灌夫族人不法的事實,把他們都治罪斬首。竇嬰聽了這事,愧得無地自容,出錢要賓客向田蚡求情,希望他能把灌夫放了。田蚡已與灌夫撕破臉皮,更有把柄在他手里,當然不會放人,只一心想把灌夫弄死。而灌夫被田蚡拘在客房里,自然也沒辦法把田蚡結交劉安的事情說出去。

  惡田蚡瘋狂而死

  幾天幾夜,灌夫消息全無,魏其侯想要為灌夫挺身而出。他的夫人勸諫道:“灌夫將軍得罪丞相,跟太后作對,哪里還有得救?”魏其侯說:“侯爵是我自己在戰(zhàn)場上冒死換來的,就算是把他丟了,我也不在乎??偛荒苎郾牨牽粗偃婀陋毸廊?,而我還活著!”灌夫聽到這番話,可以死而無憾了。

  竇嬰瞞著家人,自己跑出來給武帝上書。武帝看了,召他入宮,于是將灌夫醉酒鬧事的前后向武帝稟了,并說灌夫罪不至死。武帝認為他說得對,就賞賜竇嬰,叫他一起吃飯,說,這事可以到長樂宮去辯論。

  其實,武帝心里已經有了決斷,他是要放灌夫的,可是為什么把辯論的地方選在長樂宮呢?長樂宮是太后的居所,太后是田蚡的姐姐。這樣豈非會給人一種偏向田蚡的錯覺?武帝這樣做的可能有兩個。一個可能是,他還沒有從建元改革的失敗陰影中真正走出來,他還不是那個乾綱獨斷的漢武帝,還要看母親王太后的臉色。把辯論的地方設在東宮,也算是給王太后一個交代。

  另一個可能是,王太后和田蚡的勢力擴展得太快了,武帝有些摸不準,因此借著這次東宮辯論,查看田蚡對諸位大臣的影響力。沒想到,事情很快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圍。

  竇嬰到了長樂宮,極力稱贊灌夫的品德優(yōu)點,說他只是醉酒鬧事,丞相田蚡硬栽贓其他的罪名給他。田蚡針鋒相對,說灌夫的所作所為,驕橫恣肆,大逆不道。灌夫的族人平日里確實太過分了,鐵證如山,魏其侯于是理屈難言,他知道問題都在田蚡身上,情急下就控訴他宅邸逾制,貪贓枉法。

  田蚡道:“如今天下太平無事,我因為是皇親的緣故而做了丞相。可是我所愛的不過是獵狗、駿馬、音樂、田宅,不過是歌舞的伶人和能工巧匠制造的稀罕玩意兒。魏其侯就不然了,他與灌夫日夜膩在一塊兒,招募天下豪杰壯士議論風生,說短道長,研究天象的變化,盯著兩宮的動靜,希望天下大亂好乘機立功。唉,我真是不曉得他們想干什么!”

  相信看到這個五短身材的胖子說出這么離題萬里但又刁毒無比的話來,任是誰也要跌破眼鏡。

  武帝下問朝臣:“他們誰說得對呢?”

  這時候御史大夫韓安國站了出來。

  韓安國深諳為官之道,他說得非常“有趣”:“灌夫的父親灌孟為國捐軀,灌夫拋卻生死,本人荷戟馳入吳軍軍營,身披數(shù)十創(chuàng),勇冠三軍,這是我大漢朝的壯士,若沒有大罪惡,只是因喝杯酒起而爭執(zhí),實在是不該殺頭。魏其侯說得很對??墒枪喾蜃骷榉缚?,掠奪百姓,家中積累了巨萬之資;他的家族橫行潁川一帶,他本人又屢次侮辱皇族,踐踏陛下的骨肉,這就是所謂的‘枝大于本,脛大于股’,不懲辦他實在危險,所以丞相說得也對。到底怎么辦,我這個愚人實在想不出,只有寄望于陛下的圣明裁斷了?!迸R了還不忘去拍武帝的馬屁。

  主爵都尉汲黯向來剛直不阿,他直接占到了魏其侯一邊。他的好友內史鄭當時也跟著站在竇嬰一邊,可是武帝讓他陳述理由的時候,他又懾于田蚡的淫威,不敢堅持到底。剩下的人都低下頭看自己的腳尖,不出聲。武帝沒想到事情竟然變成了這個樣子,于是把怒氣都發(fā)泄到鄭當時身上:“你平時不是總對我說魏其侯、武安侯的長短奧秘?現(xiàn)在要你說話,你就畏首畏尾,活像轅下的馬駒,我要把你們一起宰了!”說完轉身就走,跟王太后一起吃飯去了。

  辯論一開始,王太后就在論辯現(xiàn)場埋下了眼線,所以對前后過程知道得一清二楚。武帝入席半天,卻見太后根本沒有動筷子的意思。武帝不知說什么好時,太后怒道:“我還沒死呢,他們就欺負我的弟弟,假使我真的不在了,我娘家一族豈不任人魚肉?皇上難道是石頭做的嗎(一點主見也沒有)?幸虧你還在,他們隨聲附和、見風使舵,假使你不在了,這幫人還有誰值得信賴!”武帝見母親發(fā)威,道歉說:“竇嬰、田蚡都是宗室外戚,不好偏袒,所以召集大臣在東廷辯論。不然的話,隨便找個獄吏就能把這事了結了?!?p>  田蚡退朝后,在宮門處將韓安國截住了,先遣安國的車夫回家,又把安國拉到自己的車上?!拔腋阏驹诮y(tǒng)一戰(zhàn)線,本該一同對付竇嬰這個老禿翁,你怎么各打五十大板,如此猶豫不定?”

  韓安國升為御史大夫,是靠了田蚡的舉薦的,他為此還送了田蚡很多財貨。過了好半天,韓安國才說:“你與魏其侯兩個,位列公卿,同為外戚,他詆毀你一句,你詆毀他一句,唾沫飛來飛去,就如同市井小販、村頭潑婦吵架一般,多么不識大體,不知自愛!魏其侯任俠使氣,性格剛直,若他詆毀你時,你脫帽解印,對皇上說:‘我以外戚身份僥幸得此相位,本是不稱職的,魏其侯說得一點沒錯?!敲矗坏噬蠒槟愕闹t遜喝彩,就連魏其侯也一定內心羞愧不安,沒準回家就咬舌自盡呢。”

  其實,韓安國對田蚡、竇嬰誰對誰錯心知肚明,他的內心是站在竇嬰一邊的,只是狐貍般精明的他早已看出這場斗爭的勝方注定是王太后、田蚡他們,所以在廷辯時模棱兩可,此時又不得不費心思哄騙田蚡。

  田蚡雖然貪鄙,但總是個聽得進話的,于是認錯說:“那時唇槍舌劍,頭腦發(fā)昏,只想跟著他對掐,根本沒想到這一層?!?p>  后來,武帝派韓安國對照文簿對灌夫的罪行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魏其侯所說有很多都與事實不符。于是魏其侯被彈劾,給囚禁起來,罪名是欺君罔上。

  景帝臨終時,曾賜給竇嬰一份詔書:“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p>  灌夫一家就要被滅族,獄中的竇嬰心焦萬分,于是托請?zhí)奖O(jiān)的侄子,讓他把景帝的詔書呈給武帝,以求得到武帝的召見。魏其侯的詔書由家臣加印封蓋,一直藏在家中?;实鄣脑t書,一般是有兩份,一份下發(fā)給臣子,另一份備檔宮中。詔書呈上,武帝閱后遣人查對尚書保存的檔案,其內卻并無景帝的遺詔。這下,就不是“欺君”的問題了,而是偽造先帝詔書用以要挾“今上”的大罪,按律當誅。

  自身難保的竇嬰只能在黑漆漆的牢里想象著好友和他的家人一個個給人砍頭。悲憤的竇嬰中風了,隨即絕食,想要用餓死自己的方式發(fā)出微弱的反抗。田蚡偏偏不叫他如意,他使人在獄中散播武帝將要赦免魏其侯的謠言,以激發(fā)竇嬰的求生意志。這招果然奏效,竇嬰又開始吃飯了,而且主動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總是問“皇上什么時候放我出去”這樣的問題。

  監(jiān)獄里假話紛紛,監(jiān)獄外也是謠言四起,魏其侯又憑空出現(xiàn)了許多罪過,這些罪過都傳到武帝的耳朵里。

  “看來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p>  武帝暗嘆。于是當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魏其侯在渭城大街被梟首示眾。希望他最后面容平靜,再無一點波瀾。

  兩個冤家就這樣解決掉了,然而田蚡的日子并不好過。不久,田蚡病了,病得神志不清,整日披頭亂發(fā)瘋瘋癲癲地大呼“臣有罪,臣該死”一類的話。這不是“沖撞”了什么吧?家人招來巫師瞧病,巫師用“陰陽眼”查探,說丞相身邊有兩個人日夜看守,一個是魏其侯竇嬰,一個是灌夫,兩人七竅流血,利爪森森地向田蚡索命。這巫師大概道行太淺,并無一個“解救調和”的方子,于是田蚡不久就病死了。

  田蚡死后,他的兒子田恬繼承了爵位。五年后,田恬穿短衣入宮,這是犯了“大不敬”的罪過,于是武帝削其爵位。這時候,武帝已真正適應了自己的皇帝角色,再不需要受母親的鉗制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