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求道萬界行

第九章 道佛之爭

求道萬界行 旅行蟄 3945 2020-07-20 20:55:08

  ……

  九叔意味深長的話讓葉明不禁打了個寒顫。看來佛道之爭還真是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

  道佛之爭,雖屬宗教沖突,然二者之興替,皆不離朝代更替。結(jié)果有力者較易獲勝,失敗者,每遭毀滅之厄運。道佛之爭最早見于東漢,迦攝摩騰與諸道士論難;三國時代,曹植作“辯道論”批難神仙說之詐妄;西晉時,帛遠與道士王浮間亦有佛道之爭,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經(jīng)”,為后世論爭重要材料;然爭論之白熱化則在南北朝以后,北魏太武帝時寇謙之開創(chuàng)新天師道,并使之國教化,確立道教之宗教教團。

  道家還列出五條罪狀,控訴沙門釋教的危害,貶低佛門地位。

  一、老君見形中土,演教西方。道生佛,道為本佛為化跡,道大佛小。

  二、華夷地域不同,益證老子序中以東方為木,屬陽,為“道”之所出;西方為金,屬陰,為“佛”之所生。陽尊陰卑,故道教優(yōu)于佛教。

  三、佛教來自印度,乃夷狄之教,夷狄胡人文化低落,不及華夏,故不當信從。

  四、華夷之間,種族不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夷人始信佛教,華人不當信。

  五、佛教之流入中土,每導(dǎo)致國家之衰亂,故不應(yīng)信。

  這些還只是明面上凡人之間的爭斗,至于仙神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白蛇傳,其實也是佛道兩家斗法之爭。

  千年蛇妖白素貞拜師于黎山老母。這位黎山老母可不是一般的女仙!傳說中驪山老母橫跨多個時代,具有極為強大的法力,并教出各個時代中的英雄女將,如齊宣王的妻子鐘無艷、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高君保的妻子劉金定、楊門女將穆桂英等,都為黎山老母的門下弟子。

  在西游量劫,她在唐僧師徒的取經(jīng)路上,伙同觀音、文殊、普賢幾位菩薩弄了個莫家莊出來,自己扮寡婦媽媽賈莫氏,三位菩薩則化作三個美貌的女兒真真、愛愛、憐憐,把豬八戒迷得七葷八素,把唐長老調(diào)戲得面紅耳赤。

  能讓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三位佛教三大士菩薩認其為母,還在人間流傳下許多巾幗英雄弟子,這位黎山老母的地位和實力可不是一般的強大!

  《漢書·律歷志》將黎山老母稱為“驪山女”,是因其生活在驪山一帶之故:“壽王言化益為天子代禹,驪山女亦為天子,在殷、周間,皆不合經(jīng)術(shù)?!保绑P山女亦為天子,遂以為女仙,尊曰老母”。

  同時在驪山,還有另一位女神女媧的信仰,《路史》云:“女媧,立治于中皇山之源,繼興于驪”,《長安志》亦有“驪山有女媧治處,今驪山老母殿即其處”的記載。驪山是女媧煉石補天之座騎奉命而化之,腹有泉,出溫湯,供人民沐浴,能醫(yī)治多種皮膚頑癥,故曰神湯,又是驪山老母之圣德也。

  這下該明白了吧!黎山老母可能就是那位造化功德至圣圣母娘娘的他化之身。是祂的“小號”!

  這也是為什么各路神仙沒有一個敢怠慢祂的緣故。

  而白素貞作為她黎山老母的弟子,為了十世恩情報恩而嫁與她的恩人許宣(一稱許仙),也是為了緩和人妖關(guān)系。畢竟當年人妖兩族是為死敵,人妖不兩立。即使是人殺了有功德的善妖,也是沒有業(yè)力的!而現(xiàn)在人族勢大,同時作為圣母和媧皇,為了緩和人妖關(guān)系,證明妖也有善妖,有不吃人的妖,也是安排了這報恩的環(huán)節(jié)。不過這一點被佛道兩家給利用。先是觀世音菩薩指點白素貞去哪里找恩人,再是法海和尚拿著佛祖所賜的金缽和雷峰塔來收妖。而道家也沒閑著,先是派了一個同為蟾蜍妖怪得道的釣蟾道人,又是安排文曲星轉(zhuǎn)世為許宣和白素貞的兒子許仕林,并且讓他們的兒子許仕林成為狀元,再借人道天子旨意放出白素貞。

  不過就最后結(jié)果來看,雖然白素貞和許宣一家人得以升天成仙,但是作為黎山老母的弟子,即使是記名弟子也不難上天為仙。而且佛門不僅在余杭地區(qū)宣揚了佛門大法強盛,又讓法海成功渡劫,還搶走了白素貞作為應(yīng)劫人大部分氣運,飛升西方極樂世界成為一名金身羅漢!

  就結(jié)果而言,此次是佛門大獲全勝,道家也只是鞏固了當時宋帝對道家的喜歡。而黎山老母倒是完成了她的目的,雖然收獲的氣運少了大半。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就單純一個未成仙道的白素貞,在凡間都能來一場水漫金山,而其他各路大仙更是能隨意把凡間打爛。因此,道佛之爭,兩家更多的把爭斗放在凡人間。

  南朝宋之陸修靜、梁之陶弘景對教學(xué)整備及道教經(jīng)典整理予以體系化,對社會之影響亦相對增加,而足以與佛教相抗衡,其論爭焦點系以“夷夏論”為中心,爭論舍華夏固有宗教而信奉夷狄之教(佛教)之是非;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道士顧歡著「夷夏論’,引致明僧紹著「正二教論’、慧通著「駁顧道士夷夏論’以辟之,又有張融著「門律’,主張道佛一致,而以道教為本,佛教為跡,提倡本跡說,然就二者優(yōu)劣而言,主張道教居首位。

  于北朝,孝明帝正光元年,宮中亦有道佛二教之論爭,即清道觀之道士姜斌與融覺寺之沙門曇無最,以老子與佛陀二人之出世先后為對論主題。其前,甄鸞之‘笑道論’與道安之‘二教論’二書為當時有關(guān)道佛優(yōu)劣論爭之重要論著,此二書皆以強烈之論點大力論難道教之高尚。然于北朝,道佛之抗爭不僅為雙方之論爭而已,更加上當權(quán)者之政策壓迫,此即歷史上著名的‘三武滅佛’中,北魏太武帝與北周武帝之摧殘佛教,死傷慘烈,經(jīng)書燒盡。

  道家以佛門不事生產(chǎn)、藏污納垢、蒙騙世人、廣納財富等罪名讓當朝帝王忌憚佛門,幾次三番的滅佛。

  即使是后來佛門在大爭之世支持各路潛龍,以爭天下道統(tǒng)??上а?,各家帝王皆知佛門貪婪,藏污納垢,一入空門就萬罪不加身,又廣占土地……與國有害。

  所以即使是由佛門支持取得皇位的有為帝王,上位后也很少有大興佛門的舉動。亦或者直接把佛門當成銀行,只是把糧食、金銀等等暫時存放在寺廟里,等到用的時候再一波波的“割韭菜”。

  例如隋代統(tǒng)一南北,唐祚代興,以老子與唐室皆李姓,予道教以特殊禮遇,太宗更明詔道教居于佛教之上,定道先佛后之席次,成為唐朝一貫方針,道教乃得蓬勃發(fā)展。武德四年,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條,濟法寺法琳撰‘破邪論’論道教之虛妄,道教方面李仲卿著「十異九迷論’、劉進喜著「顯正論’,批論佛教,激烈爭論佛道席次之先后問題。八年,定道、儒、佛之順位。

  唐朝時,太上老君的高徒羅公遠見唐玄宗,唐玄宗要羅公遠與佛教密宗初祖金剛?cè)胤◣煻贩?,與金剛?cè)乇仍嚪τ诔?,結(jié)果羅公遠法力遠遠勝過三藏法師,三藏佩服羅公遠,這次算比較友好的。

  最狠的是宋代。宋代道教活躍,王重陽創(chuàng)全真教,使道教成為精英流派,并國教化;之后宋徽宗時期,佛道之爭,尤為激烈。道士林靈素要求重啟夷夏之辯,改革佛教歸入道門,林靈素對宋徽宗說“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剎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發(fā)頂冠執(zhí)簡”。徽宗依奏,于宣和元年正月下詔,改佛為道,易服飾,稱姓氏;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為女德。皇太子上殿爭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臺僧二人、道堅等與林靈素斗法,僧人失敗,情愿戴冠執(zhí)簡,許多僧人抗命自殺。

  元時,丘處機一言止殺的舉動,道教感化成吉思汗,把道教列為國教,其后邱處機第五代教主之弟子李志常占有佛寺,破壞佛像,并將‘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經(jīng)’及‘老子八十一化圖’,刻板刊行,少林寺福裕斥其偽妄,憲宗五年(1255)令二人對論,元朝由于是胡人政權(quán)又有僧人祥邁,八思巴得寵,故意偏袒佛教,導(dǎo)致道士李志常辯論失敗,后來僧人祥邁、八思巴均死于非命。

  元帝遂勒令禁止《道德經(jīng)》,以外老子化胡經(jīng)、老子八十一化圖等經(jīng)書;以后二教明爭暗斗相續(xù)不絕,后元朝被洪武帝軍師道士劉伯溫推翻。

  劉基曰:元僧祥邁等,嫉妒中國道教之經(jīng)典,皆天章龍文之書,瑯函玉笈之典,時儒者多尚之,釋氏歸道者十有七八,祥邁乃論胡主忽必烈,盡焚中國道藏經(jīng)書,其令有曰:敢有收執(zhí)片紙只字者,勿赦。自是中國道藏經(jīng)書始絕,時值宋遇傾圯,胡虜亂華,離明有晦,幽陰侵陽,故也。自靖康徽欽北狩,當金虜亂華之日,羌胡乃作,滅中國大道之書,至胡元二百七十二年之問,所作妖書九十卷,假冒唐人道宣、道世、玄疑、智升、法琳等所作,而滅中國之道,其辯偽錄有曰:使大羅玉帝魂驚於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膽落於三清之上,萬天教主羞赧難神,九府洞仙慚惶無地,毀天帝,滅孔老,眨黃帝之惡,言不可盡書。蓋黃帝乃繼天立極之始祖也,老子乃唐之祖也,安有當時之人自滅時君之祖,豈中國人自滅中國之道,實遼金胡元之人所作。宋理宗端平間,因胡寇鈔邊,乃得是書一二卷,帝覽書嘆曰:縱爾百千萬卷,只以中國夷狄之道論之,其高下不待辯而可知矣。故紀滅道妖書名目于左:

  《佛道論衡實錄》四卷,《續(xù)佛道論衡》一卷,《甄正論》三卷,《辯正論》八卷,《破邪論》二卷,

  《弘明集》十四卷,《廣弘明集》三十卷,《法苑珠林》內(nèi)第五十五卷,《至元辯偽錄》五卷,《佛祖通載》二十二卷。史載:元僧祥邁法師詆毀上帝,燒《道藏》,滅中國道,遭天雷霹斃!

  清朝雍正年間又發(fā)生了佛道斗法事件,女粉們的四爺雍正帝信奉道教,喜好煉丹,與其爭斗帝位的八王爺阿奇那信奉藏傳佛教請喇嘛作法整雍正,后來被雍正帝請道士用道教五雷正法劈死。

  別看四爺在爭奪皇位的時候,最常去的是佛寺,送給康熙的也經(jīng)常是佛經(jīng),可人家上位后最信任的還是道士!佛門和尚雖然在大環(huán)境下由于和喇嘛教的親屬關(guān)系而平和無事,可是也只是無事。清朝哪個皇帝也沒有明確的表明支持佛教。

  反而是道教,先是摘了佛門雍正帝的桃子,于清末又是義和團、白蓮教的爭天下,人家從來沒說被拆了道觀!

  “以后見了和尚都小心一點,他們的手段可是詭秘的很。尤其是那一手獨特的度化手段!讓你不知不覺就成了佛教的狂信徒!從古至今,由于燒香拜佛而家破人亡的事還少嗎?”九叔對于佛門也并不喜歡的態(tài)度并不出葉明的意料。

  “對了,這段《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你一定要記好了。見到禿驢的時候一定要默念度人經(jīng),以防被他們給強行度化!”

  葉明沒想到九叔還特意傳了度人經(jīng)給葉明防身。

  “雖然這度人經(jīng)只剩下這一部分了,但是防護自身,度化惡鬼還是能做到的。你一定要好好誦經(jīng),緊守靈臺清明!”九叔對佛門度化的手段很是防備呢!看來是當年沒少吃過這方面的虧!

  其實九叔不說,葉明也對佛門的度化之術(shù)很是防備。畢竟神話里那么多的妖魔鬼怪,寧死也不肯被佛門度化,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再說了,為什么這世界上只有佛魔一體的說法,而沒有道魔一體的說法?。?p>  佛魔一體,那只有同源之物才能說是一體兩面。佛魔一體兩面……

  葉明馬上止住了自己的想法!畢竟還是命重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