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企業(yè)文化由杰西卡來培訓,一開始她先教我們玩“破冰”的小游戲,大概就是互相自我介紹,然后再分組,看誰能記住的新同事最多,再做做其它的游戲,讓大家慢慢熟悉,這種銷售公司最講究的就是氛圍,培訓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增加對公司的認可度。
很多都是像我一樣,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激情,加上年紀相仿,又都是背井離鄉(xiāng)在陌生的城市,很快大家有了共同語言,漸漸融入了這個團隊,有些人甚至互相開起了玩笑。
接著杰西卡就開始對我們介紹了這家公司的企業(yè)文化和發(fā)展歷程,目的也是讓新進員工對這家公司的發(fā)展前景有信心,最大限度的將這些年輕人留下來。
杰西卡培訓完了,她很溫和的對我們說:“等下會由我們公司商務二部的歐經理給我們做產品培訓,歐經理銷售經驗豐富,帶領的團隊是我們公司的銷售天團,銷售業(yè)績每月第一,大家有什么銷售上的問題可以跟他請教一下?!?p> 沒過多久,一位瘦瘦高高三十歲左右的男人走了進來,休閑襯衫、休閑西褲,顯得很精神,這跟徐明的穿衣風格很相似,是我喜歡的類型!
歐經理全名歐敏德,他讓我們叫他德哥,德哥先是問我們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了解程度,大家各自都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德哥點點頭,又問大家對于網(wǎng)絡營銷有沒有概念,那時候網(wǎng)絡營銷也算是個成熟的行業(yè),很多人多多少少接觸過,雖然不夠專業(yè),但大概的意思還是懂的。
然后德哥便具體地介紹起了我們公司有哪些業(yè)務,大家聽得也是很認真,我也拿起本子記了重點,畢竟我不需要做業(yè)務,只需要有個了解就可以了,所以就不是記得很詳細。
培訓期三天,其實也是公司對新員工的一個觀察期,那些接受能力太差、態(tài)度不端正的都會被公司淘汰掉,德哥做過多年銷售,跟無數(shù)人打過交道,早已練成一雙慧眼,誰是良玉、誰是榆木,他心里自然有數(shù),三天以后,我跟著這批銷售人員一起正式上崗了。
他們銷售部門是個開放式建筑結構,八個業(yè)務團隊,各自劃了一塊區(qū)域,我的辦公室離商務二部,也就是德哥的部門很近,打開門便是,每天早上上班,就能聽到他們開早會的嘈雜聲,這種以銷售為主的公司每天都會開早會,然后制訂銷售任務,大家朝著那個目標去努力。
新員工里有個叫劉潮偉的潮汕人,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說話一字一眼,可能是因為口音太重的問題,他說普通話時每個字的發(fā)音都很用力。
當時培訓完后,其余七個商務經理各自挑選適合自己團隊的新人,可能覺得劉潮偉有些笨笨的,便把他和剩下的幾個人留給了德哥。
好在劉潮偉有著潮汕人的那股拼勁,特別能吃苦,他坐的位置離我辦公室最近,我每天總能聽到他很勤奮地不斷聯(lián)系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