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輕小說

我就這么穿來了

第七十四章 走親戚

我就這么穿來了 潤申喜悟物 1453 2020-08-21 09:41:20

  這幾天,學(xué)校的氛圍緊張又興奮,因為期末考試就要來臨了,石倩更是會迎來小學(xué)升初中的考試。

  每天大家都沉浸在復(fù)習(xí)和練習(xí)的學(xué)習(xí)中,仿佛是比賽前的熱身運(yùn)動,緊張又期待。

  也是無論多忐忑,考試還是來了,鈴聲一響,試卷下來了,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多少天的辛苦努力,就體現(xiàn)在這一刻了。

  也是在這時,孩子們方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至理名言。

  這一年的冬天,石倩小學(xué)畢業(yè)了,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jìn)了市一中,這是全市最好的中學(xué)。

  寒假一到,離年就近了,買新衣購年貨,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年味越來越足。

  除夕的夜里,門頭高掛著燈籠,炫彩震天的炮竹,歡天喜地的春晚,玲瑯滿目的年夜飯。

  這個時候人們總是懷著對來年的希望笑的滿心歡喜。

  年一過,石辰十三歲了,石倩也九歲了,都是小大人了,石辰的個頭如今都比王秋鳳高了。

  “要擱以前,辰子這年歲就該說親了,隔兩三年新媳婦都到家了”石婆子感慨道。

  “以前窮,孩子早當(dāng)家,年紀(jì)小小的就擔(dān)著老小的責(zé)任,新社會了,看著還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呢,學(xué)業(yè)為主”王秋鳳就笑著說道。

  “可不是,要不說這一代人趕上了好時候啊”石婆子羨慕的說道。

  王秋鳳不置可否,笑了笑。

  去年秋后石冬結(jié)婚,也才不過十七歲,石陽和石月也就比石辰大兩歲,也早早就訂了親的,村里有家里一年不辦兩個事宴的說法,雖說都分家了,不過還在一個院里,所以今年和明年,也就兩年里都是要完婚的。

  也唯剩下一個比石辰大一歲的石星還沒被說親,不過照著村里的風(fēng)俗也離的不遠(yuǎn)了。

  這時候年輕人還沒有到外頭打工的說法,一是崗位少,當(dāng)工人那都是有要求要關(guān)系的,二是老一輩的思想,世代農(nóng)耕沒啥文化,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春節(jié)過后,一家老小回了次村里,大包小包的都是帶回去的禮品。

  這一年里,石大壯新起了房子,寬敞明亮,不過新房子潮氣重,要晾大半年,所以還住在老宅里。

  石夏這一年里在臨街的墻根起了兩間房,一間兩夫妻住,一間開起了合作社,小日子過得也是風(fēng)生水起。

  如今二妮也有了身孕,張清清這個婆婆再不喜歡這個兒媳婦,那每天不在一個屋里,那也生事兒的時候少。

  王秋鳳帶著孩子們每家里都坐了坐,一晃也到半晌午了,這公婆回來,石大壯和石二壯兩兄弟盡孝心,要做飯款待,連帶著三弟一家也是要留飯的。

  好久不開火也懶得回去收拾,大家便都留下了。

  時間離吃飯還早,村里怎么都要到三四點(diǎn),王秋鳳就帶著孩子們提著禮品回了了趟娘家。

  一路上少不了和村里的婆姨們打招呼,也是紅火的很,正月里,走親戚的時候多,不過今兒,也是趕巧了,家里嫂子們都在,也是齊全的很。

  今年的年禮,王秋鳳給她娘和他爹帶了些布料,又給了兩斤肉,三個哥哥家和弟弟家每家給了一包糖和一斤餅干。

  大嫂也是刻薄慣了,張口就說“我說鳳兒啊,你這大城市待久了,回來一次就給你侄子侄女們帶回些這來呀”

  “大嫂,我不如你,每次回娘家都能大魚大肉的帶回去”家里每個人的性子她都了解的很,王秋鳳說完,便瞧見她娘娘狠狠的瞪了大嫂一眼,。

  大嫂悻悻然的閉了嘴,二嫂是個軟綿的,給啥都低著頭接了,三嫂炮仗脾氣,不過也不是不講理愛鬧事的,笑著接了說了幾句體面話就回屋了,弟媳婦這幾年的銳氣也是被這個家消磨殆盡,喊了人也就坐一邊了。

  石花摸著布料倒是一時也沒刺兒她,王老頭倒是問了聲外頭的事,王秋鳳也簡單的說了些。

  時間差不多了,石花也沒留飯,不過她心情好,說道“這大城市好,你也過上了好日子,我和你爹都放心,得了,你們回吧”

  王秋鳳也是習(xí)慣了他娘一貫的作風(fēng),點(diǎn)點(diǎn)頭便領(lǐng)著孩子回了。

  老宅這邊也是弄了兩個大桌,也是人口太多了,孫子輩的都結(jié)婚生子了,一些孩子們都是炕上另起了一個小四方桌吃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