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曹老頭一聲沒錢,擲地有聲的出口后,官員們紛紛抱著看戲的態(tài)度,看著這位三朝元老和世子殿下的嘴仗。甚至有幾名官員已經(jīng)開始竊竊私語,互相交流,下了賭注賭誰會贏。
謝煊看著這位年齡比自己大上幾倍,臉皮卻不知道比自己厚上多少的老頭在這里裝無賴。而自己卻又對其無可奈何,不敢打也不敢再罵,憋了半天才從口中吐出一個字“你!”
曹弘這老無賴也感到世子殿下對自己無可奈何,于是訕訕笑道“殿下,戶部是真的沒錢拿去修繕?biāo)畮熈?。明年開春還有一大批的工程等著要錢呢,要是錢都用到水師上,那天下百姓的民生該如何?王上若是被后世扣上窮兵黷武,不顧天下蒼生的帽子,又當(dāng)如何?”
謝煊頓時無言,畢竟這么多年都是待在宮內(nèi)居住,很少與人在口舌上作對,打架。而如今,面對這大義凌然的老頭,自己還真不好辯駁。
就算想,又該如何辯駁呢?硬要求修建水師嗎?然后被他扣上一個目無君父,不行孝道的罪名?到時候被他們一群文官戴上個不顧君主名譽的帽子的話,自己不死也得脫層皮了。
不知道官員們還有沒有興趣接著看下去,反正謝煊他老爹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坐在王位上的謝譚輕咳了一聲,說道“行了,修繕?biāo)畮煵患庇谝粫r,你們沒必要為此事爭吵,傷了和氣?!?p> 王上都開口了,那還期待個啥勁啊,這一開口就是偏袒向自家小子的,沒意思。這是眾多官員的心聲,當(dāng)然,是那些下了賭注的官員。這場賭局以王上介入為破局,最終下賭雙方皆輸,一粒銀子都沒賺到。
而大多數(shù)的官員則是有些小失望,雖然每次朝議都有大臣吵架,可這畢竟世子和朝廷大員的爭吵,可是很難見到的,就這么結(jié)束了還真有些讓人不爽。
此時,謝煊的大腦正在飛速運轉(zhuǎn)中。戶部沒錢,為什么沒錢?因為底下上交的稅收都被官員貪墨了,而這些官員貪墨的銀子又去了哪里呢?自然是層層打點,交到自己上頭那去,為自己升官鋪路。而這些銀子最終還不是流到這些在殿內(nèi)站著的大官們的口袋里嗎?
搞清楚了這一套銀子運轉(zhuǎn)機制后,謝煊的腦子里有了一個主意。于是趁著官員們都閉口不言的時候,再次發(fā)出一聲輕咳,走出班列說道“啟奏陛下,臣方才想到了一個主意,可以不用花費戶部銀兩,便能修繕?biāo)畮煈?zhàn)船?!?p> 眾官員見世子又站了出來,一時間竟然糊涂了,搞不清楚這位世子殿下想要做什么。但是聽到不用花錢就能完成事情,這群官員的眼中頓時冒出了光,都想聽聽殿下這不要錢的計策。
原本見謝煊再次出班上奏,謝譚已經(jīng)有些不滿了,但聽到不要花戶部銀子的時候,謝譚也是來了興趣,于是道“說來聽聽?!?p> 謝煊見眾人都來了興趣,于是說道“眾所周知,先祖當(dāng)年開國,冊封了許多勛貴,而且都授予了大量的土地。這幾百年下來,不說百萬兩銀子,十幾萬兩總得有吧?”
聽到這,武官班列中一些勛貴的臉?biāo)查g就耷拉下來了,露出一副死了親媽的表情。心中罵著世子,怎么好好地就想到咱們了?找你惹你了,攢點錢容易嗎?
而謝譚則是露出一絲笑容,別人不知道這些勛貴有多少錢,他可清楚的很。當(dāng)初錦衣衛(wèi)剛成立的時候,謝譚就暗示龍且要派人去各個大臣府上查查都有多少家產(chǎn),好讓自己對這些每天自言兩袖清風(fēng)的大臣們有個底。
不查還好,這一查可嚇了一大跳。光是自家分封出去的那幾個兄弟,家里的錢都快比國庫多了,那些勛貴們家里最少的也有二十萬兩余銀。和這些勛貴們一比,謝譚只覺得自己這個當(dāng)王的卻像是個乞丐。
謝煊不顧這些人的臉色,頓了頓接著說道“所以臣建議,勛貴和宗族內(nèi)分封出去的臣子,每人捐助五萬兩銀子,表示敢為天下先。而兒臣也帶個頭,捐出東宮這些年攢下的兩萬兩白銀,起個彩頭?!?p> 說完,謝煊用衣袖斂了斂眼睛,做出一副極為不舍的樣子。然后謝煊又說道“臣還有一策,勛貴和宗族都募捐了,大臣們也得表示表示。所以臣建議諸位大人盡一盡人臣之責(zé),捐獻(xiàn)點銀子,作為表率。具體怎么捐,根據(jù)官員品級大小的年俸來定奪吧?!?p> 原本吃著瓜,在一旁看著熱鬧的官員們頓時炸了鍋。要自己捐錢?這不是要命嗎?怎么會有這樣的世子啊,這要他們的錢不比挖了他們自家祖墳還難受?
于是紛紛有官員出班上奏,表示反對。百官們的情緒一時間,變得很激烈,也不顧禮儀形象,開始叫嚷,爭吵起來,場面有些不可收拾。
坐在王位上的謝譚,一言不發(fā)的看著勛貴大臣們的惡臭嘴臉,心中覺得很是憤怒。一群人這時候開始哭窮了?往年賑災(zāi)的銀子撥下去那個沒貪過,那個人沒收過賄,沒收過禮?那個人家財是沒有個三四萬兩的,現(xiàn)在都擱著哭窮?
謝譚越想越氣,最終爆發(fā)了,大聲喊道“夠了!”
霎時間,原本吵鬧的大殿安靜了下來,都轉(zhuǎn)過頭看著從大位上站了起來,處于暴怒中的王上。宰輔張荀若最為冷靜,也反應(yīng)的最快,率先跪伏在地上喊道“王上息怒!”
見宰輔都跪了,自己還能不跪嗎?于是殿上的大臣百官皆是跪伏在地上,齊聲呼道“王上息怒!”
百官齊齊跪下,這讓謝譚找回了點面子,心中舒服不少。見要的效果達(dá)到了,于是說道“眾愛卿平身吧?!?p> “來年用錢的地方多,戶部沒錢拿出來,世子提出這個建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況且世子都已經(jīng)帶頭捐出了東宮的所有積蓄。一國儲君都帶頭了,你們難道還不表示一下嗎?這樣吧,孤也帶個頭,捐出內(nèi)帑五萬兩銀子。勛貴,宗族每人捐三萬兩,官員按照年俸的一半進(jìn)行捐助即可。這樣總行了吧,你們該滿意了吧?”
一聽減了兩萬兩銀子,一些勛貴們的臉色浮現(xiàn)出不太明顯的笑容,畢竟能省一些是一些,能少出就少出。但大多數(shù)的勛貴和宗族還是拉著一張死人臉,少兩萬兩還不如不要捐助呢,里里外外不都是錢嗎?雖然這些錢對于他們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蒼蠅再小也是肉,誰不心疼錢呢?
而官員們則是松了口氣,不過是半年的俸祿而已,也就幾百幾十兩銀子吧,比起勛貴和宗室人員的下場,自己好多了。這點錢就當(dāng)扔出去聽個響,反正隨便貪貪都比這多,不是么?
上層官員是這么想,而底下的芝麻官們可就苦了,自己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干活,也就那十幾兩銀子。就算能貪一些,也不過幾百兩,這一下子就交出去一半,心疼死了。
雖然心中不滿,但是表明工作得做足,百官們還是再次伏地高呼道“臣等叩謝陛下圣恩,王上萬歲,萬萬歲!”
..........
于是,今日散朝后,在宮墻外便設(shè)立起了一個募捐處,由蛟林軍一個佰和禁軍一個佰負(fù)責(zé)看守,等待官員交錢。
約莫早上十點左右,募捐處陸陸續(xù)續(xù)的出現(xiàn)了許多馬車,并且有人從馬車上搬下箱子。一邊搬一邊有人喊道“長樂侯謝子安,捐銀三萬兩,以助軍資!”
“永泰侯謝子文,捐銀五萬兩,以助軍資!”
“鎮(zhèn)國公府,捐銀三萬兩......”
......
聲音此起彼伏,過了半個多小時,在京中的勛貴和宗室們才完成募捐,各回各家去了。而募捐處后面的箱子則是堆成了一座小山包的模樣。
隨后而來的則是官員大臣們,官員們就比較寒磣了。有些注意面子的還會拿個小盒子裝著銀兩來交上,一些臉皮厚的干脆拿個破布兜一下就拿來交了,更有甚者帶著一堆散銀往桌子上一放,報了名字就洋洋灑灑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