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第一次月考,月考時,很多同學都在月考前復(fù)習,張思瑤也不例外。
只是這一次,張思瑤的成績卻很不理想,面對只有年級十二的排名,她想,最近的心思都不在學習上。
領(lǐng)獎臺的前十名同學,都是和張思瑤一個班的,第一名是班主任的女兒王伊伊,第二名是個男生,那個男生據(jù)張思瑤這一個月的觀察下來,他很認真,很刻苦,并且不愛說話。
后面的那些同學,她大多數(shù)只叫得出來名字,但卻不是很熟悉,甚至有可能還會認錯。
張思瑤站在隊伍的后面,心里在想,這次要怎么和她媽說考試的成績。
煩躁感撲面而來,她知道,她將要迎接的是一頓嘮叨,外加一頓言語辱罵。
頒獎結(jié)束后,張思瑤隨著自己班的隊伍散場,在上臺階的時候,余光瞄到離她不遠的周瀝。
周瀝跟在她的旁邊不遠處,沒有看她,但是他的腳步會隨著張思瑤的腳步而忽快忽慢。
張思瑤努力的擠了一個笑臉給他,但那是個比哭還難看的笑。
隨即,她急匆匆地上了臺階往教學樓跑去。
身后的周瀝并不知道張思瑤為什么臉色那么難看,只是以為她因為成績不好而難過。
見她消失在樓道口,周瀝也不急著跟上去,只是慢悠悠地落在后面,身邊的同學說說笑笑,打打鬧鬧。
讓周瀝覺得吵鬧,他是極愛安靜的一個人,所說的話也是極短,甚至擊中要害的那種。
明明什么都看得很透徹,但是卻又什么都不說。這一點和張思瑤很像。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已經(jīng)過去了一周,張思瑤在周日早上起了個大早,在寢室收拾好要洗的衣服和要帶回去的書本,就出了校門回家去了。
她家離縣三中不遠,走路只要差不多二十分鐘就到,所以她慢悠悠地背著書包拿著手提袋,一個人走在大街上。
偶爾還會看見縣高中的學生們在一起逛街。
張思瑤不想去看什么,只是低著頭,走得很快,一直到家樓下,她的目光所及之處只停留在地面上。
她害怕與陌生人接觸,對視,一旦有不認識的人與她搭話,她就會渾身顫抖,嚴重的還會抽筋。
其實以前小的時候她不會這樣的,直到她十歲那年被接到父母身邊后,沒過一年,她就發(fā)現(xiàn)自己害怕與人接觸,交流。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那一年里,她的母親時不時就要打她,罵她,揪她的耳朵,扇她巴掌,罵她去死。
而她的父親只會在她面前說讓她體諒,讓她不要記恨,讓她聽話,卻從來沒有問過她痛不痛。
她從小到大在別人眼里都是乖乖女,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在自己的父母眼里,她其實什么也不是,無論她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
每當別人夸贊張思瑤的時候,她的母親總會說:“哪有你們說的那么好,她就是會裝而已?!?p> 可憐的是,小時候的張思瑤并不知道這句話意味著什么,甚至為了得到她母親那點可憐的認可,她努力學習,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變得更優(yōu)秀。
可即便她考了前三名,也依舊得不到父母的夸贊,得到的只是一句:“別人可以考第一,你怎么只考了個第三第二?!?p> 這樣的話比比皆是,每一次都是這樣,導致后來的張思瑤一度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她越來越自卑,越來越不愛說話,越來越否定自己,害怕別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