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按照常規(guī)開頭,我也許應該寫些什么。
首先,這本書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湊巧。
其次,本書不定期更新,勿催更與評論,主業(yè)仍然是學習以及更新另外一本書。
-----------
七月一日,那一天很曬,也是林海第一天開始在醫(yī)院中的實習。
他在畢業(yè)時已經拿了醫(yī)師證,因為是四證合一,所以他也順利地拿到一家醫(yī)院的實習資格。
林海被分配到明日醫(yī)院,這是一家三甲醫(yī)院,設施與設備都很齊全。
他將在這里度過一年的時間,之后將根據表現的情況決定是否能夠留院。
按照實習安排,他會輪轉好幾個科室,第一個的是兒科。
在聽到他要輪轉兒科以后,舍友們紛紛在微信群中祝賀他好運,畢竟兒科和婦產科是比較忙碌的,家長的關心程度也是最高的。
不過相比于被分配到泌尿外科的豪哥來說,林海又多了一分幸運。
在凌晨四點起床匆匆復習了一次厚重的八版兒科學后,他又花了四十多分鐘的時間看了一下九版。
處在新老教材交替的時候,兒科的章山峰主任反復叮囑新來的實習醫(yī)生一定要注意教材的變化,比如診斷的流程,診斷的標準等等。
但同時他又提醒必須要根據實際來處理,因為病不會按照書上的說法來出現,一個疾病往往是由多種因素造就的,表面的情況是一個綜合性的表現。
在聽完章主任的講述后,林海深表同感,重重地點了點頭。
出了會議室以后,又感覺什么都沒有明白,好像說了等于沒說,但這并不影響他在六點的時候趕到了科室。
六點的兒科科室靜悄悄的,也沒有孩子們的啼哭,偶爾只能看見一些早起來去買早餐的家長。
隔壁的新生兒ICU也是很安靜,護士小姐姐也并沒有出來,說不定現在還在寫著交班的記錄。
這一次來兒科的還有另外一個實習醫(yī)生,叫做張偉。
張偉年方二十頭發(fā)已經去了大半,所以第一次來認識環(huán)境的時候,家長們往往很信任他。
但是這時候張偉還在睡覺,畢竟他第一天就是夜班,他的帶教讓他早上不用來,好好休息一下,晚上六點去交班,然后就是直到第二天早上八點,一個夜班才算完成。
林海第一天是中班,也就是從早上七點半上到下午兩點,然后就可以下班。
而林海這么早來,主要就是為了看病歷。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病歷是醫(yī)學智慧的結晶,你能從中看到主訴,現病史,既往史等等,而且還有醫(yī)生的診斷與診療計劃。
如果能夠完整與認真地看完一份病歷,那么就相當于自己診治了這個病人。
而林海要看,就是一份讓兒科大佬們昨天討論了一天都沒有出結果的病人病歷。
這是一個3歲的小孩子,叫做小家。
他八天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陣發(fā)性連聲咳嗽,自行服藥后無好轉,前天患兒曾經發(fā)熱到38.5度,伴有右側頸部包塊,同時包塊還在逐漸增大。
林海昨天查房的時候也見過這個小孩子。
他是潮紅面色,左側的頸部包塊靠近淋巴的位置,觸痛明顯,扁桃體一度腫大,心率130次/分,還算正常,神經系統(tǒng)也未見什么異常的地方。
但是這個孩子的咽拭子結果倒是很正常,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等的感染,像是個單純的炎癥性充血。
原本他的主治周醫(yī)生打算是給予支持治療,盡量先不用藥看下小家是不是因為炎癥的原因導致的腫塊。
畢竟3歲的小孩子用藥還是需要非常小心的,書上的劑量與臨床的應用也是要根據實際來看。
但第二天管床護士一看,發(fā)現他的淋巴結腫大到了3*3,這說明可能還有其他的因由存在。
而且晚上他一看,發(fā)現小家發(fā)燒了,雖然只是38度的低燒,但是出于謹慎的原因,他還是打了二線的電話,章主任也就火速趕來了科室。
不過兩人看了半天,章主任懷疑是still病,周醫(yī)生則是懷疑會不會是淋巴結炎,因為小家雖然是發(fā)燒,但是沒有到39度以上,而且身上也沒有皮疹,不太像是still病。
章主任想了一下說,那先查個風濕免疫看下。
在第二天討論的時候,林海便是在他們的互相友好討論中了解到這些細節(jié),而且那天風濕的結果加急以后出來了,發(fā)現抗核抗體和ds-dna都不高,只有白細胞高了一點點,到了11,但一般有炎癥的時候白細胞有所上升也是正常的。
“主任,你要知道如果診斷為still,那可是要用激素的了,這么小的孩子,我認為還是要謹慎一些!”周主治說道。
“而且身上也是沒有皮疹的,不太符合特征性的表現...”李住院醫(yī)弱弱地說道。
在大佬們吵架的時候,林海和張偉兩個卑微的實習醫(yī)生站在了外圍,小心翼翼地保持著聆聽的姿態(tài)。
畢竟在醫(yī)院的鄙視鏈之中,實習醫(yī)生是最底層的,就相當于查房的時候他們總是要站在了住院醫(yī)以及研究生的身后。
不同于張偉有些無奈,林海將大佬們說的事情都記了下來,所以今天他也拿出了兒科學的書在課室翻看著。
“...小海,這么早?。 ?p> 主管護師劉姐睡意惺忪地從值班房走出來,她的雙目都是滿滿的黑色,人也有點憔悴。
“是啊,我過來看看六床的小家..對了,劉姐,小家昨天晚上怎么樣?”
“小家啊...我想想,4點鐘查房的時候,體溫正常,好像也沒有什么問題...噢,右側結膜有點充血,口唇也有點干燥...可能是因為睡眠不太好,聽他媽媽說小家這幾天都睡得不是很好,有時候還用口呼吸..”
“...小海你很勤奮,我最欣賞就是你這樣的實習生了..那我先去睡會?。 ?p> 林海點點頭,卻是注意到了劉姐所說的一些東西。
體溫正常,說明昨晚沒有出現發(fā)燒的情況,但是結膜充血,而且并非雙側結膜充血,是單一性的還是偶然?口唇干燥,是否與飲水少有關系?
而且最近這幾天睡眠都不太好...可能存在輾轉的情況。
口呼吸....
林海想到了什么,他在兒科書看了一眼后,抄起一副張偉昨天掛在這里的聽診器,緩緩地走向了六床。
“叮咚,檢測到特殊體質宿主,系統(tǒng)已經綁定成功。”
宿主:林海
身份:明日醫(yī)院輪轉醫(yī)師目前輪轉科室:兒科
臨床技能:體格檢查(初級)
...
特殊:(1)遇見疑難雜癥的概率提高20%
?。?)勤奮:該宿主對于學習充滿熱情。
?。?)因(2)存在,異性吸引力下降100%。
“任務發(fā)布:對六號床張小家患者進行診斷
任務獎勵:體格檢查升級到中級,解鎖兒科領域?!?p>